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锁死炒房客后,政府又抡起大棒砸向开发商..

重磅:锁死炒房客后,政府又抡起大棒砸向开发商..
2017年05月23日 10:42 星火记者联盟

昨日,住建部的《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除去对于租赁市场的乱象进行管理整治外,更重要的是对于今后开发商的一手房销售进行了规范,并加大对违法销售行为的处罚力度。

其中,明确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存在发布虚假广告、哄抬房价、捂盘惜售、价外加价、一房多售、捆绑销售等12项禁止性行为,对存在上述行为的,规定了可依法处以暂停网上签约权限、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知道,发布虚假广告、哄抬房价、捂盘惜售、价外加价、捆绑销售等12项禁止性行为是多年来房地产常用的一些手段,大家也都司空见惯了,而今,住建部通过条例的形式予以“禁止”,那么,对于大部分开发商来说,可谓是直击要害,如果真的落实下去,80%的开发商苦日子就会马上到来。

与此同时,5月19日,西安房管局在其官网再度发布调控举措,新规要求开发商必须按年申报商品住房上市供应和销售计划,同时对于未取得预售证的项目不得排号、预定、宣传,不得开放售楼处。

这似乎是迄今为止,针对开发商开发销售环节出台的最严厉调控措施,对比昨日住建部的“意见征求稿”,再来看西安的调控内容,可以看出,政府的调控重心已经由打击炒房客开始转向治理开发商。

从去年10月以来,无论是“限购、限贷”还是“限价、限离”,亦还是今年3.17以后的“限售”,都把调控的重心放在了“打击炒房客”身上,这也是为了落实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指导精神。

但,随着调控的深入,看似严厉的各项调控都被市场化解于无形,这里面除了与去库存导致的供求严重失衡有关外,更重要的是部分开发商在作祟,似乎每个调控的城市都出现了加码、加码、再加码,原因何在?很简单,那就是投资投机者总能找到政策漏洞然后往里面钻,这里面,虽然不排除有部分的投资投机客确实经验丰富或专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政策漏洞都是由开发商打开缺口并引导购房者往里面钻的,当然,这里面也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缺乏监管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大多数房价上涨过快的热点城市都执行了“拿证三年或两年限售”的政策,这等于直接锁死了高位接盘的炒房客,也就是说,政府对于未来3—5年的楼市发展已经了然于胸,接下来,就是整治市场乱象的时候了。

现在,部分热点城市的交易量已经有了较大回落,房价涨幅也有了一定回落,但很多城市的民众依然看涨楼市,依然千方百计地往楼市里面冲,这与三四线去库存导致的房价大涨预期有关,也与热点城市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阴奉阳违式调控有关,很多城市的备案指导价并没有有效落实,仅仅是为了应付统计局统计而已,数字上看到房价稳定了或回落了,但实际上,房价却还是逆势上涨!

这是怎么回事呢?

很简单,“价外加价,捆绑销售”,本来指导价较低的房子,开发商通过“分销代理”、“工程款抵扣”、“增加装修”、“员工福利房”、“抬高车位、车库、储藏室等配套设施价格”、“名额费、茶水费”等变相太高房屋价格或加价销售。

这似乎已成为大多数热点城市一手房销售的统一手法,这也就是直到现在为止,人们对于调控越来越丧失信心的最主要原因。

我相信,中央问责下的“房价环比不能上涨”以及“备案价格指导”等措施都是一心为民的,这些措施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要快速改变市场的房价上涨或暴涨预期,但在开发商的“变通下”,“好经”被活生生的“念歪”了,老百姓在被动接受的同时,也越来越对政府的调控丧失信心。

住建部昨日的“意见稿”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而且开始了全国性普及整治,西安由于近日楼市的疯狂,已成为第一个率先实施的城市,接下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这一针对开发商销售乱象的整治中来。

毫无疑问,锁死炒房客后,政府已经腾出手来,开始对乱象丛生的开发销售环节抡起了调控大棒。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欧式家具一站式服务就去“齐居置家”www.qijugo.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