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大绞杀 新兴经济体的最后救赎

美元大绞杀 新兴经济体的最后救赎
2016年11月08日 10:16 星火记者联盟

11月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7725,贬值211个基点。市场分析认为,上周人民币汇率走高主要受美元指数下滑影响,随着FBI宣布不针对希拉里违法问题提出指控,美元指数重新走高,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

美国总统大选已到最后时刻,11月6日,美国广播公司与华盛顿邮报民调表明,在全美范围内,希拉里以48%对43%的支持率领先,但特朗普在5个战场州以48%对45%的支持率领先,“战场”仍呈胶着状态,谁胜谁负,牵动着全球很多人的神经。

无论如何,这场大选对美国影响深远,即使希拉里赢得大选,由于邮件门事件,她的政治影响力也将大打折扣,以特朗普为首的保守势力崛起,将对希拉里民主党形成空前掣肘。如果特朗普获胜,美国社会将经历一轮动态式调整,全球经贸规则也将转变,一场“超强风暴”或将在全球范围内上演。

过去全球化时期,也是新兴国家美好的搭便车时代,凭借资源禀赋、人口红利,结合美联储货币宽松支撑下全球资本套利,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逐渐缩短,中国经济更是取得迅猛发展,快速积累起的庞大外储令世界惊叹。

然而,这种外生性发展模式无法恒久持续,一国经济长期稳健发展取决于效率的提升,归根结底作用在人的基础上,哪个国家注重知识人的培养,建立以知识人为依托的产业架构,同时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为市场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哪个国家就能自由翱翔,在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始终遵循既定路线,倘若全球经济环境逆转,将面临重归起点的尴尬处境,俄罗斯、委内瑞拉、埃及等国目前情形,给人们上了生动一课。

无论罗马帝国的衰落,还是前苏联的解体,与货币贬值密不可分。为了维系统治精英既得利益,均最终走上无锚印钞的不归路,剧烈的通货膨胀,让经济发展陷入停滞,从而引发社会动荡。这也是美国极力避免的结果。

稀缺是货币属性之一,正是由于货币的相对匮乏,才推动企业不遗余力讨好消费者,来争夺货币这一选票。如果货币泛滥成灾,将严重打击企业生产创新热情,并对经济发展构成利空。

美国统治精英自然深知这个道理,这也是其致力于科技创新,对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保持高度警惕重要因素,在他们看来,如果放任货币贬值,纵容金融泡沫,不仅掏空企业创新灵魂,而且将破坏美元信誉,最终被他国货币取代,这是无论如何难以承受的结果。

正因如此,无论希拉里还是特朗普上台,美联储均要朝紧缩道路回归,泛滥的美元时代将宣告终结,这将对所有国家货币汇率构成考验。知名经济学家如松曾认为,随着强势美元周期开启,很多新兴国家货币可能将进入博物馆,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国家以美元为锚发行自己货币,当美元流动性匮乏,结合全球产能过剩,以及廉价出口乏力,开动印钞机将成为最后手段,除非与美国一道收紧货币,加强财政纪律,通过系统改革让经济迈向创新道路上来。

这也是中国经济绕不开的坎,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归根结底,在于结构调整乏力,投资回报率降低,让企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长期以来,凯恩斯的三驾马车被奉为“圣经”,成为指导经济发展的主流思想,当外部需求疲软时,则反复在投资和消费上做文章,政府的刺激从中发挥无与伦比的作用。事实上,企业和个人构成经济核心载体,消费者需求偏好千变万化,只有企业家凭借发现、生产和创新职能,才能满足这一点。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曾提出,供给创造需求。如果说需求是社会生产起始点,那么企业家通过观察、思考,来挖掘和创造消费需求,扩展利润空间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生产效率提升。乔布斯缔的苹果、比尔盖茨的微软,均是以知识和科技为依托,从无中创造出来的成果,单凭政府刺激不可能产生。从这一点来说,让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真正载体,是中国经济重启繁荣的不二路径,也是人民币稳定的核心支撑。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