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教训!每一次疯狂的楼市,都将以眼泪结束

血淋淋的教训!每一次疯狂的楼市,都将以眼泪结束
2016年09月22日 11:29 星火记者联盟

来源:公号“牛弹琴”

房价疯了!

  这是很多人的感慨,包括人民日报。有人总结了在中国败家和兴家的十大行为,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兴家的方法总是一致的,败家则各有各的败家之道。

  因为兴家的第一要诀,就是买房:

  在北京买房,在上海买房,在深圳买房,在杭州买房,在广州买房,在厦门买房,在南京买房,在苏州买房,等等。

  败家呢?

  各种败家,卖房创业,毫无疑问是第一。

  当辛辛苦苦开办工厂,当殚精竭虑日夜工作,到最后的收入,可能还不如买卖一套房的差价。经济的疲软,投资的溃败,或许也就意料之中了。

  房价却还在疯涨。根据英国《金融时报》列举的今年8月中国一些城市房价涨幅榜,这种暴涨几乎是全国性的,厦门等很多城市涨幅都在40%以上。

  简单地想一下,一个月的房子价值的增幅,超过了这个城市绝大多数人几十年的工资收入。

  勤劳致富,实业报国,自然成了虚幻的口号。

  所以,有一个段子就说:

  一个北京人,30年前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凑了30万,背井离乡到美国淘金…风餐雨宿,大雨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30年后了,终于攒下100多万美元(人民币600多万),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一回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刹那间崩溃了……

  在中国很多城市,什么才算是中产?

  也别为标准争了,有两套房的一般都是中产,没有房的,你离中产还真有点远。

  [2]

  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普通人几年前已经买不起的房子,为什么价格还继续飙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要排队去抢房?

  甚至于为了能买到限购的房子,很多人还得排队去离婚,逼得一些民政局也不得不使出撒手锏,离婚可以,但对不起,每天限量,要离婚,提前三天双双牵手来排队。

  在杭州,甚至买房还有助于提高麻将技能。因为有开放商设定了新规则,买房人你们四个一组,谁先胡牌,谁就有资格买房……

  为什么?为什么?

  原因,其实也不外乎几个:

  第一、钞票发多了,太多的钞票必须要有消化的地方,去年是股市,但股市很不给脸地破裂了,那就楼市吧。

  第二、肯定有投机,怕人民币贬值,想着财富要增值,环顾四周,也只剩下楼市了,房价越涨越高,买房人越来越恐慌,你争我抢,房价继续飙升。

  第三、可能还有点对政策的盲目信任。政府不是说鼓励去库存吗?各种利好政策,中国老百姓很相信,政府肯定在力保楼市,绝对亏不了,那就买吧。

  第四、当然,不同城市也有不同城市的好处,比如,一线城市教育、医疗等各种资源集中,全国富人都想来买房,本地的富人还想买第二第三套房……

  买房轰轰烈烈,这创造GDP吗?

  答案是NO,有朋友就认为,这不过是一次规模空前的财富的大转移。其实没有新的财富被创造,仅仅是资金的横向流动。

  这是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在这种模式的财富转移中,一线大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有房居民自动成为财富转移的受益者,而全国其他地方居民的财富却在浑然不觉中悄然缩水。

  很可怜的,房子不仅仅是房子,更是大额的钞票。中西部地区的存款,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地区,流向房价暴涨的城市,成为买房人的贷款。带来的后果,则是当地贷款的减少,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这其实就是财富的“马太效应”——穷的人越穷,富的人越富,所以很多人为了避免限购,削减脑袋要先离婚,离婚一次,少奋斗十年。

  什么婚姻,什么道德,都在楼市疯狂中,成了点缀。

  这毫无疑问是击鼓传花,但很多人都相信,自己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棒,而且政府也不会让这种游戏停止。

  最可怜的是那些真正的房奴,高涨的房价,让他们背上了更沉重的负担,面临更叵测的危险。

  悲哀!悲哀!古往今来,数英雄好汉,都为房折腰。借用陆游的一首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价落回,王师平抑房价时,家祭无忘告乃翁。

  [3]

  在过去很多年,预测房价要跌的,都被房价狠狠地打了脸,你看到过中国房价下跌吗?

  更有甚者,某预测房价泡沫的某某专家,在一边唱空的时候,一边还偷偷地买了房。

  他确实没有理由不买房。自从房屋市场化以来,中国房价还没有出现过大幅调整。小小跌一下,马上以暴涨加以回报。就好比在南海,美国军舰来了,我们看上去很软弱呵,但马上以导弹部署来加以弥补了。

  但还有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千万别忘了:日本80年代,日本人也都很乐观,他们当时认为,房价会永远涨下去,涨下去,涨下去,怎么可能跌下来呢?但终于有一天,房价真地“哐啷”一下就跌下来了,而且是暴跌,几乎一代日本人的财富,就此打了水漂,直到现在,都没完全缓过劲来。

  还有美国,次贷危机前,也是房价的暴涨,美国人买房也买得兴高采烈,但最终,则是次贷危机爆发,随后还酿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还有我们的四万亿……

  “股神”巴菲特后来就感慨说,当时所有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认为房价会永无止境地上涨,“基本上,四五年前,几乎每个美国人脑袋里都有这样一个概念,不管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认为房价不可能大幅下跌……这是愚蠢的想法,也是从众心理使然。”

  当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们土地都掌控在政府手中,政府通过削减供应,可以有效控制供需;而且,拍卖土地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保障,政府舍得让泡沫破裂吗?

  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必须清醒地看到,去年在股市5000点时,我们很多人也都很乐观地认为,必定会突破6000点,年底会到10000点,因为我们是改革牛。但很快,一切被打回原形,改革牛变成了赖皮熊,众多中产阶级几十年累积的财富瞬间灰飞烟灭。

  如果去年股市没有崩盘,中国经济和中国信心,肯定比现在要好很多。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股市如此,楼市也如此,美国这样,中国也这样!

  当然,买不起房的人,也不必念念有词:暴跌、暴跌、暴跌。等房价暴跌下来,我就能买房了。

  第一,如果真出现崩盘式暴跌,那就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了,富人还好办些,对穷人来说,更是灭顶之灾,你可能工作都没了,还怎么还房贷;

  第二,政府也不大可能坐视暴跌,股市暴跌都要托一下,更何况牵动面更大的楼市呢?

  房市的危机,可能动摇经济的根本。中央提出的去库存,其实正是为了去掉房市泡沫这个不定时炸弹。但当前的疯狂,却似乎南辕北辙,正在累积更大的风险。

  网上有个段子说:房产交易中心里,一拨人卖掉了房,准备进股市抄底,另一拔人,刚从股市中套现准备扫房子。两队人马擦身而过,互相瞟了一眼,心底都念了一个词,SB……

  当年在美国工作,一位美国政府统计学专家听说,北京的房价比华盛顿还要贵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连连呼不可思议。

  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美国人,他估计听到现在北京的房价,认为华盛顿都是落后地区了。

  但当年穆迪经济学家网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一席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一些国家应该警惕市场的房价走势,房价增长是正常的,但过快增长就可能是危机的隐患。

  “正当的房价的增长幅度应该和居民收入幅度相一致。假如房价增长复苏快于居民收入,那么房价将变得无法承受。在美国,房价的正当增幅大约一年在4%左右,在中国,房价增幅可能要快一点,但也只能是仅仅快一点而已。”

  他真是低估了中国速度,我们房价涨幅不是4%左右,我们至少也得是40%左右。GDP增长上不去了,房价涨幅必须弥补回来。

  但规律总是颠扑不破的。上世纪日本楼市的疯狂,本世纪初美国楼市的火爆,最终都演变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这就是教训:泡沫总会破裂,每一次疯狂的楼市,都将以眼泪结束!

  我们,还会走上这条老路吗?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