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鬼城”,如今竟然变成了这种“鬼样子”!

中国最大“鬼城”,如今竟然变成了这种“鬼样子”!
2017年03月31日 09:38 星火记者联盟

导语:内部人口流动与城市功能升级是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人口吸虹效应是城市化的第二阶段。只要城市化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尚未结束,房地产的基本面价值的演进就不会结束,人口年龄结构就不是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鬼城”惊人蜕变

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万三公路 ,北起黄河南岸,南至陇海铁路,郑东新区建于2000年,与河南郑州市老城区仅一条中州大道之隔。一直到2013年,郑东新区的夜晚都是漆黑一片。空置率高,少有人居住,这样的标签,让它曾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被媒体并称为“中国最大鬼城”。

美国新闻节目《60分钟》赴郑州新区拍摄“鬼城” 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鬼城”不生产鬼。

国家住建部的“占用地标准”为每平方公里建成区容纳1万人口(即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之比的合理比值为1)。标准排名研究院曾经以此比值来界定“鬼城” (空城):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的比值均低于0.5或稍微高于0.5。

举个例子,一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按照占用地标准,这个城市容纳的城区人口应该为100万人,如果目前该城区仅有50万人,而该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并不强的话,短时间内难以达到100万人的容纳量,就很可能沦为“鬼城”、“空城”。

不过,到了2014年,郑东新区开始有了改观,冷清不再,惊人的变化在这里发生。

夜色温柔 

街市繁华

图片来源网络 

从2014年起,郑东新区商品房已经基本没有严重压库存的情况。2014年之后,郑东新区达到出售条件的商用、民用的房子基本售罄,核心区住宅入住率超七成。新老城区分界线也成为了郑州市房价的分水岭:西边老城区房价基本在一万以下,而东边新城区则在1.5万以上。郑东新区不仅了脱掉“鬼城”的帽子,还带动了整个郑州市的房地产销售和投资:2014年以来郑州的房地产投资、销售增速快于全国整体水平,房价稳中有升。

图1:郑东新区房价普遍高于老城中心区房价(元/平方米)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截至2015年底,郑东新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15平方公里,入住人口突破115万人。

郑东新区的蜕变是许多二三线城市正在发生的基本面演进的缩影。我们在讨论资产泡沫的同时,同样不可忽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演进的能量。

我们用数据说话,带您从一个鬼城的蜕变看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和房地产市场基本面的演进。

内部人口流动与城市功能升级
城市化的第一阶段

谁在买郑东新区?

从2010年和2015年郑州市常住人口分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郑州市内人口的流向呈现出从老城区(如中原区、金水区)向新城区(如郑东新区、航空港区)流入的趋势。郑州老城区常住人口皆有所下降,而截至2015年,郑东新区常驻人口已达到47.05万人。

表1:2015年郑州常住人口分布

县(市、区)

2015常住人口(万人)及比重(%)

2010常住人口(万人)

中原区

75.13

7.85

90.54

二七区

78.14

8.17

71.26

管城区

54.60

5.71

64.59

金水区

145.33

15.19

158.86

上街区

13.68

1.43

13.15

惠济区

28.60

2.99

26.96

中牟县

48.14

5.03

72.74

巩义市

82.36

8.61

80.79

荥阳市

61.58

6.44

61.38

新密市

80.37

8.40

79.72

新郑市

65.67

6.86

75.81

登封市

69.43

7.26

66.86

经开区

22.03

2.30

高新区

24.77

2.59

郑东新区

47.05

4.92

航空港区

60.02

6.27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

为什么老城区居民买郑东新区的房子?这是一个城市功能升级的故事。

第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郑州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生活的需求。交通和配套设施的便利性与老城区相比优势明显,这是老城区居民用脚投票的原因之一。

第二,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升级。市政府、金融区、跨国公司、郑州商品交易所搬到了新城区,升级了城市功能,补充了郑州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也是其他鬼城相比郑东新区没能做到的。

第三,郑东新区与老城区相邻,有助于人口在两区之间的流动。郑东新区紧邻郑州市人口最多、最发达的城区—金水区,离老城区较近,居民搬迁时并不会有心理上的障碍,类似于通州和北京城六区的关系。另一个至今仍是鬼城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距离老城区35公里,且两地之间没有公交和地铁相连。

人口虹吸效应
城市化的第二阶段

据克而瑞2016年发布的《1-7月郑州消费者购房报告》显示,郑州外籍购房者比例高达82%,截止8月底,这一比例再次上涨至85%,达到有数据可查的6年来最高。其中郑州户籍的购房者仅占18%,省内其他区域的购房者占69%,外省占13%。值得注意的是,一半以上的省内其他区域购房者属于郑州常住人口。外来投资客中,占比最大的仍是省内其他区域的投资客。从郑州市人口流动层面来看,呈现出“河南省内其他地区和郑州周边流向郑州,郑州老城区流向新城区”的特点。

图3:郑州购房者来源

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河南省内常住人口的变动情况也侧面反映了在郑州购房人口的来源。省会城市郑州吸引人口能力明显强于周边地区。2010-2015年,郑州市常驻人口增加91万人,增长10.92%,年平均增长率为2.09%,郑州市人口吸虹效应明显。

在郑州逐渐完成城市化的第一步(升级城市功能,实现产业转移)的同时,城市化的第二步(周边人口的流入,提升城市规模)也越来越明显。

表2: “十二五”河南省辖市常住人口变动情况 单位:万人 

省辖市

2010年

2015年

2015年比2010年增加

郑州市

866

957

91

信阳市

610

640

30

洛阳市

655

674

19

漯河市

255

263

8

平顶山市

491

496

5

济源市

68

73

5

鹤壁市

157

161

3

许昌市

431

434

3

新乡市

571

572

1

濮阳市

360

361

1

三门峡市

223

225

1

焦作市

354

353

-1

安阳市

517

512

-5

商丘市

735

727

-8

开封市

468

454

-13

周口市

894

881

-13

南阳市

1027

1002

-25

驻马店市

723

696

-27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

周边人口流入提升了住房的需求,使得郑州的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均好于全国整体水平。2014年郑州市房地产投资增长21%,远超全国整体水平。2014年郑州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小幅下滑2%,销售额增长4%,仍好于全国整体水平。近五年来郑州房价稳中有升,即便是二三线城市房价在14年以来有明显回落,郑州房价也依然相对平稳。

只要城市化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尚未结束,人口年龄结构就不是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

2015年河南常住人口中0-14岁少儿人口、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2012万人、6555万人和91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1.22%、69.15%和9.63%。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就进入老年型人口,河南人口从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并呈逐年加深的态势。此外,由于河南省是外出人口大省,大量的劳动适龄人口外出到省外务工经商,也进一步加深了河南省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

图6:河南人口年龄结构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局,天风证券研究所

与河南省整体人口结构变化类似,郑州人口年龄结构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也在增加,2015年郑州市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4%,比2010年增长0.2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会影响到基本面,25-44岁是购房置业需求的黄金年龄段,既有首次购房需求,又有改善性购房需求。然而我们却看到,郑州人口年龄结构的拐点却并未迎来房价的拐点。虽然老年人口占比增加,但近五年来,郑州的房价却稳中有升。

再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整体情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拐点出现在2010年,而我国房价的拐点却未明显出现。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与房价变动的相关性不强。

图7: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拐点并未迎来房价拐点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天风证券研究所

郑东新区的蜕变是中国城市化的缩影,除了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转移带来的内部人口迁移,还有城市升级之后带来的人口虹吸效应增强。只要城市化还在继续,人口年龄结构就不是房地产基本面的决定因素,房地产的基本面价值就仍有空间。

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进入商品房时代开始,从过去的三亚、北海、温州到如今的学区房,中国房地产市场始终伴随着资产泡沫问题,但在防泡沫的同时,同样不可忽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面演进的能量。

“鬼城”正被慢慢填满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郑东新区的蜕变不会是孤例,在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可以找到郑东新区的影子。在中国21世纪城市化进程诸多案例中,兰州新区是令外媒印象颇为深刻的一个。

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区以北约60多公里处(图片来源:《卫报》)

美国作家韦德·谢帕德一直记录着这类中国新城区的建设情况。他在《中国鬼城》中描述了这类新城区兴起的过程:“刚刚建好的时候,这些新城区看起来好像非常空灵、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当你在其中漫步,你能感到其规模之大简直难以置信,甚至超过了纽约的曼哈顿。在这些城市里到处是规模庞大的建筑,而且一个城市应该具备的它全都有:购物中心、银行、政府大楼,可就是没有人。这让人感觉仿佛置身梦境之中。就好像在一个黎明你突然醒来,发现周围所有人都不见了,你成了地球上最后一个人”。

韦德·谢帕德曾两次到访兰州新区,2013年,兰州新区项目获批一年之后,他第一次到那里,新建的城区空荡荡的四年后,当他再次回到这里,随着住宅区中的居民不断增加以及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他发现这座沉睡的“西部之城”似乎正慢慢焕发生机。

从西北内陆再到丰裕的浙江地区,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导演罗曼·加夫拉斯曾为拍摄一部音乐短片寻找超现实场景作为背景,当时他发现中国南方城市杭州郊区的天都城非常适合——看上去像一座法国城市,但空空荡荡。

但现在,天都城给人的印象已大为不同,它变得正常了。在山寨埃菲尔铁塔下,一对对老夫妻手牵手散步,一对对小夫妻推着婴儿车,下班的人们骑着电动车回家。随着人们纷纷迁入,这里跟其他很多类似地方一样,正在洗刷过去的“鬼城”痕迹。

作为《中国的鬼城》一书的作者韦德·谢帕德,如今,他有了新的看法:“目前,在这个国家,没有哪个(鬼城)不是处于被慢慢填满的过程中。”

“鬼城”诞生之谜  

2010年,美国时代杂志一篇名为《中国鄂尔多斯:一个现代鬼城》的摄影报道引爆了关于中国鄂尔多斯模式的讨论。有外媒甚至称,中国至少出现50座"鬼城",这也成为了房地产市场发展放缓的象征。 

“鬼城”兴起于造城运动。有些地方以为建个开发区、多盖几栋楼就能跑步进入城市化,于是借着楼市的风口,召唤开发商们开辟热土。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自然导致有房没人。

据界面报道分析,拥有全国1/6煤炭储量的鄂尔多斯市在距离老城区25公里的康巴什开辟新区,出乎人们意料地走向“鬼城”,其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首先,规划设计上没有预想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了造城而造城,城气、人气的基础不牢固,缺少最基本的城市内涵和文化,只是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城市模型;其次,新城定位不准,缺乏长远发展的动力。第三,没有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入住的居民感到不如老城区舒适和方便,有的宁可返回老城。

其实,鄂尔多斯新城出现的“鬼城”景象,不过是当今中国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十多年来,由于定位不准、盲目发展,全国各地有不少新城面临如此的尴尬。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