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者自述:这件事情不解决,我们房价还会重涨上去

炒房者自述:这件事情不解决,我们房价还会重涨上去
2017年06月19日 10:11 星火记者联盟

今年对楼市的调整的确比以往更奏效,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很多城市的楼市都出现了些许松动,房子好像真的要下来了。

对于购房者来说,很多人都发现一个尴尬的现实,当我在坚持不买房的时候,其他人却抢跑了。一部分人暗地里去买房,他们提前托底,是导致楼市半空转头向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刚需对这样的事愤懑不已,因为他们在那里坚持,一小部分人因为财力更好,却买到了比之前便宜的房子,最后大部分刚需成了垫脚石。

我们称这种现象叫“截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买卖自由,你可以从道德上要求大家跟你一块坚持不买房,等开发商扛不住了便宜卖房,但问题是,钱袋子才是关键,钱袋子是握在别人手中,他们觉得买房时机到了,又怎么会跟你们继续保持一致呢。

预期的分化,购买力的不等,房源供不应求,是楼市反反复复的三个重要原因。

而导致楼市反反复复的重要原因就是规则的反反复复:今天不能买,明天不能卖,后天又解除。

观察君认为,要解决楼市反反复复的问题,统一预期则更为关键。

按照我的理解,统一预期首先就要消除“抢着上车”的观念,一旦这种观念被消除,购房者的预期将会回归常态,大家买房会跟着自己的需求来,购买力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己买不起房,拉上爸爸妈妈,甚至丈人丈母娘一块凑首付,供一套房子,最后说不定还会因为写谁的名字而闹分手。

我需要房子,正好又买得起,这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但现在,大部分人买房基本上都是一种拧巴的状态。谁敢说现在不买房的人,心里没有都在憋着呢,口子稍微开一点点,又要 “抢着上车”了?

拧巴的现象还有很多,买车也是如此,车牌子既然稀缺了,那么大家自然要去争,没人管自己到底需不需要一辆车,也没有人管公共交通是否便利,他们只会看到一点,车牌子不好搞,要去排队,中了就赶紧买一辆,买完一辆接着摇第二辆,直到额满为止。这不是真正的用车需求,而是占坑需求,抢着上车的需求。

楼市也是如此,当买房偏离了真正的需求的时候,买房就不纯粹了,预期分化是必然的。有的人真的是为了结婚自己住而买房,有的人买房则是为了割刚需的韭菜。

有消息称,明年中期或许是楼市松一松的时候,假如真的如此,到时候倒霉的恐怕又是那些观望的刚需。

房地产真的无解吗?恐怕也不是。全世界有三个房地产比较成功的案例,分别是美国、新加坡、德国。这三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案来解决房地产问题,可以说,都算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

美国,它是完全靠市场解决,高中低三种人都能通过市场解决房子的问题,普通人甚至可以用很少的首付就能买到一套房。

新加坡,它是八成靠组屋,两成靠市场,所谓组屋就是公共资源盖的房子,大家排队申请就好,少部分人可以通过市场获得更优质的房子。这种方案在城市国家比较容易吃得开,人口比较少嘛。

德国,基本上是6成人是租房,剩下大概4成人是买房。为了让6成人租的安心,德国制定了非常详细严苛的规则,用房子来谋取利益基本上不可能。

上述三个案例之所以比较成功,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坚持,坚持10年甚至20年以上,差不多是一代人的时间。

一旦坚持下来,最大的好处是,大家无论是选择租房还是买房,都能看的比较远,而且能看得清。这样人们心里就不会打鼓,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制定规划,而楼市也不会被高低起伏的需求冲击。买卖双方都知根知底,预期很清晰,这是很好的一种状态。

反观我们的楼市,自己打脸的事情已经干的太多了。早些年学美国,发现楼市有点像脱缰的野马,然后开始学新加坡,接着发现负担太重搞不起,现在又开始让开发商自持开发,贡献租赁房源,转移压力。

一种方案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但不能因为出现问题就直接否定,选择新的方案,碰壁了又改道,这会直接伤害购房者的信心和预期。

大家没有了长期的信心和预期,那么就只能靠自己了,能买则买,大家自负盈亏。结果呢,没买房的再也买不起,买房的赚得盆满钵满,有房的和无房的越来越站到彼此的对立面。

时间是最有效的工具,如果我们能坚持一种方案10年或者20年以上,中间不改道,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20年差不多就是一代人,这一代人很关键。

20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代人成长起来;

20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代人的生活习惯、消费习惯、住房习惯沉淀下来;

20年的时间,一代人的习惯沉淀后,各种因房子而出现的问题也足以被化解;

20年的时间,足够让分化的预期归于一统,也足够验证一种方案的可行性。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欧式家具一站式服务就去“齐居置家”www.qijugo.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