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下死命令 金监部门严打野蛮人

中南海下死命令 金监部门严打野蛮人
2017年02月08日 08:08 星火记者联盟

据媒体报道,为贯彻政府落实金融领域“去杠杆”的决心,各金融监管部门将陆续就市场上套利行径展开严打措施。自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就“金融风险”提出示警以来,高层便密切关注相关风险的扩散。而在近期,金监部门间已就风险控制达成共识,金融圈严打潮正向市场袭来。

继先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恢复市场秩序密集出招、人民银行在离岸人民币市场爆打空头后,银监部门也开始加强对银行体系规范措施。据指出,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都不约而同地表态对金融套利投机行为采严打不殆的态度。

继刘士余之后银监会也对商业银行下达连坐式监管命令

连坐罚则抑制金融投机

据了解,近期银监会已向各地方银监局下达落实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等“三套利”行径专项治理;此外,针对投机行径的罚则也将做到:“没收非法所得与罚款并重、对机构处罚与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并重、追究案发层级机构高管责任与对上级高官问责并重”的“三并重”措施。

从银监会提出的“三并重”措施来看,严厉的连坐罚意味着中央将矛头对准了国有企业。有别于险资透过万能险来吸取成本高昂的资金,国企能凭着“国字头”的身份从商业银行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成本取得源源不绝的资金,进而在资产市场上大肆炒作。然而,银监会这道“紧闭水闸”的命令预料将给国企猖獗的投机行为浇浇冷水。

近年来,为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都维持较为宽松的货币供给,也因此造成市场“钱满为患”。作为货币投放措施,央行向商业银行购买手中票据以投放现金,满手现金的商业银行因此成为货币流动的上有源头。

就经济运行规律而言,银行“现金满钵”当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但在国有经济体制下,国企能借着身份优势较民企取得更为廉价的资金在资产市场上从事套利炒作行为。2016年5月至6月间,新华网曾以专文的形式报道央企炒作“地王”的消息,而央企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炒作“地王”,根本原因便是商业银行难以向央企的资金需求“说不”。

也因此,此番银监会“紧闭水闸”的命令出台后,在连坐罚则下,国有银行将大幅紧缩对央企的资金投放,这将对搅乱市场秩序的庄家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

金监部门重装反击投机交易

自去年底以来,随着高层对于金融风险的关切度日益提升,金监部门对于市场的态度也从早先的“放牛吃草”转变为“疾言厉色”。从刘士余以“野蛮人”、“害人精”来形容险资对上市企业的举牌行径以来,金监部门在中南海授意下正逐步合力编织起监管牢笼为滚沸的金融市场降温。

在新年初始之际,除了银监会对于“三套利”的治理措施外,各机关都纷纷表态将加强取缔所辖领域的不法行为。一月初,刘士余在证监会稽查总队进行调研时便提到将用半年时间严打“骗子交易所”;外管局则宣布将“虚假对外投资”作为新一轮严打对象;保监会则对保险公司违规销售港产保单、违规揽客赴香港购买保险的机构进行严格取缔。

在金监部门以外,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也纷纷加入了这波分进合击的行动之中。可以预期的是,在高层决心“挤泡沫”、“去杠杆”的意志下,深化监管恐将成为2017年政府推动金融工作的关键词。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