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揭开中国楼市底裤,房价入冬真相“感人”!

重磅:揭开中国楼市底裤,房价入冬真相“感人”!
2017年06月12日 09:51 星火记者联盟

最近楼市热闹异常,屡有大消息放出。

先是房价暴跌,后传利率上调,众媒体一惊一乍,急着宣判楼市死刑。

诸如上述调调的标题屡见不鲜,或恐吓或忽悠着普通民众,尿性相当一致。对此,伪砖家觉得还有有必要明辨一些事实,以正视听。

首先房价真跌了吗?

大概没有什么比这个问题更令人关心了吧。

经常看到新闻说房价大面积下跌,但老实说那得看是跟什么时候比。现在房价的下降,其实是跟年初,房价最高位的时候相比。如果你跟去年相比,房价还是在上涨的呢。

尤其是北京,依然是京津冀地区二手房同比涨幅最大的城市,4月份90平方米以下二手房房价同比去年仍然上涨了23%以上,90 -144平方米二手房房价同比去年也上涨了21%。

至于学区房暴跌100万这样的价格下降,说的也只是报价下降,而不是真正买卖的成交价下降。现在楼市无论买方卖方,均处于观望期,有很多卖家聪明得很,故意放低了报价,来试探市场的购房情况。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有政策规定了,房价不准高!目前,北京楼市的真实情况是,二手房都规定了区域最高指导价,超过这个价格的,不许公开挂牌。

另外还不排除房子在出售的时候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做低价格,让人感觉价格似乎降了。其实,现在新闻里说的房价暴跌,很可能不过是开发商和中介们惯用的伎俩。

现在调控这么严厉,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曾经门庭若市的中介变成了门可罗雀,甚至有些中介一个月都没做成一笔生意。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放出一些惨兮兮的“大消息”,无非就是为了误导国家和吃瓜群众。一方面是期待国家的调控不要太狠,看我们现在已经如此之惨,各种调控还是见好就收吧。另一方面是吸引群众买房,你看现在价格都已经如此之低了,赶紧抄底吧,否则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所以,不要屁股决定脑袋,房价下跌这事还真得理性看待。

人为制造楼市寒冬

房价没怎么跌,但楼市的确入冬,是人为制造下的“成交量”入冬。

今年5月,北京新房成交同比下降了38%,上海下降了28%,南京下降了大约60%……

为什么我始终强调“在成交量上入冬”?因为大多数中心城市的房价仍将是坚挺的,大幅下滑的只能是成交量。至于价格,能横盘和微跌就很不容易了。

房价大跌,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那样会影响金融安全,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影响到失业率和社会安定。所以,政府能容忍房屋成交量大跌,不能容忍房价大跌。

6月5日,有媒体爆出北京房贷利率上调的消息,指出北京楼市相当于变相加息四次。如果按最新利率来算了,购房者借500万贷款30年,总共要还1009万,利息竟然比本金还要多,你说,这是要人来买房的态度吗?

此外,对于一线楼市,国家还不断推行各种限购大招,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购房门槛的提升和购房成本的增高,那么现在无论是刚需还是炒房客,无论是首套房还是换房需求,都会被统统打压。

这样一来,从买方角度来说,需求就被打压,楼市的流动性会进一步枯竭。

另外,从卖房角度而言,国家也在通过限售等政策各种关门,从而降低房东的卖房需求,比如现在政府就控制住了预售证的发放,让很多楼盘无法销售。

广州2017年5月新获得预售证的住宅仅3191套,环比下降69%;获得预售证的住宅面积总计为35.86万平方米,同比下跌65%,环比下跌68%。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低价卖,会成为舆论焦点,场面太过火爆,容易产生腐败;正常价格卖,则会引发房价环比大涨,招致上面的批评。于是,暂缓发放预售证不让卖,就成为地方政府的共同选择。

当你没有办法的时候,就拖一拖、等一等,这是官场必备的技巧。也就是说,目前市场成交量的萎缩,是通过“行政化色彩最强”的手段,即不让卖促成的。如果没有这些措施,中心城市的房价将继续上涨,直到泡沫破裂。

而政府为了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不断收紧调控措施,希望拦住楼市这匹狂奔向悬崖的烈马。

对于楼市的整体看法,其实伪砖家一直没有改变:

1、继续长期看好高级别、有人口增量城市的优质住宅,认为在未来10到15年仍然是中国普通居民的珍贵的资产保值、增值方式。

可以说,长期来看,中国房价最安全的区域仍然是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以及不超过10个区域性的城市群辐射涵盖的城市,这是中国未来城镇化人口增量最为集中的地方。

中国的城镇化,将是这些城市房价最大的支撑,这些城市群,也将是中国房地产的“诺亚方舟”。

2、但短期,即近两三年来看,大城市楼市将“在成交量上入冬”,房价出现横盘、微跌的局面,而人民币计价模式下的、大城市住宅价格的暴跌几乎是不可能的。

3、目前正在被地方政府撩拨起来的三四线楼市上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陷阱。对这些非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一些人口净流出的小城市,表面的热闹绝对只是暂时的,其房子要慎重对待,该抛就要抛,该跑就要跑。

4、中长期,我们对80%以上城市的楼市,即绝大多数的中小城市房价持偏于悲观的态度。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莫言主笔,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