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奶粉企业频频检出致病菌,竟然推责台风?

这家奶粉企业频频检出致病菌,竟然推责台风?
2017年03月09日 22:33 胡说有理

今年1月份被公布1段奶粉(2016年11月7日生产批次)被检出阪崎肠杆菌后,3月2日,福建药监局官网公告显示,生产这一问题产品的企业——恒信乐健(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竟然将原因推给了员工洗手未按照要求消毒以及台风问题。

然而打脸的是,3月3日,福建药监局官网再次发布恒信乐健的一级召回公告,这次召回的仍然1段奶粉,仍然是检出阪崎肠杆菌,而生产批次则是2016年5月。

除了配方奶粉,这家注册资本仅230万元的公司,其生产的强化婴幼儿配方米粉也是被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

更令人生疑的是,此前其他区域奶粉因为同样问题而被当地药监部门认定涉嫌犯罪并移交公安机关,不知为何,福建药监局对其辖区内不断出问题的恒信乐健却是网开一面?

福建药监局公告

1、奶粉检出致病菌,企业称原因是这个

今年1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督抽检通告,恒信乐健(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1段)被检出阪崎肠杆菌项目不合格

据了解,该问题产品生产日期(批次)为2016年11月7日,商标为维塔卡尼,销售区域为温州、厦门、济南、汕头、徐州。2016年12月20日,恒信乐健就此发布了一级召回公告。

3月2日,福建药监局官网发布《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7年第7号通告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公》,公告称,经企业自查,问题原因主要是个别生产人员洗手消毒未按要求每小时消毒1次;莫兰蒂台风期间车间受损,库存空罐存放受潮个别受污染,投入生产前未再次检验;车间维护、净化系统受损。

2、去年底启动召回,至今仍有近千罐产品流落市场

针对恒信乐健今年1月被公布产品检出致病菌,3月2日福建药监局给出的核查处置结果显示,“经查,2016年11月7日,该公司共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1段)(900克/罐)6050罐,其中留样用60罐、检验用55罐、员工购买24罐、销售出库3304罐(其中国抽抽样用7罐),剩余库存2607罐封存在成品仓库内。企业已于2016年12月20发布召回公告。截止2017年1月16日已召回2367罐。”

也就是说,销售出库的问题产品并未全部召回,还有将近1000罐害人奶粉流入市场。

3、1段奶粉再次检出致病菌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公布完恒信乐健奶粉致病原因,3月3日,福建食药监局又公布《恒信乐健(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食品召回公告》,这份召回公告召回的产品依然是维塔卡尼1段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区域是厦门、山东、江苏、江西、温州,规格仍然是900克/罐,产品问题依然是检出阪崎肠杆菌,只是生产批次则是更早的2016年5月2日

有一个令人关注的时间点就是,上述福建食药监局3月2日发布的公告和3月3日发布的召回公告文件落款时间都是2017年2月28日。按照我国食品召回管理办法规定:一级召回指的是食品生产者应当在知悉食品安全风险后24小时内启动召回,并向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据此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年2月份的奶粉抽检中,应当是在2月27日左右,恒信乐健被再次被告知查出问题产品。

疑点重重

1、如果是台风问题,可问题产品是在台风到来之前生产

此前,恒信乐健表示2016年11月7日批次产品出现致病菌的原因之一是受莫兰蒂台风期间车间受损等造成的。

公开新闻报道显示,2016年全球最强的的台风“莫兰蒂”正面“撞击”厦门的时间是2016年9月15日。而此次最新一次被查出致病菌的恒信乐健婴配奶粉生产日期却是2016年5月。

不清楚这次恒信乐健该拿出什么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2、如果是消毒不干净,那么出厂是否按规批批检测了?

除了台风的理由,此前恒信乐健还将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为是个别生产人员洗手消毒未按要求每小时消毒1次。

如果该理由属实的话,且不说企业对员工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失控,仅说婴幼儿奶粉出厂前是否批批检测,恒信乐健就难逃其咎。

早在2014年1月16日,农业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马纯良就再次强调,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要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配备检测设备,对所有出厂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全项目的批批检验。

也就是说,即便员工洗手没消毒,即便是台风造成车间受损、库存空罐存放受潮个别受污染,那么恒信乐健在出厂前若能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全项目批批检验,那么这些问题产品又怎么可能会流入市场?

婴幼儿米粉也查出问题

其实,除了婴幼儿奶粉外,恒信乐健的婴幼儿有机米粉也是被查出不合格

2016年10月18日,福建省食药监局公布2016年食品监督抽检信息(第6期)显示,其中2批次不合格的特殊膳食产品中,就有标示为恒信乐健(厦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03月10日生产的规格为225g(25克×9袋)/盒的多维蔬菜婴幼儿有机营养米粉(强化钙婴幼儿有机营养米粉),检出菌落总数不合格。

对于菌落总数的问题,福建食药监局给出了介绍: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并非致病菌指标。主要用来评价食品清洁度,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或者包装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还有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此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对阪崎肠杆菌也有解释

根据此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信息,阪崎肠杆菌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种条件致病菌,可能对0~6月龄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以及免疫力缺陷婴儿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认为,婴幼儿配方乳粉冲调、放置过程中阪崎肠杆菌有潜在生长的可能,消费者应注意婴幼儿配方乳粉冲调、放置的有关事项。

造成阪崎肠杆菌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产品原料中微生物控制欠佳、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控制不足或生产加工过程卫生状况较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中规定,阪崎肠杆菌应不得检出。

福建药监局为何网开一面?

很显然,恒信乐健这样的企业,在婴幼儿产品上已经是接二连三地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根据工商信息发现,这家公司注册资本仅为230万,天眼查信息更是显示,该公司就是由两名个人股东组成。

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开信息显示,恒信乐健于2014年12月5日获得婴幼儿配方乳粉(干法工艺)的生产许可证,发证机关是福建食药监局。

实在不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个体公司,恒信乐健已在婴幼儿产品上接二连三地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可是它为何却能够顺利通过福建药监部门的许可?为何在婴幼儿食品出现如此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后,依然可以正常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相比其他奶粉企业因同样问题却被核查定性为涉嫌犯罪,那么福建食药监局是否有袒护恒信乐健之嫌?

去年11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抽检的227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结果,其中5批次不合格样品中包括欧比佳、友谊乳业生产的产品也是检出了阪崎杆菌。

随后的2016年12月18日,内蒙古食药监局公布对上述两家企业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情况的公告显示:这两家公司“生产经营含致病性微生物的婴幼儿乳粉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罪,我局已将案件移送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并抄送同级人民检察院。”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恒信乐健不断出现致病菌?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恒信乐健可以逃脱犯罪的指控?恒信乐健和福建药监局,是不是需要给消费者公众一个真实明确的交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