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释信号 挤楼市泡沫从土地改革抓起

中南海释信号 挤楼市泡沫从土地改革抓起
2016年12月27日 13:42 星火记者联盟

近期,土地使用权到期续费问题在社会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土地国有制”是政府所坚持的基本国策,对于土地的使用是通过向政府租用的形式来取得土地使用权。然而,随着浙江温州地区一批为期20年的住房土地使用权将于近期到期,各界都对政府的反应表示高度关注。

然而,这项为众人所关注的议题近日似乎有了曙光。据指出,政府倾向于“不再收取额外费用”;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使用权到期免费续期只是暂时过渡性政策,政府将就房地产税、土地招拍挂等一系列税费进行整合,出一揽子解决方案。

楼市泡沫与当前土地政策不完备密切相关

“土地国有”根基遭侵蚀

在我国,囿于法律禁止土地买卖,国有土地所有权不能流转。这项旨在抑制土地投机、确保土地为最多数人利益服务的政策正在土地资本化的过程中遭到侵蚀。一般情况下,国有土地的使用权必须通过有偿支付的形式向政府租用。而针对国有土地的使用期限以及用途,政府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使用期限方面,居住用地最高年限为70年;工业用地最高50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最高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最高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途最高50年。所谓土地使用期限意指:“土地使用权限上的土地使用期限减去土地已经使用年限后剩下的年限,依照法律规定,使用期限到期后可以申请续期”。

从“土地国有”的基本国策来看,对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明确界定使得土地使用不存在根本矛盾。然而,对于土地使用权“续期”该不该收费,各方却抱持不同意见。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在使用期限内对于使用权的转让需溯及既往,这意味着当一般民众从事二手房交易时,必须将前任户主的使用期纳入使用期限之中。

对于二手房购买者而言,在使用期限到期前购房,不仅可能需要缴交额外的续期费用,续期的制度交易成本不明也意味着对购房者施以制度性惩罚,这也与司法体制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也因此,在“土地国有制”的基本国策不变情况下,如何对制度进行完善,理清内部逻辑,才可能从根本上健全“土地国有制”,让“地尽其用”的政策目标获得巩固。

用深改思维完善土地国有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大力推动城镇化政策,商品房市场蓬勃发展,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为市场上的稀缺商品,这也让商品房脱离了“住的功能”,转变成市场套利、投机的载体。

归根结底,我国的资产泡沫形成有其客观因素。货币超发、资本账户闭锁、制度交易成本高企无形中都为房地产市场投机、套利提供诱因;也因此,针对当前资产泡沫问题,高层不应再依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亟需通过理清房地产市场内部思路来完善土地制度,这才能让日渐遭到虚拟经济束缚的土地释放其价值。

长久以来,国人有着“有土斯有财”的观念,这为房地产市场蓬勃交易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柴薪,进而导致整个房地产市场出现严重扭曲现象。然而,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极度复杂的现象。在政府积极推动“城镇化”政策下,仍有着逾两亿的农村居民需要搬迁至城镇,这给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所谓的“刚需”。

但迷信“刚需”的结果便是房地产成了投机者眼中“只涨不跌”的套利标的;此外,房地产持有成本过低也让套利者无需承担过高的持有成本,在低利房贷政策加持护体下,购房者只需秉持着政府不会坐视房价下跌、房价上涨速度快过资金利率上涨速度便可通过房市套取丰厚利润。这也让房地产沦为资产泡沫“重灾区”。

也因此,随着当前形势的变化,“续期”该不该收费不应政策讨论重点。只要房市有利可图,房市投机风气便不会停止,那续期收费只会转变成制度成本转嫁给下一个接盘侠。

要想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让土地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政府应通过“疏浚导引”的方式将土地使用成本合理化。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来平衡土地供需,税制改革来合理抑制投机行为,健全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引导实体经济进入卫星城市,唯有做好相关配套措施,才可能扭转当前土地市场扭曲行径,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更加完善的预期机制。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曾宣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