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承认造假,一边却调高GDP目标,辽宁还请三思

一边承认造假,一边却调高GDP目标,辽宁还请三思
2017年01月22日 09:38 星火记者联盟

来源:小报告(ID:ifengxbg)

近日,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这是辽宁省首次公开确认经济数据造假。

值得考究的是,省长一边承认造假,一边宣布要调高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至6.5左右,比2016年高0.5个百分点。在全国多省下调增长目标的背景下,此举甚是引入注目。

图:历年辽宁GDP与全国GDP同比增速

从历年GDP增速趋势来看,辽宁GDP增速从2010年开始呈直线下滑的态势,并于2014年开始与全国GDP增速迅速拉开了差距,2015增速全国垫底,一直到2016年呈负增长。辽宁的人均GDP增长速度比全国低20%以上。

那么,调高GDP目标,道阻且长,还请“三思”!

1.人口负增长

辽宁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至2015年末,辽宁省常住人口1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总数为4382.4万人,相比2014年,2015年辽宁常住人口减少9万人。其中,16至59岁劳动适龄人口连续4年下降,2015年比2014年减少近90万人。

与人口流失的一致,辽宁高校人才流失趋势也越来越明显,2016年,辽宁省内的两所“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东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发布了2015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相关数据显示:留在辽宁的人数逐年减少,去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的人员比例增加。“待遇差、公司少、城市发展滞后”,一位不愿留在当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解释到。

从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辽宁人口从2011年开始呈现负增长趋势,2015年达到-0.42%,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最低水平。自然增长率很大程度反应了生育水平。

生育水平长期过低,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少子化并存,是当前辽宁人口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辽宁的生育率长期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之一,2010年,辽宁省的总和生育率为0.74,除了北京和上海之外,位列全国倒数第一。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公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05。这个数据低于世界银行2014年的所有其他19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辽宁生育率还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想而知。

在生育意愿异常低迷的情况下,2016年,辽宁出台《辽宁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超生家庭征收5-10倍基数抚养费,超生两个子女以上的,将以5-10倍基数抚养费为标准,按照多生育子女数加倍征收社会抚养费。

辽宁,请三思。

2.支柱产业衰落

作为辽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第二产业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了,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占比从1978年的峰值70%一路下跌到2015年的45%。不仅如此,近年来第二产业同比增速和对GDP贡献率都呈现了断崖式下跌态势,并在2015年首次出现负增长,第二产业GDP贡献率从2014年47.90%直线下降到-4.5%。也就是说,占了GDP比重一半的第二产业贡献率却是负的,这也再次证明了辽宁前三季度GDP负增长的根源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最新数字表明,辽宁省规模以上企业中,重工业的企业数、资产、主营业收入、利税分别占了71.8%、86%、81%、80.4%。辽宁的支柱产业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非常单一。而这些重工业都是传统行业,在全国寻求新型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辽宁还在走老路,曾经引以为傲的“老工业”,由于观念落后、技术不足、固守自封成了时代的“负担”。

传统产业占比过高,国企数量巨大,企业运营效率低使得经济运行内生动力不足、结构调整艰难。根据统计资料,截至2015年,辽宁省的国有经济占比超过30%。拿装备制造业来说,利润率极低,“比如卖一台机床几千万元,利润也就几千元;卖一台自有品牌的汽车也就挣几百元钱”。

其他的一些支柱产业多处于产能过剩状态,甚至如东北特钢,破产重组,岌岌可危。

违约事件仍在持续发酵,对整个辽宁地区企业融资市场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东北特钢是辽宁“计划经济”落败的典型,反映了地方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问题,地方政府财政运营能力以及政府公信力。数据显示,2016年前半年辽宁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8.2亿元,同比减少271.9亿元,下降18.6%。这不是辽宁第一次出现财政收入下滑,自2013年以来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就已经陷入下滑通道。

1月17日,东北特钢再次违约,“13东特钢MTN1”不能按期足额兑付利息,已构成实质性违约。自去年3月28日“15东特钢CP001”违约,并开创地方国企公募债违约先河以来,东北特钢已经有10只债券违约,涉及本金71.7亿元。

辽宁,请三思。

3.假大空文化

辽宁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孙政谈到,在东北地区一些官员乃至一些群众心里,“官”和“管”最重,身份和等级意识强。反映在一些政府行为上,就是吃拿卡要;反映在一些企业行为上,就是利益输送;反映在社会风气上,就是“关系文化”盛行。

辽宁就是典型的例子,充斥着“官僚主义”、“重官轻商”、“形式主义”、“保守主义”、“腐败造假”等因素。

由于历史的原因,辽宁所在的东北地区建国伊始的国企数量、质量以及国家重视程度,全国其他大多数地方均不能同日而语。不过,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养成了当地人从上到下习惯吃大锅饭和官僚主义风气的思想作风。其办事效率低下、不遵守法律、任人唯亲、喜钻空子的现象随处可见。

在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下,东北地区工业的产权制度和产业结构,一直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并没有与时俱进。改革开放以后,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外资和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根据全国工商联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辽宁仅5家。查阅近年的辽宁民间投资的数据,下滑趋势严重,2016上半年辽宁民间投资增速负增长近60%

。一位民企老板的话非常形象,“在不少人眼里,企业再大也是老鼠,官员再小也是猫。”

其实,辽宁只是北方“官僚”和“政权”文化的缩影而已。历史以来,中国的政治势力大部分都盘踞在北方。政权所在地,一定要讲政治和立场。这也就形成了典型的北方文化:崇拜权力。而南方更重商,更容易接纳新鲜事物,历史上多次改革、运动都是从南边发起。

思想传统保守方面,从“闯关东”能找到历史渊源。东北人身上有着“儒学文化发源地”、“孔孟之乡”山东“保守传统”的烙印。除此之外,东北还兼杂着少数民族文化和异国文化,所以,东北相对山东的“保守”还多了些“强势和专制”。

再说“腐败造假”,财政收入数据造假、轰动全国的“辽宁代表贿选”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再看看辽宁落马的官员,从省委书记到市委书记落马的案例比比皆是,如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原辽宁省人大副主任宋勇、原辽宁省政协副主席陈铁新、沈阳市原检察院检查长张东阳、大连市原中法副院长李威、鞍山市原中法副院长宋景春、沈阳铁路运输法院副院长陈长林等。

此外,坊间曾流传着辽宁“高考太水,考大学太容易”的说法,“06年之前倒卖高考答案挺多的,买的人也挺多,每年都有举报的,这几年应该好点了”,一位辽宁本地毕业生说。正所谓,根不正,苗不好。

辽宁,请三思。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观念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尤其重大,想要“行则将至”,辽宁或应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味地按部就班,在“体制”内跑马圈地,走“计划经济”模式,未来只能掉进更深的漩涡。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