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来袭!楼市调控新政加码!楼市拐点真的来了?

重磅来袭!楼市调控新政加码!楼市拐点真的来了?
2016年11月06日 13:33 星火记者联盟

来源:金融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短短一个月,

北京住宅成交下降超30%,

深圳一手房均价下跌6000元,

苏州、南京日均成交量已腰斩...

然后——

开发商开始转让地王了!

房企开始增收不增利了!

最新数据——

房企三季度净利润率首次跌破8%!

然而,“飓风”还在路上...

上海放绝招!“假离婚”骗贷的要查水表了...

11月3日,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了《关于切实落实上海市房地产调控精神促进房地产金融市场有序运行的决议》(下简称“决议”)。“决议”强调,加强对首付资金来源、借款人及其配偶收入证明真实性的审核,审慎评估借款人家庭偿债能力,严禁变相规避调控政策和住房信贷管理规定。

通俗点来说...

针对此前多地出现过的夫妻靠“假离婚”规避限贷的行为,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的升级版贷审”做法是侧面对“离婚家庭”进行诸如水、电、煤、电话、宽带等公用事业出账信息的调查,观察账单情况是否发生异动;从申请人住所的小区物业、居委、邻居那里进行侧面求证,观察“离婚”的夫妇是否还居住在一起、感情是否融洽等,以此判断这对夫妻是否有“假离婚”可能。

继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出手之后,保监会也开始“调控楼市”了!

11月4日,一个大消息再袭楼市:继央行、证监会、银监会出手之后,保监会也开始“调控楼市”了!

《上海证券报》称:保监会向各保险集团、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下发《关于开展不动产投资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自查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类保险机构应当就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开展自查,旨在规范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行为,防范投资运作风险。

根据报道,这份文件的看点主要有三个:

1、保险机构投资不动产,应当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原则,避免参与短期炒作,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包括一级土地开发),不得向不动产投资项目提供无担保债权融资,不得投资设立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投资未上市房地产企业股权(项目公司除外)。保险机构以债权、股权、物权方式投资的不动产,其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不得低于15年。

2、保险机构应当按照监管规定和内控要求,规范完善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的决策程序和授权机制,建立规范有效的业务流程和风控机制。并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全面防范和管理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的投资风险。

3、保险机构应当全面自查投资的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投资情况,并于11月15日前,按规定格式将自查报告和自查情况表报送保监会。其中,保险机构投资的不动产及基础资产为不动产的金融产品中,涉及商业住宅的,应当在报告中进行单项说明。

此次文件,将影响到保险业里2到3万亿“与楼市有关联”的资金,或将导致相当规模的资金撤离楼市。

"最严"房企检查!万科万达华润都在其中!

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近年来最严检查风暴,万科、绿地、万达等大型房企纷纷现身违规名单。

检查内容包括销售误导、炒作、捂盘惜售、暗中加价、捆绑搭售等违规行为,轻则公开通报、处罚,列入各地失信黑名单,重则追究刑事责任。

既然北、上、广、深、苏州、南京都不行,那就去香港!

11月2日,来自海南的“海航集团”,以每平米14.53万港元的“楼面地价”,在香港拍出了新地王。

这块土地位于香港九龙启德(香港老机场),面积只有1.1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期50年,最多可以建设6.08万平方米的住宅。海航集团旗下的“香港海岛建设地产有限公司”最终以88.37亿港元,击败了其他近20家竞争对手。

然后,香港也坐不住了。而且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力道十足。

要论狠,中国我只服这个城市!真正的房地产调控,是这样做的!

忍无可忍,香港出重拳!

11月4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向买入第二套住房的香港永久居民统一征收15%税印花税,11月5日起生效!不拥有物业的香港永久居民可获得豁免按新税率征收,而先买后卖、“以一换一”的换楼香港居民将可继续享受原有的退税安排。

同时,根据2012年10月香港对非本地永久居民购房设置15%“买家印花税”,所以11月5日之后内地客去香港买房,税率为15%买家印花税+15%印花税=30%税率!

可怕!买1000万房子交400万税!

假如内地居民老王,准备到香港购买一套1000万元港币住宅,那么在今天之前,他的纳税情况是这样的:

1、从价印花税

2016年11月5日之前的“从价印花税率”(第一税率标准),见下面表格:

根据表格,老王适用的税率是7.5%,需要交纳1000×7.5%=75万港元的税。(注解:香港人购买首套住宅,可以按照“第二标准”减免一些税点)

需要说明的是,香港的三种印花税征收,是按照“物业交易的价格”或者“物业市值”中较高的为准,严格按照税率计算的。不像内地城市,使用了评估价,而评估价一般只有市场价的一半到70%左右。

2、买家印花税

从2012年10月以后,香港开征“买家印花税”,税率为15%,非香港户籍居民在香港买房是无法豁免的。所以老王还要再交纳1000×15%=150万港元的税。

3、额外印花税

从2012年10月以后,香港在房屋出售环节开征了“额外印花税”,如果一套房子在上一次换手3年内再次转让,则需要交纳“额外印花税”(类似我们此前的营业税,或者现在的增值税),税率如下:

1、如果物业持有期为6个月或者以内,税率为20%;

2、如果物业持有期超过6个月,但在12个月或以内,税率为15%;

3、如果物业持有期超过12个月,但在36个月或以内,税率为10%。

如果老王买的房子,卖家持有期才两年,则还有10%的税,也就是100万港元。如果卖家坚持1000万实收,则老王需要替他支付100万的额外印花税。

这样,老王买下1000万港元的房子,但实际支付的税款达到了325万元。

好了,现在香港政府宣布加税。此次加税其实只调整了“从价印花税”,把“外地人在香港买商品住宅”和“香港人购买第二套商品住宅”适用的那个“从价印花税(第一标准)”的税率表格废除了,统一为简单税率:统统地15%。

所以,老王的第一项税款,就从75万元增加到150万元。总税款从325万元,变成了400万元。

1000万的房子,缴纳400万的税!而这仅仅是交易阶段的主要税费。

即便是买“上家”持有超过3年的住宅,因为豁免了“额外印花税”,买方也要缴纳300万的税,也就是税率最低30%(提别提醒:印花税不是交易税费的全部),可见香港打击炒楼的力度之大。

相比之下,内地热点城市限购、限贷以及加税的调控措施,可谓弱爆了。比如在一线城市买房,实际税率可能连香港的四分之一都没有。

香港政府之所以敢于“辣手摧花”式的调控楼市,有三大原因:

第一,香港楼市在2012年10月出台“双辣招”措施之后,加上经济不景气,楼市调整了4年。到了今年第二季度之后,香港楼市成交全面回暖,房价、地价全面上涨,如果不加调控,房价可能再度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此次出手,是在“海航集团”旗下公司在香港启德地块拍出新地王两天之后,可以说反应非常及时,值得内地城市学习。

第二,香港楼市面临空前的危局,如果不出重手,可能失控。这个危局是:1,内地资产荒,大量资金在寻找机会;2,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很多资金希望外流避险。而香港的股市、楼市,是内地资金最方便的去处。但以香港之小,如何能承受内地资金之巨!

有统计显示,二季度香港新房销售中25%被内地客买走,到了三季度这个比例更高。

第三,香港受欧美民粹主义思潮影响,中下阶层对高房价比较敏感、反感,及时出手调控房价,可以稳定香港社会。

如果香港房价继续上涨,会有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

香港特区政府出手,内地炒房客怕了吗?

“金九”戛然而止,“银十”也被泼了冷水。这是不是意味着,楼市拐点真的到了。

楼市拐点真的来了?

有专家预言,今年的上涨,也许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最后一次惊艳上涨。还没有出手买房的,可以暂时先观望,因为从任何一个层面而言,再次出现暴涨的概率已经很低,不要去赌自己的运气。未来一段时间,政策收紧之后的热点城市,楼市降温大势定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不要与大势作对。

而与此同时,另一种担忧却随之而起:楼市在中国实体经济上半年复苏乏力的情况下,托起了前9个月GDP增长的8%,楼市拐点会否让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出现急刹车?

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调控不是打压房地产,恰恰是为了保护房地产,为了避免去年股市的惨剧上演,紧急降温不是不爱,而是真爱。政府对房地产的感情没有变。”

只是政府及市场已经察觉,如此疯狂的上涨不可能长期持续。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说,“房地产调控对经济的影响不能夸大。”调控的目标恰恰就是为了降低经济风险。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