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抄底万科,一路布局的宝能系

揭秘:抄底万科,一路布局的宝能系
2016年12月11日 13:58 星火记者联盟

来源:反做空研究中心

上周四上午,在几个群里建议大家低吸建筑、万科、格力、大恒科技。第二天中国建筑就冲击涨停了。

搞清楚时代潮流,弄明白监管层意图,就可以分析出来上述哪些股会有大机会。

之所以上周四建议低吸上述股,融哥正是发挥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研判力。

但上周四只是笼统的建议低吸,但没有区分上述数只股,各自的机会,劣势何在。

8月初,股海弄潮在《宝能的启示》中高调地表示“姚老板请了一堆的庸才做高管,他攻击万科之战,失败是必然。”

事业做越大,越要懂政治,越要讲政治,越要有政治意识。

姚老板身边清一色业务能手,都是攻城略地的武将,没有战略家,没有张良。

融哥8月初说,没有房玄龄的李世民,李靖、秦琼、李孝恭即使悉数卖命,玄武门兵变都不一定能成功,即使成功了,也大概率要步他聪明神武的表哥隋炀帝的后尘——江山坐不稳。

有群友在文章留言说,没有张良的汉高祖连韩信都驾驭不了,谈何缔造大汉帝国。

姚老板可以漠视“政治经济学”,但你我却不行哈。他的钱不是他自己的,你我的本钱却是血汗钱哦。

所以要关注新闻联播,关心刘主席的“强盗说”。

刘主席举起的枪瞄准的是荒淫无度的某大、是害人精某宝。高层瞪眼的是用他人钱财为祸制造业的险资。不是一刀切,反对所有的举牌。

中国建筑自己都说了,欢迎安邦投资(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体现了哦)。

据说,一带一路的支持基金1200亿了哦;

据说,两年前央行的研究员忧心2017年全球流动性逆转;

据说,特朗普要换掉优柔寡断的美联储主席耶奶,加息提速,有木有?全球金融市场裂变有木有?全球资金逃离高泡沫资产有木有?

所以,所以,下一个中国南车在哪?中国神建有木有?

万科呢,可以抄底了吗?

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老王,焦头烂额了一年多的老王,近期突然恢复了往昔的潇洒。咦,发生了啥事儿?老王释然了,要和小田退隐江湖?还是胜算在握了?

万科的走向显然牵扯到其股价短期的波动。

格力电器呢。由于姚老板政治意识不算太菜,已经较及时公告表示“知错就改,悔过自新”:逐步退出。短期波动可能较激烈。但中长线,显然是价值投资的优良品种。不要忘记了,野蛮人咄咄逼人敌意收购的初衷。

最后,总而言之,低估值优良品种是全球金融市场即将裂变下的大热点,突发事件冲击带来的其实是“别人恐惧我贪婪”。

对上述几类股,应留心的关键词是“低吸”、“耐力”

临近年末了,加息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要密切关注。

关联阅读:

宝能的启示

姚振华1988年就读华南理工大学工业管理工程和食品工程双专业。1992年本科毕业的他就展现了其过人的洞察力,敏锐地把握了邓公南巡开启的时代大潮,直奔深圳,开始了其弄潮儿的征程。据传其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在深业物流集团。其最早的商业痕迹,始于1995年4月,是年其创办新保康蔬菜实业公司。并在3年内扩大规模,蔬菜商超超过10家,同时留下了拿地的记录(在那个国家分配工作的年代,毕业三年就离职创业,其胆识、魄力非同凡响!看来姚老板打小就异于常人,志向高远!)。食品工程毕业,在农产品领域创业。

如果说,毕业2年多就创业,凸显的是其胆大,创业方向选择的是“民以食为天”、生活必需品的蔬菜,则展示了其心细的一面,创业之始其经商的天才即表现的淋漓尽致(融哥想起来了海南的蔬菜垄断市场)。做蔬菜,要扩张,延伸到产业上游的蔬菜种植就顺理成章。进入了上游,再介入土地交易也就水到渠成。

数据资料显示,1996年,姚老板在宝安区以协议价的方式取得了5块地,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1998年,新保康蔬菜实业公司联合龙岗区某集体企业成立新保康净菜食品超级市场有限公司。(背靠大树好乘凉,红顶商人也是中国特色,海航集团就是其中的典范)。

2001年,集体企业所持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姚老板控制的其他企业。(引入“战略伙伴”是为了更方便地获取各种“资源”,不一定真的需要他做共同的股东,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多数企业的发迹都离不开对“资源”的占有)。因缘于蔬菜生意扩张的需要而介入上下游的种植和仓储,开启了土地房地产业务模式。

1998年之后,姚氏再也没有开设新的蔬菜连锁市场。1999年至2004年更是陆续将之注销。1999年新保康蔬菜实业公司经营范围增加了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2002年,随着中港城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其完成了商业模式的彻底转型,由农产品公司转型升级为商业地产的先行者:中港城是深圳第一家产权式商铺(首个地产项目销售额即高达10亿,轰动一时)。从1992年毕业,1995年创业,到2002年转型为商业地产商,短短十年,三次跨越,每一步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真正的弄潮儿!2000年,姚氏出资1800万元,独资设立新保康投资公司,此即宝能投资集团的前身。

年仅30岁的他当选为深圳市第三届政协委员、深圳市总商会常务理事。2002年姚氏兄弟资本运作的重要平台钜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宝能系至此轮廓初现,即将呼风唤雨...在地产项目中港城上的丰厚利润,助姚氏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此时的他瞄上了一家国有准上市公司——深业物流,他的老东家。深业物流前身为笋岗仓库有限公司,成立于1983年,拥有大量土地和深圳火车北站货物装卸权以及保税仓库及其相关资质等。深业物流2001年即完成A股上市辅导,2003年1月宝能投资突击进入深业物流,取代原第二大股东,持股达25%。自此开启了历时4年的被王石斥为“一进、一拆、一分”深业物流的股权大运作。

综上,姚氏发家路径:以敏锐的洞察力,超人的胆识把握住了时代的大潮流,依托本专业起家,顺势转型房地产,钟爱收购国企。之后,宝能地产成立,其地产项目在金融杠杆的撬动下走上了土地出让环节即融资的扩张之路。

为了满足地产业务的资金需求,2012年宝能系最核心的金融平台前海人寿宣告成立。早在2010年,钜盛华就在资本市场锋芒初试,首度亮相资本市场即斩获了ST湖科,现名大晟文化。2012年姚氏三度举牌深振业,并在两年内套现撤出。2012年5月姚老板将宝能地产转给其胞弟,开始了其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的征程。

先后被染指过的有:深天健、华侨城、南宁百货、合肥百货、南玻A、中炬高新、韶能股份、明星电力。其勃勃的金融野心于2015年股灾期间在二级市场抄底万科,遭遇了王石的公开反击而彻底展露在世人面前。

万宝之战也演变成了资本市场上最令人瞩目的商业大战,在华夏金融史留下了及其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前,无论是阿里巴巴的三角恋、永乐电器的对赌、土豆网的夫妻劫、无言的太子奶、内讧的中芯国际、娃哈哈的“非正义”胜利、雷士照明的股权连环局等,都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战争,都是一级市场的事。

而万宝之争则是二级市场第一次上演的真正意义上蛇吞象。宝能地产虽然开创了商业地产的新模式,但和万科仍然不是一个档次。而如果宝能系垂涎的不是万科的地产业务,仅仅财务投资,犯不着闹到如此地步。2014年安邦强势举牌招商地产,万科产生了一种兔死狐悲的危机感。

作为未雨绸缪的第一步,万科启动了管理层持股计划,王石打造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沽名钓誉的虚伪逐渐显山露水。王石早年在“名”和“利”之中选择了名,而放弃了万科的股权。欲嵌入西式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并和华润达成了脆弱的平衡,使得万科在法律意义上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在表面的职业经理人制度下,隐藏着的是其管理权和控制权兼得,“名”和“利”兼收的野心。

融哥愿意相信老王早年确实是要名不要利——名利双收的负担太重)。王石最大的成就是万科,其能迫使央企华润放弃控股地位,而保持默契。同时2014年启动的管理层持股计划更是表明了万科管理层鱼和熊掌兼得的“狼子野心”。

别说万科了,就是一般的企业,创始人的态度也是收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姚老板有没有去“知己知彼“深入地推演万科管理层可能的反应,并做好应急预案,真实情况融哥不得而知。万科是一块法律意义上没有真正的老板,没有实际控制人的肥肉,是一朵无主的娇艳欲滴的名花。

姚老板看上了,也发现了可乘之机,勇敢地举牌了。不知道姚老板的团队是否意料到了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恒大?

宝能既然对万科志在必得,其手段却似乎非常不高明。宝万之争演绎到了当前的地步,也不知姚老板做何感想。按说90年代就开始玩股权,2010年即举牌上市公司,股权运作手法应很娴熟。股权战争的残酷性也会有所耳闻。

融哥推测,姚老板也许早年太过顺风顺水了,这次可能大意失“荆州”了。

姚老板最大的战略失误是手下有武将(业务能手),没有谋臣。

没有谋臣房玄龄的李世民即使玄武门兵变成功,也会步隋炀帝的后尘;

没有张良的刘邦连韩信都不一定能驾驭得了,他又如何能开创大汉帝国?

早几年安邦举牌招商地产时候,融哥和同事开玩笑,海南航空是否有人举牌?

融哥相信那时候资本大佬中也没多少人打万科的主意。要不然,精明的万科也不会慢吞吞地精打细算地启动其管理层持股计划(朱立伦的精打细算致使国民党惨败,精算师的职业病犯了么?聪明反被聪明误?)。

很多人做梦也想不到千亿市值的万科会被宝能举牌。就是现在很多人也犹如在梦境中吧。但姚老板惊醒了一个人。谁?恒大!

2015年股灾期间,发现千载难逢战机并出手的如果是许老板,或者是商业奇才巴菲特,“宝”万之争会是什么样子?

(巴菲特首先是商业奇才,其次是股神;就像凯撒,首先是一等一的政治家,战略大师,其次才是将军)。

All in all,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新时代了!

在宝万之争中,你想到了什么呢,我的朋友?

可别告诉融哥,你还在梦境中!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