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金融监管的格局

建立大金融监管的格局
2017年01月11日 08:01 曹中铭

 临近年末,股市到了年终收官之时,也到了对这一年进行总结的时候。2016年的A股市场,收了一根光头长下影的年线。年初因熔断机制发威股市曾出现一波急剧下跌,下半年股指又开始反弹。总体而言,市场的波动还是非常明显的。

 自刘士余就任证监会主席以来,其“新官上任三把火”即是提出了“三个监管”的口号,亦即“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而“三个监管”也贯穿于2016年证监会的监管工作。比如,今年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案件多达近170起;2015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向公安机关移送证券期货涉嫌犯罪案件及线索共计159起,超过此前三年移送数量的总和。其中,2016年1-10月案件移送数量达到47起,比去年同期增长34%,成案率明显提升,也有力打击了市场的违规违法行为。而且,监管部门还频频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如今年继部署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专项执法行动、市场操纵违法专项执法行动后,临近年末证监会又会同公安部联合部署开展“打击防范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违法行为专项执法行动”。除了专项执法行动外,证监会及派出机构还多次开展了针对券商等中介机构的专项检查活动。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201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这一年最大的特点即是“黑天鹅”横飞。如年初因油价暴跌,全球股市一片风声鹤唳;6月份英国脱欧公投,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受到重重的一击;11月份,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意外”获胜,A股亦收获了一根“特朗普阴线”,11月9日股指最大跌幅达到1.62%。

 其实,像英国脱欧公投、美国大选等引起的股市波动,显然是我们无法左右的。但市场“内生性”的波动,却是我们通过强化监管可以消除的。比如今年以来恒大集团在A股掀起一股恒大旋风,恒大地产、恒大人寿现身于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动股东榜,“恒大系”以自身的实力,在市场上打造出“恒大概念股”,但也正是所谓的“恒大概念股”,为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并实现从中牟利。

 恒大人寿“突击入股”梅雁吉祥即是最好的证明。恒大人寿利用市场对“恒大概念股”的追捧,以及晋身梅雁吉祥第一大股东给投资者造成的“想象空间”,成功地以涉嫌操纵市场的方式在高位实现全身而退,恒大人寿“割韭菜”后,留给市场“一地鸡毛”。

 恒大人寿“割韭菜”的行为,在引发市场强烈质疑与诟病的同时,也引来保监会连番的监管措施,先是约谈,后是其委托股票投资业务被暂停,保监会以“约谈十次不如停业一次”的凌厉手段对恒大人寿实施了处罚。在保监会的强势监管下,险资肆意举牌行为明显收敛。因险资举牌造成的市场波动亦慢慢消失。毫无疑问,保监会的监管措施,让众多险资“举牌概念股”风光不再,在震慑了险资的同时,也维护了市场的稳定。

 当然,目前市场在监管方面还存在漏洞。由于证监会与保监会监管的行业不同,监管的角度不同,其中出现偏差在所难免。笔者以为,重要的是,对于资本市场,证监会与保监会要形成监管合力。更进一步讲,在目前我国分业监管态势下,我们更需要建立大金融监管的格局,如此才更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特别提示:请扫描下边的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 caozhongming999 关注曹中铭的微信公众号,谢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