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惊!刚刚,央行公布几个数字!

吃了一惊!刚刚,央行公布几个数字!
2016年08月13日 22:38 政商听潮

昨天,7月份信贷数据一公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回吃瓜群众可没那么潇洒了,因为信贷数据关系到的,是这个国家的所有居民的利益。

有两个数据,让内参君挺担心的。

一个,是人民币新增贷款,仅仅才4636亿,而预期是超过8千亿。也就是说,新增贷款,只有预期的50%多一点。

另一个,是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为4773亿。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是个啥?其实,只要大家稍微一想,就明白得很:一个家庭,中长期贷款除了二三十年的住房按揭贷款还能是什么?

嘿,为啥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比人民币新增贷款还要多呢?

结论让人倒吸了一口冷气——那就是,企业新增贷款负增长了!现在银行贷出去的款,不是投向实体经济,而是贷给了很多加杠杆的居民,他们呢,则大都跑去买房了!

回想起这半年来厦门、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房价的涨涨涨,内参君忽然恍然大悟:敢情,这些上涨,很大一部分,是信贷资金推起来的啊!

难道,这就是近期房价爆涨根源的根源?

实体经济不贷款扩大生产,房地产业却虚火上浮,这说不上是什么好兆头!

我们很多的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现在活得挺艰难的。

有分析说了,企业贷款下降,是因为天气太热了,大家都没有心思贷款搞建设,热的没心情开工。这有没有道理?有是有一些,但去年7月份的天气,难道就不热了吗?

还有分析说了,企业不愿意贷款,因为他们找不到实体经济中的回报率,无法让千百万企业主动投资。这就像你把马拉到了河边,但马却不喝水。

这话有没有道理?最近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确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但这事也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企业都没有贷款需求了。这会导致另外一个误判。

现在的情况,用一句不那么准确的话说,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拥有很好的信用,成为了银行的座上宾。银行恨不得把手里的钱,统统贷给他们,因为风险小,不会追责追到自己头上。

前几天新闻里有一篇报道:《中国企业坐拥一万亿美元现金,却找不到花钱的理由》,称:企业根本就没有资金需求,就算银行愿意贷,企业也不要。

真的是这样吗?有可能,但只是那些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国有大中企业而已。

对于那些创造了大部分就业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情况则不一定了。实,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是非常紧张的,资金上嗷嗷待哺,现金流绷得很紧,但是,贷不到款。

为啥贷不到款?因为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大,总一些企业可能会破产甚至跑路。一旦企业跑路了,银行贷款收不回了,那么,银行行长等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甚至是终身追责。

现在的银行的制度,决定了稳字当头。这也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但是,个别领域的理性判断,在一个个加总之后,不一定会自动生成整个社会的理性选择。

就拿银行大量放贷给要买房子的居民,让他们去买房、投资,然后坐收月供,看起来,童叟无欺,一本万利。可是,这些如意算盘,都是建立在房价永远只涨不跌的假设上。

房价真的会只涨不跌,一直高歌猛进吗?

一线城市的核心地区房产,有可能。

其他地方的房地产,内参君觉得,供求关系决定了这只是一个个泡沫而已。泡沫,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的确很美,但是,既然是泡沫,就早晚会破!

有人分析,目前中国居民房贷收入比0.46,已超过日本房产泡沫时期的水平,若按现有速度扩张,则将在5年内达到美国次贷危机前的历史高点。此外,上半年中国新增房贷/GDP高达6.4%,不仅远超日本历史高点(3.0%),也接近美国历史峰值(8.0%)。这都意味着居民购房边际杠杆率或已接近极限,普通老百姓加杠杆买房成了接盘侠。

等到泡沫破了,看起来最稳妥的房贷业务,可能会成为最危险的业务。

同时,看起来最不合算的贷款给中小企业,其实,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却是最划算的。因为中小企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大量的创新,也是从中小企业里产生的。鬼都知道,经济发展的洪荒之力,更多蕴藏在中小企业。

现在,麻烦的是,我们的经济里,陷入了一种值得警惕的恶性循环:房地产很红火,把很多资源吸过去了,实体经济里的中小企业,日子不好过。日子不好过,银行担心他们出问题,更不敢贷款给他们。然后呢,更多贷款,就流到了房地产领域,房地产领域,于是就更红火。。。

这是一个让人担忧的、周而复始的下降螺旋。

怎么打破这个下降螺旋?

中央思路其实已经很明确。那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去杠杆,首先,要把房地产里的杠杆慢慢降下来,把房地产里的泡沫慢慢挤出来。这方面,随着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相信管理层将不断出手,虚高的资产价格退潮在即。

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则应对其在资金上进一步倾斜,让银行贷款脱虚向实,向真正需要它的地方流动。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国有大银行这一套嫌贫爱富的机制,惯性很大,不是那么快就能打破的,让他们一下子就从支持大国企变成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船大难调头。这里,内参君建议,对真正的P2P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在规范监管的基础上支持发展。普惠金融做好了,可以对国有银行拾遗补漏,对一些萌芽状态中的新兴产业加以扶持,改善资金集中流入部分行业、产业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的现象。

内参君相信,只要我们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真正落实到位了,中国经济必将重拾新一轮的繁荣。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