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救市,救的不是房地产,是政府的信誉与金融系统

这次救市,救的不是房地产,是政府的信誉与金融系统
2016年09月29日 10:47 星火记者联盟

来源:小报告(ifengxbg

这次救市,救的不是房地产,而是地方政府,是政府的信誉和中国整个金融系统。

某中西部城市的书记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当着各部门官员说,1万元每平米的房价,跟我们这座城市的地位不匹配,至少应该涨到2万。话音刚落,这座城市的房价就蹭蹭地涨到1.5万。

一座城市的主要领导对房价如此上心,而且公开主张上涨,这并不是笑话,而是发生在中国的很多城市,这也符合一些地方官员的内心期待。像重庆市长黄奇帆这样不希望房价上涨太快的地方官员恐怕并不多,因为人家有底气,实体经济发展得好啊。

今年3月份,笔者曾写《这轮房价上涨的本质:掩护30万亿地方债务转移》(注:见本文第二篇),如今看来,正在一一验证。所谓去泡沫、降杠杆,并没有真正实现,而是把杠杆从地方政府转移到数千万老百姓和居民部门。

每一笔债务的扩大其实对应的就是杠杆的一次次提高,所谓高杠杆,就是高债务。以前我们对地方政府高债务很担忧,但津津乐道于中国居民的稳健财务和低杠杆,所以有人出主意,何不鼓励居民买房,通过提高居民部门的杠杆,来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

三五年之后,随着房价的轮番上涨,这一目的果然达到了,如果还有人说中国居民的债务率低,那就真是睁眼说瞎话了。中国人真的有钱吗?看看他们的房贷债务就知道了。20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日本居民房贷余额均见顶回落,唯有中国房贷余额不降反升,2011 年大概是8万亿人民币,到2015 年已经达到近19 万亿,已是日本的1.7 倍。

如果加上2016年上半年居民按揭贷款新增2.36万亿,中国居民的房贷余额已经超过了21万亿。最近几个月,每个月的房贷余额都以近5000亿的速度在增长。

20多万亿的房贷余额,再加上公积金贷款,房贷余额/GDP的比例已经超过25%,高于日本泡沫时期水平,2016 年底将超过30%。

国内楼市泡沫化已经是不争之事实。那么泡沫膨胀后,什么时候会破灭,以及最终结局如何呢?我认为不会与历史上的其它泡沫有本质上的不同。华尔街没有新鲜事,资本市场和投资市场也没有新鲜事,泡沫的来源及其发生的市场各不相同,但泡沫的轨迹却有着非常普遍的特征。

人们的跟风和从众行为会把“怀疑”类型的投资者变成“信仰”类型,面对疯狂的上涨,那些空头都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了,人们会以为股票价格、资本投资以及整体经济都必将不断高涨,并且会找出各种理由,比如说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国家跟其他国家不同”、“这个时代跟其他时代不同”、“这个国家有钱人很多”……

在市场顶端,在这个疯狂的状态下,每个人都被转化为多方,并对上涨深信不疑,最终却因为高昂的价格阻止了更多的人可以加入,新出现的卖家将无法出手,泡沫破灭,价格一落千丈。20世纪发生的多次泡沫及不同的资产和参与者,都遵循了类似的发展轨迹。

中国的房价不会有例外,而且目前就已经处于这个阶段。随着住房投机泡沫高潮的临近,出现买方对卖房的大量过剩,很多地方都要排队买房,甚至出现一开盘就一夜抢空的现象,导致已经高涨的价格继续攀升,价格水平很迅速地就达到沸点。

但市场的经验一再证明,只有在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价格仍会上涨,并对此深信不疑的时候,价格上涨才可能突然停止。在最高价格点上,一旦买家终于得到满足,竞价消失,市场上就只剩下卖家,价格将随即狂跌。

地方政府虽然有能力与资源掌控房价一时走向,但如果房价一直上涨,并且超出大众的个人收入增长速度,虽然仍有少部分人愿意接盘,但总会有一个临界点让接盘侠没能力接盘或不敢接盘,当这个群体足够大或有明显的证据让管理层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这或许才可能有所改变。特别是当实体经济支撑不了房价这么上涨的时候,就会有人弃房不还贷,因为工资的上涨速度抵不了还贷利息和本金。

有人问笔者,房价一直上涨,怎么会有人弃房不还贷呢?这就要说到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不断提到的“杰塞尔悖论”。美国喜剧演员乔治-杰塞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疑心较重的投资者不太情愿地参与了股市投资,他先是买入了100只交易量很少的低信用公司的股票,惊讶地发现价格立刻从10美元涨到11美元。他认为自己是一位聪明的投资者,于是继续买入。最终,他一个人把那只股票推到了每股30美元的高价,最后决定套现离场。他给经纪人打电话,要求卖出股票,对方犹豫片刻反问道:“但是股票卖给谁呢?”

这就是格林斯潘经常提及的“杰塞尔悖论”,任何市场都是由买方和卖方组成的,目前中国的房价虽然在不断上涨,但是接盘的人越来越少,直到最后没人接盘,没能力接盘,没胆量接盘,或者卖方远远大于买方,这时候,即使你价格再高,没人接盘,也只是纸面财富,兑现不了,套利不了,银行的贷款和债务怎么偿还?所谓有价无市,就是这个悖论的通俗说法。

当然,如果是建立在自住和自有经济实力基础上的房价上涨,我认为是正常的上涨,但一系列的金融数据表明,这一轮上涨很多是建立在债务基础之上的,很多是建立在杠杆之上的,很多是建立在投机炒作之上的,如果真有那么多刚需,那些开发商和房产中介用得着不惜冒着违法和刑拘危险,使用各种造谣方式,怂恿大家进入吗?

各种房抵贷、首付贷、CDS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层出不穷,就意味着这是盛宴和舞会的最后阶段。

【延伸】本轮房价上涨本质:掩护30万亿地方债转移

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就是两朵中国特色的奇葩,其中绑架了太多的利益关系和政治因素,其走势是畸形的。

很多预言房价要暴跌的经济专家,面对节节攀升的楼市,都成了炮灰和先烈,比如中国社科院的易宪容,五六年前,就通过晚上观察居民区的亮灯率来判断中国楼市过剩,预言房价要大跌,结果现在都被骂得不敢出来说话了。

像易宪容这样的经济学家,自己在京城有别墅还出来预警楼市泡沫的,算是有点良知,最可恨的是那些说假话的经济学家,比如瑞信某姓陶的首席经济分析师,面对中国经济不断下行的现状,竟然不言不惭地说是因为中国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这是典型的为了取悦主政者而说假话了。面对一个一半以上人口是农民,城镇化率只有50%多,经济增长只能靠盖楼来拉动的经济体,这是“后工业化时代”?不能因为其他工业生产和出口企业都断崖式下跌了,都死得差不多了,留下一点居民消费、网络购物和服务业,比重被动地超过了50%,就说转型成功了,就说我们是“后工业社会了”,这是自欺欺人。做经济学家预测错了没关系,但不能厚着脸皮说假话。

继续回到楼市这个话题上。尽管很多唱空楼市的专家都不敢出来说话了,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房子经过这么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确实过剩了,现在不管媒体还是官方,习惯用7亿平米来概括当下的楼市存货,但按照北师大教授钟伟的测算,这严重低估了楼市的库存,因为这7亿平米仅是待售面积,如果再加上商品房之外的保障房,公用建筑和单位自建等,那么面积可能超过80亿平米,仅商品房在建和待售就超过50亿平米。

按照2015年全国销售面积10亿多平米算,这些库存要5-7年才能消化掉。

既然房产库存这么庞大,中央政府也在不断强调房产去库存,那为何房价一直降不下来呢?学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应该还记得有这么一个场景,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时,资本家宁可把牛奶倒进水沟,也不让那些穷人喝到便宜和免费的牛奶,这是资本家的本性决定的。中国的地产商比资本主义的资本家更加“为富不仁”,反正钱是银行的,地是抵押的,盖房的钱是欠着民工的,要死一起死,反正就是捂着不降价。

买房者不买,卖房者不降 ,房产销量持续低迷,房价居高不小,这样的僵持状态大概持续了2014-2015年的2年,库存去不了,土地卖不掉,这时,政府着急了,必须出大招,一方面让让房价稳中有升,一方面刺激买房者要赶紧动手买房,于是有了2016年年初的首付比例下降,税费下降,央妈放水等措施。于是我们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房价的爆发式上涨。

当然,这些都是表象,表象背后的决策逻辑是什么?我们必须搞清楚才不至于雾里看花。笔者从经济常识和决策者的逻辑来判断这轮房价上涨的本质。在中国,任何一个大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背后,都有老大哥的身影,都会体现老大哥的意图和意志,相对市场,老大哥掌握的资源动员能力实在太多太丰富了。2015年的那轮5000点的牛市,就是因为老大哥想借助资本市场,拉升资产价格,以达到振兴实体经济和拉动GDP的目的,但结果失败了。这也说明一个道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老大哥的资源动员能力很强大,但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成的。

老大哥为何要在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的这个时候发动这轮房价上涨呢?说到底还是因为整个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的风险马上要爆发了。经济方面,PPI连续经历48个月的断崖式下跌;占GDP三分之一的外贸出口基本没有了,甚至成了负数;大部分制造业工厂都关闭,钢铁、化工、水泥等重化工业基本全军覆灭;消费在勉强地支撑着,但这只是人们维持基本的生存所必需,随着经济的下滑,消费早晚也会下跌的。

经济方面的下滑必然传导到金融系统,而金融系统的最大危机,不在股市,不在居民住房贷款,也不在企业贷款,而在地方政府债务。根据中国社科院的数据和估算,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概是30万亿左右,这还只是审计数据,而不是财务意义上的数据,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只有天知道。这是一个黑洞,也是一颗定时炸弹,一旦处理不当,真有可能爆发系统性风险。除了政府信誉受损之外,整个银行系统都可能崩溃。

而且,这些地方债务90%以上是以政府财政收入信用,或以相应资产收益作为担保或抵押的形式存在,融资对象是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机构。融资渠道包括融资平台贷款、信托融资、城投债等。在平台贷监管收紧后,一些地方变相融资的行为愈演愈烈,不少地方通过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垫资施工等方式变相融资。

如何化解这些风险呢?当时决策者有几种设想,一种是央行直接出钱购买地方政府的债务,印钞票给银行。毫无疑问,这就是赤裸裸的量化宽松,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第二种方案是地方政府和银行商量,债务延期。但延期并不利于债务总量的控制,也许债务会越滚越大,这个方案也被否决;第三种方案就是债务置换,发新债,还旧债,但是时限拉长,利息降低。

现在走的就是第三种方案,2015年的债务置换还比较顺利,一些银行因为第一次跟地方政府过招,都比较听话。但随着债务置换规模越来越大,银行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也进一步升级。财政部要求2016年地方债置换与新增规模将达到6万亿,三季度前完成置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提前置换,可以全部置换。一些地方听到这个消息可乐了,赶紧把以前五花八门的债务都拿来置换。

但银行也不是傻瓜啊,很多都是上市公司,它们也有利润和绩效考核啊。这时,银行反应过来了,你地方政府这是得寸进尺啊,你违约在先,还不了债务,现在还出个主意要换成利息更低,期限更长的政府债,而且逐渐置换还不行,要求超额提前置换,那我银行肯定不干啊。于是,很多银行在跟地方政府博弈过程中,协商说,你不要置换了,还是给你延期吧,利息还是按照原来的。通过条款设计,恩威并用,让地方政府选择延期而非置换,银行其实想走的是第二种方案。

眼看房地产不行了,土地卖不出去了,财政税收逐年下滑,债务成本越来越高,银行又不想债务置换了,这时,地方政府快扛不住了,再僵持下去也不行啊。要知道,95%的省会直辖市是靠土地偿地方债的,一大半的债务要靠土地财政来偿还。为了让债务置换顺利推进,为了让整个风险地雷不被引爆,有高人出了一计:货币放水,拉高或稳定资产价格,营造债务置换的宽松环境。

接下来就是我们看到的,1月新增贷款2.51万亿,创历史新高,大部分进入地产和投资领域;紧接着房贷首付比例下降,交易税费下降;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一线城市房价大涨。

降低首付其实就相当于增加杠杆,为什么在宏观层面降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的形势下,要让房地产提高杠杆呢?从周小川在G20上海财长会议上支持房产贷款提高杠杆的表态中,你听出了其言外之意吗?

在整个银行贷款中,房贷是最优质的资产,坏账率最低,这说明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守信用的,他们宁可省吃俭用,整天吃方便面,都不愿意拖欠银行的欠款。操盘者想来想去,只有这块可以用来提高一下杠杆了,于是就各种救市措施纷纷出台。

但我们应该看明白,这次救市,救的不是房地产,而是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的30万亿债务,是政府的信誉和中国整个金融系统。只有房产价格上升了,其他资产价格也跟着上升或保持稳定,抵押品的估价也上升了,政府的土地好卖了,财政税收也上升了,跟银行的议价能力就上升了,债务置换也就顺利了。

很多地方政府的身家性命,都取决于房地产价格,房价一旦下跌,意味着土地价格和其他资产价格也一并下跌,土地卖不出去,抵押品价格下跌,这会导致政府信用违约,银行逼债。接下来的后果大家可以想象,地方政府一旦违约,将纷纷成为被告,信用扫地,这一现象政府愿意看到吗?

有个段子很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经济的这种尴尬:过去24个月里,我们把美利坚曾经奏效的救世良方挨个体验了一遍:1: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刺激需求;2:马歇尔计划的一带一路;3:克林顿的互联网加万众创新;4: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5:里根的供给侧改革,哦还有熔断制;最后又回到我们熟悉而且的房地产拉动经济上……

只不过,老大哥的这一如意算盘,被市场充分利用了,一些房地产中介不惜做起了房产做市商的事情,搭建金融平台,勾结一些企业,通过拉高房价向银行骗取低息贷款,以缓解资金压力,你政府敢放3倍的杠杆,我就敢放到5倍、10倍,结果是促使房价迅速拉高。这一结果显然是老大哥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任何疯牛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断崖式下跌,中国经济能承受得了吗??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