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指路”,画下千亿大饼吹高股价,然后…股东就集体减持套现了!

新闻联播“指路”,画下千亿大饼吹高股价,然后…股东就集体减持套现了!
2016年12月29日 20:50 市值风云

市值风云APP原创作品  未获授权请勿转载

新闻联播“指路”,画下千亿大饼吹高股价,然后……股东就集体减持套现了!

文 / 卜 晨 (记者)

2016年12月27日,联创互联(300343,SZ)发布公告称将全资子公司山东联信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自然人魏中传、张玉国。这标志着这家以传统化工业务登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已经“脱胎换骨”,完全转型互联网业务。

正如我们一贯调侃的,IPO上市看起来已经成了“民族罪人”,成为“毁掉”实体企业的大杀器:上市之前业务一定是发展稳健的,前途是光明的,是红旗招展天花乱坠的,上市后行业一定会“不景气”的,业绩必须大幅下滑的,然后被迫转型。

转型也是有规律的,哪个热门上哪个,反正跟着经济周期跑,手游、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影视、双创等等,哪个业务热就上哪个——搞的很多上市公司就跟哆啦A梦似的,啥业务都能往里装,想要啥业务都能给你变出来。

搞得中国大A股市场,都快变成儿童乐园了。

一、自带“光环”登场:引发市场追捧

联创互联原名联创节能,全称山东联创节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又是节能,又是新材料,上市时的概念也蛮热的),于2012年8月1日在创业板上市,主营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是生产聚氨酯硬泡的关键原料,后者是优质绝热保温材料,主要用于建筑节能、太阳能、冷藏保温等领域。

带着“太阳能”、“节能”、“新材料”、“智慧城市”等当年的热门光环概念上市,联创节能上市伊始就引起了各路英雄资金的追捧,上市后仅过数月,联创节能就创下自2012年12月4日起连拉19根阳线骄人战绩,上涨幅度高达174%,傲视群雄。

话说,2012、2013年,正值市场热炒智慧城市等概念的年头,时年诞生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牛股,联创互联踩准节拍,竟成智慧城市第一股。

股价表现如此良好,市场对联创节能的建筑节能产品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公司对自身产品的前景自然是高度乐观,发展前景自然是没有“瓶颈”喽。

上市公司在投资者问答环节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表示联创节能的保温板在商品房和保障房等项目中都有应用,预计2013年的市场用量还会大幅增长。

看了公司的回答,笔者坚信了通过持有联创节能股票完成“1个亿”小目标的决心。

二、风云乍起:公司被质疑IPO造假

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市场爆出了联创节能IPO涉嫌财务造假的消息,一时间风云再起。

当时媒体报道和市场质疑直指如下几个问题:

1、假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列表数据是虚构的,目的是为了骗取高新企业技术资格,累计应补缴所得税1634.09万元;

2、资产账面价值与盈利能力不符。23个工人且与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200万左右,却创造了4.5亿的收入;

3、隐瞒采购成本和利润调节,骗取上市资格。联创节能与供应商滨化股份的采购数据以及下游公司日出东方的销售数据存在巨大差异,公司涉嫌在上市前各年度之间调整业绩,做出“平稳增长”的假象。

这事上市公司肯定是不能承认喽,2013年联创节能就在“传闻”、“质疑”、“澄清”,“再质疑”的死循环中度过,不过这事最终居然愣是不了了之了,也是堪称A股奇迹。

风口浪尖之上,公司当时也不忘搞一搞冷幽默:比如当时还因为董事会人数长期不满足章程规定而被要求整改。

小编真是醉了,找董事都找不到吗?!

三、业绩下滑:新闻联播带我飞!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创节能IPO造假的质疑逐渐淡出股民的视野,往事没人再提,业绩放心巨亏。

这也再次证明时间是疗伤圣药。

2015年1月,联创节能又出其不意地放了一个大招,闪了所有投资人的老腰。2014年业绩预告出来了,身体好的快跑,跑不动的就地卧倒。

2014年报显示,2014年公司营业利润1477万元,相比上年4942万减少了70%,净利润更是减少了89%,经营现金流净额-18571万元。

单位:万元

我真的以为我们可以一起到白头,谁知你却中途染了发。说好的光明前景呢?说好的一个亿小目标呢?城市套路深啊!

不过才熬了区区两年,红旗招展的节能环保故事是编不下去了。就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董事长李洪国站出来了,他微微一笑,轻声对大家说:“别怕,我最近在看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没错!

李洪国在济南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房地产已经退潮,附属于这个大行业上的联创节能自然无法全身而退,他有一天看新闻联播,中央说要将互联网打造成支柱产业,他听后“豁然开朗”,于是下决心进入这个行业。

是的,就在互联网产业经过数年炒作2015年达到顶峰之际,李洪国董事长终于通过新闻联播发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他来了!

2015年3月2日,联创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股份以及支付现金,收购上海新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100%股权,整体交易作价13.22亿元,借此进入互联网营销行业;

2015年10月9日,联创节能发布预案,公司拟以17.3亿元收购上海激创100%股权(10.15亿元)和上海麟动100%股权(7.165亿元)。

联创股份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整合上海新合、上海激创及上海麟动三家业内优秀的营销传播企业,完善互联网营销及相关服务业布局,打造具备国内领先的“全方位数字整合营销能力”的“联创数字”业务板块,构建基于移动端及新媒体的传播矩阵,形成营销闭环。

不仅如此,2015年9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自2015年9月15日起,联创节能中文证券简称变更为“联创股份”,公司改名啦!

可能觉得这次改名不够洋气,体现不出互联网的气质,不利于迎合市场的炒作氛围,2016年6月2日,公司公告称公司名称变更为“山东联创互联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自6月3日起变更为“联创互联”,啧啧,又是“互联”,又是“传媒”,这下够互联网了吧。

自从有了互联网血统,公司股价自是超凡脱俗,万马奔腾……谁还记得当初苦逼的媒体记者质疑上市公司IPO造假的事宜?

董事长红旗一挥,向小股民高喊,前面还有千亿市值的光明前景,业绩造假那事还提它作甚?我们要向前看,一起实现“千亿”小目标吧!

四、千亿大饼“掩护”股东套现

为了将好消息通知全世界,同时也为了鼓舞士气,2016年7月6日,联创互联在上海举办了战略转型后的首场发布会。

联创互联称,除对三家子公司进行整合外,接下来将建设“互联网营销产业开放的新生态”。根据联创互联计划,未来将通过并购等措施,争取在2020年前后市值达到1000亿元。

笔者默默的看了一下联创互联的当前市值,140亿,4年8倍,要发财了!大连那个姓王的你别走,小编我虽然只持仓100股,但是我跟着李总,马上就可以追上你了。

就在小编幻想着今后可以腐化堕落,过上没羞没臊混吃等死的美好生活时,联创互联的大股东们竟然减持了!

等等,这些高管怎么这么傻,4年8倍不赚,非要当雷锋?!李总你别走啊,我们说好的一起发财的啊!

根据公司披露,2016年10月28、29日,公司第一大股东李洪国于先后以25.79元、25.90元的价格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联创互联合计2544.56万股,套现超6.5亿元,减持比例达4.31%。

2016年10月28日,公司第二大股东齐海莹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834万股,减持均价25.63元,套现2.14亿,减持比例1.41%。

2016年10月28日,公司第三大股东周志刚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1312万股,减持均价约为25.85元,套现3.39亿,减持比例合计2.22%。

观察前三大股东的减持额度,这也不像是真的看好公司发展前景啊,说好的千亿市值呢?说好要带我超越大连老王的呢?

除公司披露的前三大股东之外,联创互联还有多位公司高管对公司股票进行了减持。其中,公司董事王璟、李洪鹏、董秘胡安智等分别在均在10月进行了减持,上述减持合计约338.75万股,以27.04元的减持均价计算,套现总额超9000万元。

李总可能是因为个人资金需求而减持的,可是你们这些打工的高管也不带散户玩吗?把股价吹上去就独自奔小康去了?

面对绿油油的减持,小编凌乱在风中。

彼得林奇曾经说过,一家企业如果总是更名换姓,一定是想忘记过去。

纵观联创互联过去也是跌宕起伏,精彩纷呈,从上市初的热门概念炒作、被质疑上市造假,到业绩下滑、彻底转型,再到画饼千亿市值、股东撤退,如果拍成一部大片,也是蛮有“情怀”。

五、彻底转型的业绩真相!

既然联创互联股东和高管们把锣鼓打得震天响,趁着冲高减持忙,那么,总得有业绩配合吧?不然光凭口活也不行啊,想要研究员、股评师们帮着出研报“忽悠”散户,总得给人家点干货啊……

有的,当然有。这是一盘很大的棋,财务报表是一颗很重要的棋子儿,当然不会少。

下表是脱胎换骨后联创互联的财务数据:

单位:万元

乍一看这数据绝对闪亮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属于投资人心中标准的白富美!来来来,研究员和股评师们,轮到你们出场了……对对对,中午盒饭里有鸡腿,每人都有,大家排队领饭,都别抢!

其实,能领到带鸡腿的盒饭的研究员和股评师们,一般都是能看得懂财报的,怎奈人家嘴里塞着鸡腿呢,哪里有空告诉你真相?

来,我们受累,帮佳人卸下妆,各位睁大眼睛看好了: 

单位:万元

看完这组数据后,是不是就不那么性感了?总资产49.36亿,其中27亿是收购形成的商誉,营业收入总共也就15亿,应收款竟然达到了13亿,利润是增加了,现金流却更恶化了。

应收款如此之多,是不是营销行业的集体通病呢?你们确定吗?笔者找了几家对标企业做了对比。

同样是广告传媒行业,蓝色光标和思美传媒的应收账款很少超过营业收入的一半。互联同志,咱不能为了完成业绩承诺,什么活都接啊。

各位留意,小小一个数,不知就是哪个会计年度的惊天大雷哦,崩得你鼻青脸肿、口歪眼斜。

(其实,我们最后想问的是,如果把“操纵股价”这个事公开化运作,再披上重组的外衣,扯上新闻联播的背书,把业绩释放的时间拉得长一点……,那么,即使干的明明就是“公司高管吹高股价再集体减持套现”的事儿,也可以不算是操纵股价了么?)

END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转载必究

合作、约访、投稿

请联系邮箱:mvlegend@163.com / 微信:yangfeng562933 

有料,有趣,有深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