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跌爆6.7里程碑 北京打响金融保卫战

人民币跌爆6.7里程碑 北京打响金融保卫战
2016年10月11日 09:26 星火记者联盟

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入篮,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里程碑式一步。然而,就在节后首个交易日,人民币表现却不乐观。10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7008,创6年以来新低。

业内乐观观点认为,人民币中间价下调主要由于英镑等货币对美元剧烈波动,带动美元指数明显走强。人民币中间价报价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对美元自然走弱,另外,随着人民币入篮成功,央行会更多让市场力量决定汇率走势,所以,人民币双向波动符合市场预期。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加息概率提升,以及中国外储下降,是人民币汇率走低重要原因。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与美联储预期的经济状况非常一致,年底加息概率升至70%。同时,中国9月外储报31663.8亿美元,创2011年5月以来新低,导致市场悲观预期浓烈。如何抑制资本集中外流,防止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是政府和央行往下必须应对的问题。

从宏观战略层面看,政府希望汇率贬值,通过提振出口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但必须考虑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广义货币M2接近150万亿,是美国1.8倍,与经济总量相比,实际汇率存在明显高估,从理论层面看需要释放贬值压力。

10月10日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失守6.7重要关口

然而,中国是一个大型经济体,如果人民币持续贬值,很可能引发新兴市场跟进,爆发以邻为壑的汇率战。更重要的,在中国庞大外储中,短期套利资本,以及银行企业外债,占相当比例,如果诱发恐慌预期,企业集中挤兑偿债,叠加资本外流,将对人民币汇率构成压力。因此,采取小幅间歇性贬值策略,成为央行非常时期下的现实选择。

十一黄金周期间,政府史无前例的密集型调整,让火爆楼市骤然变冷。深入看,这依然可以归结于维系金融稳定层面上。的确,逆势飙涨的房价,符合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投资者共同利益,但一切以实体经济失血,尤其资本持续外流为代价。外汇储备是中国最宝贵的资产,关系到经济的命脉,也是抵御金融风险的最后屏障。在资产泡沫与金融安全之间,政府最终做出清晰的抉择。

目前,市场各方再现“池子”论点。有分析认为,随着资产荒持续,股市将取代楼市,成为市场资本重新垂青的对象。同时,各大媒体也纷纷放出利好消息,以提振股市信心。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疲软环境下,推动新一轮股市繁荣前提条件是,首先需要解决3000点上方大量的套牢盘,同时采取货币宽松政策,并且需要外部稳定金融环境配合。目前环境下,这些条件是相当苛刻的。鉴于此,将社会资本驱赶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为一二线城市房价降温,防止出现高位崩塌,是此轮楼市调控关键着力点。

国务院会议日前传达的决策层重要批示,清晰说明这一点,对于此轮楼市调控,习总的批示是,“房地产去库存问题,要区别对待,一市一策,一二线城市要防泡沫,三四线城市要同城镇化进程相结合”;李总则提出,“一线城市要控制住,二线城市要稳定住,三四线城市要活起来”。

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库存消化时间为13.5个月,其中,江阴、东营、湛江等城市库存消化时间在20个月以上。据统计,中国现有66.72亿平米住房库存,占用资金规模为40万亿,其中三分之二为银行债务,对商业银行威胁非常大。中国决策层之所以屡屡强调去库存,根源正在于此。

事实上,无论重启A股“池子”功能,还是推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一切取决于实体经济的提振。否则,很难阻止资本外流步伐。经济发展质量,产业核心竞争力,是一国汇率长期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合理的产业布局、稳健的货币政策,可持续的财政政策,以及创新型社会文化构架,从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这无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首先需要转变发展路径,让经济重新回到国退民进的轨道上来。政府作何抉择,对于我国目前来说已时不我待。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