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亿商机只存在梦中,“三权分置”无关农民致富

百万亿商机只存在梦中,“三权分置”无关农民致富
2016年11月08日 13:00 星火记者联盟

自9月30日中办、国办下发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善意见,提出“加快放活经营权”,有关农村土地百万亿商机的讨论随之热烈起来。在很多人看来,农村土地市场无异于另一个房地产市场。但,这样的市场只存在于梦中,实际上并没有这样一个市场。

进一步说,放活经营权是时代必然,但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经营权放活更意在粮食生产与粮食生产者队伍的稳定,经营权放活后的稳定是根本,若不慎重考虑相应约束条件而放任自流,其也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它更会威胁到13亿人的饭碗。

无关百万亿商机

之所以无关百万亿商机,由其性质和市场规律决定。

从性质上来讲,文件中“三权分置”所指土地,并非所有农村土地,而是农村“三块地”中的承包地,它自建国后土地改革分田到户,登记时的耕地而来,换句话说,它是农村中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土地,也可理解为18亿亩红线的耕地。而除了承包地,农村其余“两块地”则属于非耕地部分,由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构成。

从建国后耕地的历史演变来看,先有耕地,后才有“三权分置”,而非相反的理解。

农民先是在土改中分得了土地,很快就到了1953合作社时期,又以耕地等生产资料入股,成立初级社,至1956年高级社,绝大多数农民的土地入股,耕地集体所有权从此而来,再至上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改革,集体土地包产到户,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出现。

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的分离,最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上海郊区即已有之,农民进城打工,将承包地的经营权自发或通过村委会流转给外地农民种植,再到2000年之后,城镇化大发展,西部农民往东部跑,东部农民往城里跑成为趋势,经营权流转开始普遍发生,只是此时至今的流转,更多呈现出无序特征。

从上述过程来看,所谓“三权分置”从耕地产权演化而来,其实是基于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分离的理论概括,既然是从耕地而来,它的基本功能,就是种植粮食。单从粮食产出来讲,一个基本常识在于,一亩地产出有限,有着一个亩产量的“天花板”。

笔者和一位全国十佳农民算过一笔账,以种植一亩粳稻为例,亩产1500斤已属较高水平产出,按照今年155元/50公斤的粳稻最低收购价计算,一亩地收入2325元,再刨去农药、化肥、地租、人力等成本,其中的净利润差不多只有100元~300元左右,以18亿亩为基数来算,其产值最多也才5400亿,若再加上国家种粮补贴等,每亩净利润可以到900元左右,产值也只有1.6万亿,距离百万亿还有很长的距离。注意,这是“天花板”数据,只会高不会低,也很难会比这个更高了,除非粮价暴涨60多倍,那13亿的人将会连饭都会吃不起。

也有人说,可以通过耕地买卖来获利,这才是商机,在现实中,就是粮田被层层转包,一层价格比一层贵,这在现实中也早已有之,笔者曾听说有稻田,中间竟然被层层转包了四次,租地的人不断涌入,地租不断高企,东部有些耕地的转包价甚至超过了2000元/亩,都快赶上一亩稻谷的所有收入了,再刨去其他成本,利润在哪里呢?又有谁会种粮食呢?种了粮食又要卖多少钱才能盈利?对于城市中的多数人,又能否买得起呢?

饭都吃不起与经营权无序流转

肯定会有人说,为什么耕地一定要种粮食?完全可以种经济价值更高的作物或者反季节水果,进口粮食比国内的还便宜,靠进口就行了。但如果真的这样做,那不等我国粮价暴涨60多倍,我们就已经吃不起饭了。

去年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纲领性文件还没出来之前的7月,时任中农办主任的陈锡文在部分省市深化农村改革座谈会上说,三大谷物全世界正常出口的就是2.5亿吨左右,中国自己生产的,2014年是5.7亿吨,比它一倍还多,“全球三大谷物都买回来还不够吃半年。”

陈锡文说,去年粮食总需求缺口约有2000万吨。原因也不外乎其他,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了,不种地进城的人多了,吃粮食也要吃肉,肉都要喂粮食,机器也要吃粮食生产能源,粮食需求量也在增加,这意味着,未来如果国内粮食产量的增幅,不能补上这个缺口,进口会继续增加。

了解国际大宗商品特点的人应该知道,过去世界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与中国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粮食也一样,中国进口粮食数量也一直在增加,而一旦中国无法稳定粮食生产,对海外需求持续扩大,迟早会推动国际粮价持续走高,那么,13亿人的生活成本都会上升,那不是吃不起饭还能是什么?

而在粮食亩产“天花板”的前提下,从个体行为上来说,种粮食的单位亩产回报的确是太低了。联产承包时,东部农村每口人也不过一两亩地,就算粮价翻倍,一个四口之家,获得的收入也不过七八千元,打工也就一两个月的事情,这是农民进城的原因。

要吸引人种粮,那就要经营者的收入高于在城市打工收入,并且可以持续,亩产很难再有提高,粮食一味涨价的路也走不通,它只有依靠经营权流转,并通过机器对人力替代,不断扩大经营面积来解决。这是放活经营权的历史意义所在,为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铺路。

但放活经营权是不够的,如粮田层层转包导致地租高企,种粮无利可言外,无序流转还有更多的表现,它们都是种粮的威胁。反过来说,粮食生产不能保证,守着18亿亩耕地红线又如何?

除了层层转包,地租高企外,笔者观察到的无序流转有如下几种情况:

其一:上世纪90年代,虽然粮价较低,但地租与人力成本也较低,通过经营权流转规模种植粮食尚有利润,虽比不上进城打工,但比在自己家乡强多了,这是外地农民种粮的驱动力。其后,粮价上涨,同时经营权无序流转又导致地租、人力成本上升,种植粮食不赚钱,这时候,原本的耕地开始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只见水稻田挖成了鱼塘,要么变成了葡萄园、西瓜地,为了追求产量,还进行掠夺式种植,滥用化肥和农药对地力造成长久破坏。近几年,全国水果种植面积增加,市场频繁遭遇“熊市”就是明证。

其二:种粮大户流转动辄万亩土地,进行雇工经营,但承包权在农民手中,通过农民和种粮大户直接发生交易,农民考虑到地租变化,一山望着那山高,不仅租期短而不稳定,土地流转成本也不断上升,加上雇工经营带来的人力成本攀升,种粮还是不赚钱,在现实中,就是很多地方种粮大户的毁约弃耕。

其三:城里人到农村包地种植,自己干不了农活一样要通过雇工来完成,种植的作物也是五花八门,辛辛苦苦种出来打着“情怀”“有机”等旗号,通过电商高价来卖,物流成本继续吞噬微薄的利润,忙活一年自己不赚钱不说,种的地甚至农村人也看不过去了。

其四:商人流转土地种植与套利。一些人不知道水深浅,大成本投入进去,种出粮食发现成本都收不回,于是就开始想歪门邪道套利,甚至还有的打起了占补平衡指标买卖的主意。更典型的是下乡圈地,耕地上种上树木,变成园艺公司,就等着有朝一日土地被征收而获得高额回报。补一句,笔者多方接触与了解后的个人感慨——我国台湾商人尤为精于此道,后来大陆商人也学会了,建议更多媒体关注下这个选题。

其五:上述交易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推高了地租成本,就算是鼓励真正的农民流转土地,也变得难度很大,基层政府不得不通过流转补贴来完成,完成了给农民提供的农业服务配套不足,或者没有后续的农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种粮成本仍然高企,一样不利于生产的稳定。

边界与约束条件是关键

中办、国办文件谈及“加快放活经营权”同时也指出,要逐步完善“三权”关系,研究承包农户和经营主体在土地流转中的权利边界,这才是“三权分置”未来走向及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影响粮食规模化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地租成本,承包权的确权,承包户与经营户的直接协商,将会增加经营权流转的交易成本,地租高企就是这样来的。从世界经验来看,一旦地租高企,超过亩产年回报的33.5%,种粮就难言有利可图,目前东部发达地区,普遍超出了这个比例,仅从粮食生产稳定来说,这个地租边界就需要考虑。

家庭经营而非雇工经营,也是应当考虑的约束条件。只因雇工难以推动机器对人力的更多替代,这样经营规模就难以持续扩大,粮食生产可持续的要诀,就是用更少的人力种植更多的土地,全世界经验来看,只有家庭经营,并鼓励家庭用更多机器替代人力,以种植更多土地,不断提高粮食劳动生产率这一条路。这也是粮食生产的长处,即机械化程度可以持续提升,种植水果、草莓等农作物,就没那么简单了。

禁止商业资本流转之余,村集体承包地,应在村集体内部流转这并非对外地农民的歧视,而是基于基层政府优先解决本地农民就业岗位,以及培训职业农民,粮食生产管理和提供生产服务配套等多方面的考虑,目的是可持续生产,既包括人的可持续经营,也包括土地的可持续经营。此外,对经营权单独立法,保护经营者的利益,也应是必要之举。

更进一步,对经营权流转的约束,应是制度层面全方位的约束,方向就是让放活的经营权变得稳定,并朝着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目前,据了解,全国也只有一个地方做到了,那就是上海市松江区的适度规模家庭农场。

早于2013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的家庭农场,松江区在2006年前后即已开始推行适度规模家庭农场试验了。如今,松江15万亩耕地,仅由不到1000户家庭农场主耕种,并且超过百分之60%的家庭农场都已经进化至机农一体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主不仅会开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还会改造农业机械,不仅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家庭农场主依靠种地,最多的已经实现年收入超过40万元。而当地的稻谷收割,从机播到收割入库,更可以全程不落地,机播高产更吸引了日本人专程前来取经学习。

与外界惯常的印象的不同,笔者多年观察发现,松江能够做成功,并不是单纯的土地流转就可以完成的,在规范经营权流转之外,它采取的是一整套制度性约束的办法,在地租控制、耕作制度、规模经营准入条件、生产制度配套、农民培训与服务等各方面都有着精密的制度安排,另外,它也不是一些学者所认为的,是依靠补贴推动的,相反,这些年松江家庭农场的补贴反而在减少,当地官员更测算过,只要规模到350亩,不需要补贴农民仍有利可图。

本文由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供稿,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