杀出一条血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杀出一条血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2016年11月11日 10:01 星火记者联盟

来源:伪砖家说经济

四轮驱动的中国经济已显疲态。

然而政策刺激的药效逐渐递减。

经济下行,

稳增长压力大,

这届政府究竟应该作何努力?

你我铁血中华,到底路在何方?

中国经济四轮乏力

中国经济是一辆四轮驱动的跑车。四个轮子分别对应着消费、进出口、基建和房地产。

消费中国老百姓总的来说是更有钱了,有钱就会买买买,按理说就能刺激消费,然而扫荡的却是国外。除了把美国、加拿大这些国家的豪宅一扫而光,还把日本的马桶盖、电饭煲、书包、感冒药也买光了。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买下全球46%的奢侈品。

进出口以前中国经济只要出现滑坡,就会加大刺激出口贸易。然而,很可惜的是这招已经不灵了。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增速中枢在2.5%左右,降到过去50年以来的最差水平。相应的,对外的需求也在衰减,而且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中国在低端制造业已经毫无优势可言,可以看到很多鞋厂、衣服厂、电子装配厂都去了东南亚和印度,甚至华为也在印度设厂。

至于地产和基建,向来是稳增长的两个法宝。地产投资占到总投资的1/4,基建投资占到接近1/3,两者合起来已经是投资的大半。投资中剩下的有相当部分是制造业投资,但是实体凋零,寒冬之下制造业企业没有投资扩产的意愿和能力。因此,稳投资、进而稳增长的任务只能落在地产和基建肩上。

但你不能让房地产和基建扛起整个中国。疯狂抢购导致地价高涨,杠杆高企,风险重重。房企激进,一旦未来房价涨幅放缓,高地价的压力将集中爆发。随着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和资本存量的快速积累,简单粗暴的投资必然也不会是长久的良方。上一轮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的环境下,国企盲目投资酿成的苦果直到今天仍在发酵。去过剩产能的战役里,还不起债的大型钢企、煤企都在为“昨日”的野蛮投资买单。

不容乐观,漏气的轮胎,中国经济这辆跑车已显疲态。

宏观刺激渐趋麻木

08年的金融危机,一场四万亿的强刺激政策,立马让中国经济满血复活。

立竿见影,2009年GDP增速8.7%,中国经济在那场全球性的危机中星光闪耀,赚足了面子,也让中国经济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宏观政策的刺激。

用宏观政策来拉动经济,实现一定经济增长率的做法就越来越频繁,力度越来越大。2012年的4万亿2.0版本卷土重来。仅5月21日一天,发改委批准的项目就接近100项。

看得见的效果和看不见的弊端,一直延续到现在。中国广义货币,也就是钞票,从2008年的40万亿到今年的138万亿,人民银行每年印钞票的速度是年增长16%,中国房子价格的年平均增幅也正好是16%,什么意思?不是房子贵了,是钞票印多了。房子以及其他商品的增长更多的是货币现象,与水涨船高是一个道理。

 

而且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钞票印的再多,钱也到不了实体经济手中。降息、降准、量化宽松、汇率管控等等手段,都已经对刺激经济起不了什么作用,货币空转现象非常明显。就好像只给病人吃止疼片,止痛的效果是递减的。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已经让中国经济这个肌体产生了抗体。

以至于到今天,中央提出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既不是V形也不是U形,而是L形。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到底靠什么,伪砖家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就是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个经济效率的提高粗略来讲是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市场的扩大,我们知道市场机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资源的配置,随着市场的扩大,经济的效率一定是改善的。而另一方面就是企业效率的提高。

只有攻克这两点,中国经济的增长才是实实在在的。

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血路

一是扩大市场,二是提高企业效率。

当中国改革不顺畅,一时半会儿到位不了,或是不会立刻发生效率改变,这时候走出去就是一个好办法。

中国需要一个新空间,一片新世界。就好像突然多出来几个省,多了亿人口,除了有钱,什么都没有,消费与生产能力都与中国差了档次。目前来看,一带一路的提出以及亚投行的成立就是要在这方面争取突破。

一带一路是个大战略,能够把多余的产能、库存,通过一带一路消化掉。其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在大的创新突破和效率提升没有发生时,也能为今后的改革腾出时间和空间!周边国家和地区没钱没关系,我们牵头成立亚投行,为一带一路解决资金难题。此举又顺水推舟解决了人民币将逐步全球化的问题,打破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这是题外话,暂且按下不表。

而要提高企业效率,谁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中小微企业。因此需要政府号召大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等。根据工商部门的统计,全国在册的企业一共有1300多万家,其中99%的是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解决了中国50%的税收,60%的GDP,70%的进出口业务和80%的就业。它们代表着创新的力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希望。

如果将GDP6.7看成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平均速度,那么一定会有比6.7高的产业,也有比6.7低的行业。铁钢、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等行业,因为产能严重过剩,平均增速就低于6.7。一些新兴行业,比如电影、VR、3D打印、无人机等等,平均速速就远远高于6.7。明白了这些,就明白了投资的方向。重庆的GDP之所以能位列全国所有省第一,就是因为重庆有个懂金融的市长,他坚决不碰产能过剩的行业。

现在来看,中央政府定下的一带一路以及大众创业战略,能够在扩大市场与提高企业效率上寻得突破,但关键是政策的落地执行。因为已经不止一次,沦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已有的利益,不愿意动真格,代之以草草应付了事,而这样的态度与行为导致的就是中国经济的停滞不前。

当初为了贯彻分税制,朱镕基总理下到地方,一个个城市谈过去,一个个地方市长签字,这才让政策彻底执行。当地方守旧势力太甚,唯有披荆斩棘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毕竟,改革从来是铁血的!只有铁血的执行,才有铁血的效果。杀出一条血路,才是中国经济的唯一出路!

关注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关注后每天有重磅消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