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外骂中国人杂种时 我们应该怎么回应他

当老外骂中国人杂种时 我们应该怎么回应他
2016年11月23日 13:44 星火记者联盟

北京时间11月20日中午,在北京顺义区裕京花园会所前,一个开黑色奔驰车的白人男子与一位中国业主因停车位引发纠纷,并说出:“I am in China one year already. The first thing I learned is all you Chinese are bastard!(“我来中国一年了。到这里我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你们中国人都是杂种养的!”)围观群众围住该男子理论。后者随即拿出辣椒水喷雾剂驱散围观者,一名中国业主被喷伤眼睛。

按照《21世纪大英汉词典》的解释,bastard作为骂人的话可以翻译成:杂种、野种、可怜虫、讨厌鬼、坏蛋、混蛋、无赖、孬种、王八蛋……其中最令人感到冒犯的翻译是“杂种”“野种”,也就是很多媒体普遍采用的翻译。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对这句以偏概全的国骂上纲上线,但这位白人男子最后还是被其任职的公司开除了。一个德国人骂全中国人“bastard”,被牵涉了太多事实以外的东西:民族情绪、历史伤痕、地位落差……它们起源于一百多年前被欺负的历史,极盛于半个世纪以来制造偏见的国民教育。

当民族情绪受到外人伤害,舆论需要发泄渠道无可厚非,而“抵制”是最常被人们提到的一种报复手段。一句“抵制”看似脑残,却恰恰戳中的是过错一方心虚的命门:虽说不是人人都开得起奔驰,而奔驰人骂中国人这件事丝毫不会影响有钱人购买奔驰的意愿,但奔驰害怕的不是“有钱人不买”,而是“人有钱了以后也不买”。

所以,群众高呼“抵制”,确实会让大公司惊慌失措。但“抵制”也是一把双刃剑——你能唬住这些大公司,但国民的整体形象却因此被拉低。

批评者对“抵制”一词的担忧也不是无来由:多年以来,由于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因境外辱华事件引发各种大型“暴力抵制”活动还历历在目,那些被砸的店铺、被毁的车辆、受伤的人,每每想起,都会触发一些警惕,而那些惨剧的源头,往往都来自互联网上聚流的“抵制”。

要消除这种危险性,使中国人不再觉得“bastard”是冒犯国族的尊严而生出更多事端,首先应该给予大众反思、进步的能力多些时间和信心。“无脑抵制”的声音会长期存在,但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清、并反对那些不当的舆论,此情此景,让人欣慰。

其次,有关方面应该适当“剥夺”外国人在中国的“特权”。长久以来,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对客人都是十分友善的,时不时能在新闻里看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地位高于本土居民,比如“日本骑行客在武汉丢了自行车——48小时就迅速找回”或“美国小伙支付宝打错钱——民警亲自上阵帮忙追回”等等。当国民被轻视的落差感遭遇“外来人”覆盖面最大化的侮辱言论,情绪会激烈爆发也是情理之中。如今,外国人在我国也被分作“三六九等”,这是政府方面的表态,值得一赞。

最后,还是要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为了公平起见,外国人如果再骂我们是bastard,我们不也可以回敬对方一句“你才是bastard,你全家都是bastard”吗?事实上,日本和韩国也经常被中国网友痛骂,但人家骂回来了吗?好像没有,又或者声音小得根本没办法传回来,也有可能是他们根本不在乎。

而就此事而言,我们观察到,在网上针对该名高管的愤怒言论要远比呼吁抵制奔驰的多,这说明中国网友大多数还是能做到就事论事的,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吗?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