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平地一声巨响黑天鹅 债换股大博弈时代开启

中国金融平地一声巨响黑天鹅 债换股大博弈时代开启
2016年07月21日 22:07 星火记者联盟

中国债市再爆惊雷。近日,北方最大国有特钢企业:东北特钢成为众矢之的。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该公司连续7只,共计47.4亿元债务连环违约(1人民币折合约0.1498美元),至今没有给出任何解决方案。

据7月20日报道称,作为东北特钢债券的主承销商,国开行、渤海银行、农行已提议召开债权人会议,讨论如何应对东北特钢债务违约。据悉,东北特钢方面正进行游说工作,试图说服债权方以债转股形式实施债券兑付。但这一方面遭到承销商和债权人的反对。

刚兑制度惹谁了?

据Wind咨询统计,截止6月23日,中国债券违约事件已达18次,涉及债券数量36只,涉及本金超过200亿。2001年至2014年3月,中国债券市场没有发生过发行主体实质性违约,即使偶尔出现信用事件,也都在刚兑环境下化解。但随着刚兑制度被打破,如何应对越来越多的违约事件,成为投资者和承销商必须应对(及防范)的课题。

为何打破刚兑制度?这也是中国当局无奈的选择。如果继续奉行刚兑制度,众多僵尸企业将以政府信誉为背书,继续以高收益率作为诱惑,将债市当作融资的池子,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对正常企业产生“挤出效应”,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化,从而酿成重大金融隐患。

众所周知,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采矿等产业,是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的聚集区域,大多地方国企长期盘踞于此。依靠特殊背景,这些企业多年来享受着无与伦比的金融信贷优惠,经济繁荣周期中,一切不成问题,倘若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僵尸企业)持续的借新还旧债务滚动,必然吞噬大量金融流动性,也让央行货币政策趋于无效。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4年,商业银行的现劵交易市场占比在64%至68%之间,2007至2014年,在信用债市场,商业银行交易币种在49%至64%之间。商业银行成为最大玩家。并且,今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75万亿,企业债券占比则高达17.8%,远高于股市。

东北特钢违约为债市蒙上阴影

正常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创造财富的过程,庞大僵尸企业非但创造不了有效财富,反而对经济资源和金融资源形成裹挟,长此以往,中国经济体将失去前行动能。更严重的是,如果不打破刚兑制度,僵尸企业和商业银行将更加有恃无恐,形成道德风险,并对央行形成逆向绑架,如果央行持续放水,经济下行周期下,将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

债换股大博弈

因此,深入来看,打破刚兑制度,是央行自我减压的被迫举措。然而,此举则对债权人利益造成伤害。虽然政府当局提出“债转股”方案,但在普通投资者看来,这并不能化解潜在风险。比如说:实施债转股之后,未来退出渠道是什么?而且,中国经济正值下行周期,倘若企业破产倒闭,作为名义上的股东将血本无归,股权也转化为实际损失,得不偿失。

同样,针对债转股,商业银行业缺乏参与的意愿。他们深知,僵尸企业没有债务偿还能力,随着刚兑制度被打破,失去地方财政支撑的企业债务,将由(银行)自身承担,这需要央行持续货币宽松来扶持,否则,必然被庞大债务压垮,产生银行流动性危机。

现实情况是,目前央行失去大水漫灌空间,央行采取的定向宽松,充其量只能暂时缓解银行资金压力,如果实施债转股,将会拖延银行回笼资金的时间,增加银行流动性风险。所以,在商业银行看来,如果进行破产清算,还能收回一部分贷款,如果转化为企业股权,很可能将导致永久性损失。况且,倘若债转股全面实施,将有越来越多资不抵债的企业,提出同样的要求,届时,所有风险将由银行自身承担,这是商业银行最大的顾虑。

所以,如果本着自愿原则,商业银行对“债转股”将保持谨慎态度,并且,随着刚兑制度被打破,作为资不抵债且被边缘化的地方国企,未来发债将更加困难。如果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债务违约,并对金融市场形成冲击。

相反,针对债转股,政府财局采取强制性措施,将促发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和僵尸企业以“合谋”方式转嫁风险,最终让政府和央行买单,这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不利影响。

任何一轮经济改革,必然产生赢家和输家,如果各方纠缠一时一事的短期利益,很可能的结果是,最终全部沦为输家。从理论层面看,所谓市场经济,是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间建立起的规则游戏,任何一方违背游戏规则,必然遭受市场规律的无情报复。中国政府需要重新构建规则,将不符合参与资格的玩家清除淘汰掉,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让经济平安着陆。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511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