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该不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目前该不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017年01月12日 08:39 余丰慧

2016年12月28日早间,上交所国债隔夜回购利率延续了前一日“钱荒”态势,一路飙升最高至22%,尾盘开始大幅回落,最终收于2.610%。这场交易所的“钱荒一日游”看似归于平静,但资金整体不宽裕,让市场依旧忧心忡忡。

资金面全面紧张的判断声音开始出现,于是乎呼吁降准的声音又起。同一日,银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在“2016中国网财富管理论坛”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建议择机调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适度对冲由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款)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进行合理有效的切换。一股较为强烈的要求降准的呼声异常强烈。

那么,此时到底该不该降准呢?最少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市场流动性是真紧缺还是假紧张?笔者判断是后者。这几年中国央行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大肆放水货币。几年来如此持续性的大规模放水货币,如果市场流动性仍然偏紧的,那么货币信贷政策真要出问题了。就如同一个人吃的太饱可能致死一样。这个问题或出在市场流动性都进入到了无底洞的投机炒作行业。这样的话,央行即使再投放货币也不起作用,货币政策真正跌入到流动性陷阱之中了。笔者预测近几日的市场流动性突显紧张是假性的,或有故意作祟逼宫央行放水或者说降准的“险恶”意图。

面对一时的流动性紧张局面,央行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流动性工具维持着资金面的紧平衡。从央行连续四天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说明一方面是配合年末财政存款的集中投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央行对目前流动性状况的信心。无论市场再哭闹,央行非常镇定,心中有数。

资本流出导致的外汇储备下降从而使得央行被动收回流动性,导致市场流动性紧张是一个重要原因。貌似决定了有降准的必要性。因为,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之所以达到如此之高的境地,主要是充当了人民币升值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央行被动投放货币的对冲池子。存款准备金与外汇占款是正相关的。而目前资本流向相反方向即开始流出,导致外汇储备下降,外汇占款减少,貌似理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存款准备金,对冲被动收回的流动性,保持货币适度。

但必须看到,央行已经利用其他工具达到了降准的目的。截至目前,今年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MLF、PSL等工具向市场投放约2万亿元流动性。不可否认,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冲由MLF(中期借贷便利)和PSL(抵押补充贷款)投放出去的基础货币,进行合理有效的切换,却有这个必要性。但必须考虑另外一个因素。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猛药,由于对经济冲击较大,早就被美欧日弃之不用。在人民币汇率较大幅度贬值预期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必将促使人民币汇率失控性贬值,从而导致资本大举流出,资金面更加紧张。这个后果必须考虑到。

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外储下降,外汇占款减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是选项之一,但一是小步的,二是绝不是现在。目前不到时机。

从市场流动性总体分析,从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看,从通胀压力上升观察,存款准备金率这副猛药最少目前还不能开出来。

解决较长时间流动性稍紧情况,要依靠调整流动性结构即大力度挤出投机领域的流动性,使其流向实体经济。

对于一时流动性紧张,央行应该继续用公开市场逆回购(短期)+MLF(中期)+PSL(中长期)来调控数量,通过DR007等来调控价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