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汇率”还是“保房价”?央行决定了快看

“保汇率”还是“保房价”?央行决定了快看
2016年11月10日 10:48 星火记者联盟

综合:每日经济新闻

前一段时间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人民币汇率受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影响出现小幅贬值。汇率与房价之争随之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市场也在猜测:央行到底会保哪一个呢?

昨天(8日),央行在其网站发布《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对“弃汇率、稳房价”还是“弃房价、稳汇率”的讨论予以回应,并就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思路进行了阐述。

▲图片来源:央行网站

央行:“弃房保汇”、“弃汇保房”均不可取

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6月末低0.3个百分点。

今年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增加3.6万亿元,同比多增1.8万亿元,9月末增速为34.9%。对此,央行在报告中表示,“直接原因是2016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同时也与金融机构、居民的资产配置选择有关。”

另一方面,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9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0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778元。进入10月,人民币对美元连续下跌。10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44元,与9月30日的6.6778相比,不到一个月时间跌去近千个基点,跌幅达1.4%。

市场也在猜测:央行到底会保哪一个呢?在此背景下,央行发布的这份报告中有一篇题为《经济运行、货币政策与结构调整》的专栏文章,首次正面回应“弃房保汇”、“弃汇保房”争议。文章表示:

“弃房价、稳汇率”的一种逻辑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弃汇率、稳房价”则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述观点夸大了各自领域的风险,而且也都不是好的做法。

就货币政策而言,关键是要继续保持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同时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的内生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扩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的总体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着力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关注星火记者联盟(微信ID:cctv11227),于无声处听惊雷,敢讲话、讲真话,是财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内参!关注后每天有重磅消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