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会不会现关闭潮、失业潮,命门在哪里?

实体经济会不会现关闭潮、失业潮,命门在哪里?
2016年12月12日 10:50 星火记者联盟

来源:谭浩俊

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实体经济会不会出现倒闭潮的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有报道认为,由于运营成本节节攀升,企业税负越来越重,制造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看不到任何希望的现状也令一些中小制造业的老板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如果未来五年内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被洗牌,将会有5000万人失业。

显然,这只是一种假设,是在假设未来五年有三分之一中小企业洗牌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企业关闭潮、失业潮。如果假设不成立,企业关闭潮、失业潮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倒是假设提出的问题——运营成本节节攀升、税负越来越重,则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众所周知,实体企业出现关闭、停产、歇业甚至破产现象增多的原因,除了市场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供求矛盾加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上升、负担不断加重。特别是资源成本、融资成本、制度交易成本、税费成本、劳动力成本等,更是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的主要方面。而透过这些不断增加的成本因素又不难发现,每项成本的背后,反映出来的都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和严重的社会问题。

资源成本上升主要是房价和地价的过快上涨,导致实体经济被边缘化,资本大量撤离实体经济,且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加薪压力;融资成本上升则主要源于金融业的高度垄断和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不够,致使企业过度依赖银行。同时,银行经营行为又不规范,将资金过度投放到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等非实体经济领域;制度交易成本则是在行政事业性收费不断规范、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转到了红顶中介等灰色地带,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变相向企业收费,导致企业负担不降反升;税费成本则源于这些年来在政策制定方面的顾此失彼,特别是社会保障基金,不在扩面上做文章,而始终紧抓费率的提高,使企业负担越来越重;劳动力成本上升,客观上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出现的现象,主观上也与房价过快上涨、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有关。当然,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力度不大、效果不好,也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消化能力。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在企业成本问题上的集中反映。

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在市场供求关系比较协调、供需矛盾不很突出,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较快的情况下,没有对企业的成本上升问题引起高度警觉,所以,当市场供需矛盾发生变化,企业运行困难加剧以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就通过企业成本集中反映出来了。而成本反映的结果,就是企业运行困难的加剧,关闭、停产、歇业乃至破产的企业增多,并引发实体经济关闭潮、失业潮的担忧。

所以,面对各方对实体经济会不会出现关闭潮、失业潮的担忧,笔者认为,可以不去过多地关注这个话题,而应当把重点放在如何降低企业成本方面。中央提出的五大任务中,降成本也是任务之一。但是,能不能把成本真正降下来,显然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和办法。而从目前各地在降成本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多数都是把重点放在“减”负方面,而没有考虑“减”的背后还存在“加”的问题,如收费被红顶中介替代、融资被各种收费覆盖等。如果这些方面的问题不解决,纵然“减”的工作做好了,企业成本也难以真正降下来。而要真正让企业成本降下来,就必须把每一项成本背后的问题解决好。显然,这就需要从全局出发,从各个方面入手,一个一个问题地去解决。只有这样,成本问题才不会成为压垮实体经济的“稻草”。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