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如果崩盘 危害有多大?

中国房地产如果崩盘 危害有多大?
2016年09月29日 20:53 星火记者联盟

首富王健林9月28日接受了美国CNN的专访,主要谈及了万达集团收购美国电影公司的野心,同时也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据综合媒体报道称,王健林表示,中国房地产目前的市场泡沫是历史上最大的泡沫。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房价持续上涨,而数千个小城市的房价却在下跌,空置率很高。

“面对现在的问题,我想不出什么办法,政府已经出台了各种措施,包括限购限贷,但效果不明显。”王健林表示,“如果去杠杆速度太快,对经济非常不利。所以,必须等经济开始反弹,才能逐渐地去杠杆,去债务。”尽管如此,王健林表示,他并不担心(中国经济)会发生“硬着陆”。

地产泡沫破灭产生的破坏力,成社会各方关注话题

业内权威则持有不同观点,通证券姜超、顾潇啸研究报告认为,地产泡沫破灭后,私人住宅投资将暴跌。从影响程度看,耐用品消费大于非耐用品,商品消费受影响大于服务。而消费下滑的原因在于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以及资产负债表恶化,居民财富严重缩水。

以美国为例,04年到06年美国密集加息导致债券等信贷工具同比大幅降低,金融资产此间缩水严重,而随着06年开始地产泡沫破灭,占据非金融资产主要部分的房地产价值降低了15%,同时股票价值大幅波动,金融资产08年同比减少13%。财富效应制约了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者信贷增速08 年下滑至1.3%,09年更是降到-3.4%。

就业低迷,经济通缩。具体来看,非周期性行业状况好于周期行业。居民、企业预期悲观,通缩成为后泡沫时期经济绕不开的特征。此外,违约攀升,银行危机。房价下跌、经济转差,导致银行资产负债表恶化,利润大幅跳水,倒闭潮出现。

如美国06-10年倒闭及救援银行数量分别为0、3、30、148、157;而整个90 年代日本银行业效率低下,盈利能力迟迟不能恢复。为降低风险,银行选择惜贷,进一步压制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形成恶性循环。

分析报告指出,房地产直接和间接创造了中国近30%的需求。房地产(服务业)和建筑业(剔除土木工程建设)每增加100元GDP,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其它行业创造139元的需求,以此测算得出,房地产和建筑业创造的经济需求占GDP的27%。2016上半年6.7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有33%、即2.2个百分点是由房地产和建筑业拉动的。经济对地产依赖程度非常大。

但由于地产大周期已过,风险较大。从其它国家的发展经验看,人口结构周期决定了地产周期。从2000-2030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变化来看,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16年以来地产市场再次火爆,其中有货币和非理性因素。考虑到经济对地产的依赖性,必须对地产泡沫加强警惕。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