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坠“无底漩涡”?史无前例狂囤现金怎么办?

中国经济坠“无底漩涡”?史无前例狂囤现金怎么办?
2016年08月03日 21:01 星火记者联盟

有消息称,中国企业正史无前例狂囤现金,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有评论认为,中国经济正坠入“陷阱”,现金被困在我国。政府可能也无计可施。



据媒体报道,近几个月来,衡量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指标表明,新增货币并未被投入使用。中国M1货币供应量正快速增长,M1货币供应量是由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等流动性资产组成。但更广义指标M2货币供应量并未跟上这一增速。这导致中国式流动性陷阱出现。根据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理论,当货币政策无法再刺激经济增长时,这一问题就会出现。

不管中国积累多少债务,都无法产生太多经济增长。缺乏高回报投资前景已促使企业囤积现金,并投入短期、高收益储蓄产品。一个实例是房地产开发商,这些开发商售出过剩库存,将现金投入储蓄产品,他们过于追求不安以至于不愿投资新项目。高负债水平也阻碍了企业支出。

同时,各银行向市场推出大量高收益、高风险产品,以期抵消净利息收益率和利润增长下降的不利影响。中国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0.23% 资金 研报](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通过这些产品获得的费用收入过去两年增长45%。

渴望获得费用收入的银行、追求高收益率的公司和持有大量存款的家庭之间建立了一种资金循环关系,这意味着现金未被投入实体经济。私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在6月份萎缩。增加政府支出通常是解决流动性陷阱的方法。但是政府已经通过支出来支持投资。中国政府将发现走出陷阱比掉进陷阱要困难得多。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511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