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扎堆描述中国崛起,中国经济真的这么强?

外国媒体扎堆描述中国崛起,中国经济真的这么强?
2017年11月14日 12:00 星火记者联盟

德国《明镜周刊》当地时间11.11最新一期封面以红色为背景,配以中文汉语拼音“xing lai!”(“醒来!”),并且罕见地没有配图。《醒来》这篇饱满的封面文指出欧洲人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的不同,并且结合特朗普访华期间对中国的“谄媚”,做出了美国已经逐渐失去世界领导权的论断。 

这篇由七位作者执笔、长达九页的《明镜》配图文章从地缘政治、金融、科技、足球和文化五个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国已成为"超级大国",西方却不知自己面临怎样的挑战。文章最后引用拿破仑两百年前说过的名言结尾:"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觉醒,将会震惊世界。" 

扎堆描述中国崛起

上个月重要会议以来,以法国《世界报》、美国《时代周刊》和英国《卫报》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强势话语媒体,对会议前后的中国接连做了密集度很高的报道。 

特朗普上周访华,结合特朗普在中国的表现,《纽约时报》也发表评论文章,题为“特朗普将全球领导权让给中国”;紧接着,欧洲很多媒体转发了这个评论。同时,有些德语媒体将中国称作“准超级大国”,而德国《明镜》周刊,如上所述,已经将中国视为“超级大国”,并用九页纸的篇幅解释原因。《南德意志报》也这样提问:美国已把亚洲输给中国? 

BBC的分析则是从贸易、台湾、权利等方面解读了中国如何成为“最后赢家”的。虽然中美在这“几大问题”上各有攻守,但分析认为,美国只在周边问题上赢了一步,其他方面,中国都是赢家。 

这些媒体密集报道中国崛起是基于客观的分析,还是背后别有用心? 危机意识力透纸背? 相比吸睛效果十足的最新一期的《时代》周刊“中国赢了”的封面,《明镜》这篇文章似乎有乏新鲜创意:依然大红的底色配上黄色的字母以对应中国国旗的两种主色调,不过带有声调标识的汉语拼音却依然有着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文章导言和前言中表示,经过了近40年令人眩目的高速发展,中国跨过了超级强国的门槛,在经济、政治和科技界都掀起了滔天巨浪,今天,他们在这三个领域都是强权般在。整个西方世界好像还在浑浑噩噩没搞清楚,中国的觉醒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闹钟响了,该醒醒了。 

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足球与文化等方面做出分析。政治上用中国的成语“杀鸡儆猴”,主要是指中国在“萨德”问题上是如何处理的;经济方面小标题为“房地产,飞机和猪肉”;足球方面在导言的排序中,足球这一部分本来位于“文化”之后,可是在正文中排在了“文化”之前。在这一板块中,文中的关键词之一是“疯狂”(Irrsinns)。文化上在提到孔子学院之后,这一板块的关键词则是“慰藉”(Trost)。 

当然,文章也不乏包含意识形态的论断。分析称,中国的崛起得益于目前的世界政治格局。正是由于美国的军舰在为南海各国的贸易往来保驾护航,中国的原材料才能顺利出口到国外,而且正是由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才进一步刺激了经济腾飞。所以说如果中国从根本上颠覆现有世界格局,带来的风险是很显然的,而收益却大为可疑。 

中国的复兴与未来潜力? 

其实,要想清楚文章的真实意图,需要对《明镜》的倾向与立场有一个了解。《明镜》在创刊时,以“镜子”自诩,其意昭彰,价值理念基于“镜子”的洞察性和包容性,但其涉及到中国事务时候的意识形态偏见,却有着“镜中拈花”的荒谬和无力感。 

上个月,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纪录片,展现过去五年发展的成绩,在认识上对他国的一些媒体造成了一种冲击。欧洲无大国,所以造成的冲击更大,欧洲国家对自己,从文章看,应是有基本的认识,不认为自己能够当世界的老大。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欧美等西方大国一直在世界上保持着舆论垄断地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西方媒体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 在做报道分析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他们的意识形态,但中国的逐渐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密集报道中国崛起的背后,有中国崛起存在的客观因素,还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糖衣炮弹。有一些网友用带有中国特色的半讽刺的口吻表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需要继续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如此看来,并没有沉溺于其中,有清醒自觉的认识。中国梦的实现,可期。 

只要清醒地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与把握住关键的方向,扎堆的糖衣炮弹来得再猛烈些,也无妨。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莫言主笔,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