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中国 富士康就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吗?

出了中国 富士康就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吗?
2017年09月25日 12:38 星火记者联盟

近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就富士康集团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100亿美元投资案进行了报道。在文章中,《纽约时报》认为,富士康集团虽号称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企业,但从近年来富士康集团在海外的投资布局出现不少“跳票”行径来看,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所说的“市场是我的祖国”这番言论仍旧面临到不少实际的挑战。 

今年7月27日,富士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美国白宫高调宣布将在美国启动一项总额上看100亿美元的投资案。作为响应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再工业化”政策的重要组成项目,郭台铭表示:“将持续加码投资美国,并为当地创造逾13,000个工作岗位”。 

郭台铭在美国的投资案成败仍难以断定

对于郭台铭高调宣布让旗下电子业包含组装、生产等低附加值产业回归美国,各界都有不少质疑,其中最为人所热议的便是“富士康这种低附加值的零组件装配业务是否适合美国”的讨论。今年稍早,中国的玻璃大王曹德旺曾高调宣布进军美国。 

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曹德旺表示,美国除了劳动成本较中国高以外,其他包括厂房、水电等生产要素成本均较中国更为廉价,也因此,在美国设厂有望较中国增加至少10%的纯益。然而,曹德旺的西行之路似乎并不如他所预期的顺利。 

在赴美投资后不久,曹德旺旗下的厂房便遭遇到工会的杯葛以及劳工生产效率低落等问题。虽然曹德旺后来曾亲自出面作出澄清,但形单影只地赴美从事制造业投资可能身陷无底洞的传闻也让亟欲赴美的中国企业多了几分审慎。 

然而,回到富士康集团赴美投资案是否将反转美国制造业的低迷形势仍有待观察。一直以来,美国经济体系中,低端生产线的外移导致蓝领工作日渐稀缺。以五大湖区为核心,周边的工业州已经沦为美国的工业锈带地区。在2016年总统选举期间,两党候选人都承诺将通过积极再工业化将制造业重新引进美国。而富士康的投资案可说是身为总统的特朗普兑现选举支票的第一步。 

不过,美国政府的再工业政策是否能依赖富士康集团仍有待观察。一直以来,电子制造业之所以成为亚洲国家的强项纯粹是基于比较竞争优势的结果得出的结论。

电子制造业是一个分工极为多元复杂的产业,而作为整个组装业的最末端,富士康集团是整个巨大产业聚落的最终汇合处。也因此,要想真正在美国建立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子装配业,富士康集团不仅需要自己在当地“下血本”扩大产能,以形成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游说中上游供应链一起前往当地构成完善的产业聚落。 

不过,对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本不如富士康雄厚,要想响应富士康到美国投资恐有不小难度。此外,对于一心想吃下全球市场的郭台铭来说,美国只是其眼中的一个市场,近年来郭台铭积极布局的新兴市场还包括巴西、印度、印尼、中国。 

可以预期的是,相较于美国高企的人力成本,富士康的供应链恐怕更热衷前往包括印尼、印度、中国等看得见市场,且当地政府愿意提供政策扶植的投资目的地。相较于富士康早年曾向巴西政府承诺将在当地建造一条用工量逾100,000人的生产线,迄今为止,这条生产链何时启动仍难以确认。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莫言主笔,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