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半年政策准备如何行走江湖?

央行下半年政策准备如何行走江湖?
2016年09月06日 14:26 星火记者联盟

货币政策向何处去?市场一直在追问。相比去年多次的降息降准,上半年货币政策相对稳健,这也契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的“灵活适度”。

如果说前两年的货币政策称为微刺激,今年的货币政策显然“更微”。下半年货币政策依然处于微刺激通道--由于内外市场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力度会有所加强。

近期看,英国脱欧对全球汇市造成的影响的还会持续,逻辑上会继续推升美元和日元拉低人民币。此外,上半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凸显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下行状态--经济新常态要经过不断的“L型”。

供给侧改革处于攻坚期,稳增长的压力依然严峻。此前公布的5月经济数据整体低于市场预期,房地产数据也不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从最新公布的6月制造业PMI数据来看,五大分项指数“两增三减”,制造业下行压力犹存。 CPI受猪肉等价格持续升高影响,有所提升,但推升CPI的作用有限。具体看,前5月CPI为2.1%,相比一年定期利率1.5%,通胀率已经跑赢。

按照美日欧市场的货币政策选项,核心通胀率若稳定在2%,即可实施加息调整。但国内市场情况特殊,必须兼顾调结构改革和稳增长两项任务。而且通胀率也存在特异性因素,核心通胀率会有所降低。因而,评价中国的通胀率,不能单看字面数据。

国内市场依然需要更多的流动性支持。尤其是有效供给方面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基于以往货币政策定向投放的效果不大,加之“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通过降息降准的方式释放流动性,资金有效挹注或定向投放的效果不好。因而,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压力下,政策面在货币政策方面显得较为谨慎。

供给侧改革需要真金白银支持,这和“三去一降一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传统的“三驾马车”对宏观经济的增长助力,现在变成了重点启动内需市场。但是内需市场的激活,恰恰又需要供给侧改革到位来支撑。这种因果关系的矛盾,也造成了货币政策的徘徊。再看外贸出口,6月PMI数据中的出口订单指数已连降三月。下半年,中国主要出口市场也好不到哪里去。而且,美日欧市场又都紧盯着人民币汇率,一直怀疑中国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我国高层则多次发声中国推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决心,强调不会为了出口而让人民币贬值。

但是伴随着英国脱欧对人民币造成的贬值压力,货币政策也面临着调整压力。近期市场呼唤降准的调门在提高,但是央行还是采取了更为温和的逆回购策略,虽然是“千亿级”的,但央行也明显在昭示市场:短期降准无望。

供给侧改革需要精准的资金支持,货币政策宜适当宽松。关键是,如何破解以往流动性被股市、楼市截留的尴尬,做到“好钢用到刀刃上”。微刺激就是要实现润物无声,而非漫流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必须留意国际市场的变化。尤其要在英国脱欧和美联储升息两大市场要素之间权衡利弊,譬如英国脱欧导致人民币贬值,单页造成美元升值。升值压力下,美联储加息预期降低。两种因素缓冲,人民币压力适当减轻。但要指出的是,美国6月份的经济数据好转,英国脱欧对美国贸易的溢出效应降低,美联储7月加息预期提升。果如此,就会给人民币带来叠加压力——贬值加资本外流。 

尽管如此,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外部市场的冲击。加之中国有丰裕的外汇储备,英美市场对人民币的影响属于风险可控。

市场需要流动性,外部市场风险要素增加,供给侧改革和稳增长一个都不能少。货币政策如何调整考验央行智慧。但肯定的是,下半年货币政策较之上半年会更加灵活。不过,依然是微刺激的节奏。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