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次风暴开启,将资金转移海外的人将后悔中度过余生

中国第二次风暴开启,将资金转移海外的人将后悔中度过余生
2016年08月22日 13:07 星火记者联盟

由于中国经济下行态势无明显好转的迹象,一时间,“债务危机、硬着陆、人民币贬值”等词汇成为描述中国的主要用词。但《海峡时报》认为,中国第二次风暴正积聚力量,那些将资金转移的人或将在后悔其决定中度过余生。

据《海峡时报》8月19日刊文,中国债务惊人,僵尸企业似乎仍蓬勃发展,影子银行也已发展到了可怕的地步,银行或将承担贷款规模五分之一的不良贷款。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提醒中国减少对信贷所推动的投资的依赖。

这些都是导致2016年早些时候投机者减持人民币的因素。他们认为在人民币大幅贬值后大量资金涌出中国是不可避免的。

可能的反弹

那些将资金转移的人或将在后悔其决定中度过余生。政府已成功躲避了此挑战。自2月起,资金外流似乎已减少,尽管7月微微回升。在经历2016年第一季度暴跌后,外汇储备稳定保持在略多于3兆美元。

 

很明显,中国人民银行(People's Bank of China,PBOC)似乎能更好地在不引发资本外逃的前提下实现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当然,也有运气成分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US Federal Reserve)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继续政策紧缩路径,切断中国流动资金寻求海外更高回报的渠道。即便如此,接来下的数月,中国硬着陆的预言不会消失。

 

但是,这个巨大经济体内部有些事正在发生,指向并非惨淡的未来。事实上,反弹,当其发生时,可能不仅仅让世界措手不及,也会让世界仓促迎接挑战。

 

来自中国最好的消息是一些分析人事认为随着中国在某些关键领域成功去产能,使供应更符合需求,中国已准备好结束持续4年的通货紧缩。

 

经济调整正取得成效。消费正稳步扩大。中国现在已超越美国成为最大汽车市场。中国也是最大苹果手机市场。电子商务的激增掩盖了繁荣的一部分,因为它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本周(8月15日-8月21日),高盛(Goldman Sachs)发布一份关于中国正在建设的新型消费导向型经济的报告。

 

在很多方面,中国正向价值链上游进军。高盛注意到,中国出口的前五类产品,在1995年是鞋类、服饰和玩具,二十年后,是电信设备、自动数据处理器、阴极阀门、家具和珠宝。

 

同时,“新经济”偏爱的大宗商品,例如大豆、镍和汽油等的重要性已经在最近几年上升,而“旧经济”资源,例如小麦、钢材和柴油表现相对稳定。高盛解释说,大豆常被肉类和奶制品需求量高的国家作为动物饲料,镍被用于制作工业和消费产品的不锈钢合金,而相比柴油、重油等工业相关的产品,汽油、航空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是更好的消费指示器。

 

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也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向上取得发展。在全球大宗商品包括石油和天然气过剩的情况下,中国稳步发展其天然气生产。这看似愚蠢行为。但是,北京这样做一是解决大量工人就业问题,二是为更清洁的未来前景。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国正稳步在不同地区延长其国内供应链。

 

中国也在打造自己的世界级企业。大量高科技企业正兴起,凭借其创新成果引起注意。

 

但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可能是自动化取得的进步。瑞士ABB为中国市场量身设计小型机器人。中国在过去两年内成为世界第一机器人进口国,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占全球四分之一。该需求预计在2018年底将翻番,中国决心不只拥有机器人还要拥有机器人技术。中国企业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集团(Kuka)95%的股份。

 

质量和服务标准也都进一步提升。2015年,服务业GDP占比超过50%。服务标准也在提升。

 

所有这些不是在一天内发生的,也不是一年内发生。但是累积起来,它们指向一个不仅在西方熟知领域也在西方认为自己具有优势的新领域内成为强大竞争对手的中国。毫无疑问:中国正在积累第二次风暴。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B511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