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傻傻等待,却发现房产税也是个白眼狼!

你傻傻等待,却发现房产税也是个白眼狼!
2016年11月06日 13:44 星火记者联盟

十几年来,中国一直有一个怪相。

每每谈到高房价问题,

总有各路专家建议政府开征房产税。

然后多方误导下,

老百姓也把抑制房价的希望寄托在房产税的出台上。

却不知房产税也是个坑货,还是个白眼狼!

坑1:房产税是个难产儿

昨天,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多时的房产税又有新消息了。

中国财政科学院的院长发言称,全国人大正在针对房地产税进行立法,至于什么时间,那当然就取决于全国人大立法的进程。

再联系之前,国务院关于“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的消息:税务总局预计,2018年就可以实现与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于是瞬间,很多人就直接“炸”了。

因为之前说房产税不易开征,难就难在信息打通,现在能通了。全国统一联网,每个人拥有的房地产产权数量、布局等具体情况都将“无处遁形”,房产税的“靴子”是不是终于要落地了?

伪砖家倒不这么觉得。如果从2003年提出的物业税开始,房产税其实已经难产13年了。期间经历了征不征、怎么征、征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和争议。迄今为止,我们在房产税的很多问题上根本就没有达成共识,没有在制度和配套的层面做好准备。

不说别的,仅仅就房产税这个名字来说,之前叫物业税,后来叫房产税,再后来又叫房地产税,名字换来换去。而就连房产税和房地产税的区别,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说法。一个到现在为止,在名称上都没有达成共识的东西,怎么可能很快出台,这不是开玩笑吗?

而且房地产税的起草,实际上是对现行税制以及有关收费体系的再设计,因为围绕房地产的税收有很多,还有附加在土地上的各种各样数不清名目的一些费用,都和房地产税有关。牵一发而全身,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困难的过程,没有那么容易理清楚。

目前来看,征收房产税的条件完全不具备,房产税2016完成立法、2017年出台几乎没有可能。看来,房产税想要出生,估计还得在母体折腾一段时间。

坑2:房产税就是个忽悠

房产税无法抑制房价疯涨,这听起来像个笑话,却是现实。

有些人把房产税意淫成楼市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好像这玩意儿一下就能要了房地产的命。而在各种专家、流言的忽悠下,很多人也开始迷信房产税对于楼市的威力。

很多持有房产的人一听到房产税的风声,就担惊受怕、心神不宁,心心念念就怕明天房产税开征了,然后房价暴跌,楼市崩盘,开发商跑路,银行倒闭,房子竟然成了负资产。而那些没有房产的人就会暗自窃喜,伸长了脖子,坐等着房价暴跌到他们觉得满意的价格。

但其实这没什么好幻想的。早在2011年的时候,房产税改革就已经在上海和重庆两个城市试点实施。结果我们现在也看到了,房产税并没有表现出预期般的降低房价的效果。2011年以来,重庆、上海的房价并没有下跌的现象,上海地区的房价甚至一路飞奔。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房地产税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持有多套房,但绝对谈不上什么打压房价的利器。

从本质上来说,房产税能否抑制房价,主要在于房产税是否可以改变市场预期和供需的关系。当房价严重脱离居民消费能力,投资换手率高、投机获利盘巨大的市场环境里,房产税会增加持有成本,促使投资者抛售房产,同时弱化改善性和投资性需求,从而导致房价下跌。

但是在人口持续流入、经济和产业发展前景好的城市,市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房产税会被转嫁给需求方,推高房价和房租,而不是抑制房价上涨。

那么,我们现在是属于哪种情况呢?三四线城市不需要限购限贷,不需要房产税,因为房价本身很难上涨。而一二线城市你越限购限贷房价反而涨得更疯,你终于要用上房产税这招了,结果成本转移到普通接盘的刚需身上了。

很讽刺,等了那么久的房产税,结果并没有多少卵用!

坑3:房产税还是个白眼狼

原来等的竟是个白眼狼。

其实,古今中外,房产税的出台从来不是为了抑制房价,而是为了财政创收。就美国来说,征收财产税,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房产税,这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税种以及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比如新泽西州的泽西市,在2005年房产税就已经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96%。

换句话说,美国地方政府虽然没有惊人的土地出让金,但是收取房产税,而这也曾被美国人列为“最不受欢迎”的税收。但是在我们中国,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居然希望政府在自己身上多征税,这样的“觉悟”的确感人!

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改革不是要简单地开征房产税,而是对建设、交易、保有环节税赋进行重新调整,相应减少交易环节税负,然后转移到保有环节上来。这是在给房产税替代土地出让收入创造条件。

今年地王频出,一二线城市的地方政府卖地发大财。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开始到现在,全国一二线城市总土地出让金已经高达1.34万亿元,平均楼面溢价61.41%。但是盛况之下,隐患已经出现。

随着城镇化不断提升,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的城市规模和边界不断扩大,城市新增规划用地将不断减少,目前一线城市已经步入存量房时代。

以北京为例,2016年7月北京房屋总成交2.9万套,其中,新房成交0.7万套,但是二手房成交2.2万套。而核心二线城市也有迈入存量房时代的趋势。最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是持久战,房地产开发现金流为王,去化困境下开发商拿地和新开工意愿不足,而政府也会有意限制住宅用地出让。

无论是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房地产新拿地、新开工总量均会减少。可以预见,未来,随着重点二线城市逐步进入存量房市场,土地财政也将减少,届时全国土地出让金下滑难以避免。

但是要知道,土地出让金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比例超过40%,如果这方面收入下降了,地方政府一定会去寻找新增的财源。否则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困难,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将会更加紧迫。因此,从大趋势上看,保有环节的房产税最终会逐步替代开发建设环节的税收和土地出让金。

目前,我国的房产税由于征税基数比较窄,对占总量80%以上的个人住宅免征,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很低。2011年试点以后,上海房产税税收收入在总税收中的占比并未增加,也就在2.5%左右,而在地方政府卖地赚钱发大财的背景下,根本没有多大的动力去盯着房产税。

但是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地方政府的支出不会减少,等哪天将来地卖不出去了,土地出让金减少了,房产税会让你知道什么才叫做白眼狼。而那一天,也许就是很多人一直在等的房产税到来的那一天。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