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一刀两断“,英镑还会不会再贬值?

英国脱欧“一刀两断“,英镑还会不会再贬值?
2017年01月18日 16:47 路财主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于周二公布了英国脱欧方案,而这也是梅上台以来发表的最重要的讲话,多份报章使用了关键词“一刀两断(clean break)”,意思是梅首相宣布英国脱欧绝不会拖泥带水和半进半出……

 自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尘埃落定,英国和欧盟一直讨论,到底是“硬脱欧”还是“软脱欧”?所谓“硬脱欧”,就是英国在脱离欧盟的同时也离开欧洲共同市场,和欧盟划清界限,从此你是你我是我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所谓“软脱欧”,就是保留部分的边界管控权、有条件允许欧洲移民自由流动,部分保留英国在欧洲共同市场的地位,享受零关税的好处……

 其实,不管硬脱软脱甚至是当时不脱欧,对现代文明作出最大贡献的大英帝国,其辉煌期都已经永远永远的过去了……在全球最大的几个经济体中,如果说20年经济负增长20%的日本还有一个同病相怜的伙伴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英国,下图是以美元计价的10年来英国GDP和人均GDP变化。

 相比较英国,日本至少还有海外制造业可以傲娇一下,而英国,这十年来则除了金融业之外可谓是百业萧条,2015年的GDP总量还不及2007年,因为英国脱欧之后英镑兑美元大幅度贬值,基本可以肯定的是,以美元计价的2016年英国GDP将低于2006年。

 换句话说,尽管科技飞速进步,也没有爆发战争,而且不考虑美元的贬值,这10年来英国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居然下降了!

 不妨先来看一下英格兰银行(英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从2006年迄今,英格兰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从776亿英镑暴增到现在的4051亿英镑。

 在央行印钞量扩张5倍的情况下(2008年后英国跟随美国实施了大规模的QE),广义货币量(英国国内社会信贷总量)却只是平稳的从9300亿英镑增加1.6万亿英镑。

 央行印钞量增加4.2倍,社会广义信贷量增加了70%,而民众的收入反而不及10年前,这对大英帝国来说,该是一个多么绝妙讽刺的结果?!

 原因在哪里?

 答案是金融业!

 英国的金融业太发达了,导致其他产业纷纷靠边站,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英国比中国更严重的存在着资金在金融体系中空转的情况。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英国金融业占GDP的比例最高(2014年占比8%左右),全部的银行资产加起来远远高于英国的GDP,最高的时候曾经高达4.06万亿英镑(对比之下,2015年英国的GDP仅为2.8万亿美元)。

 金融业特别是关于海外金融业的占比太高,一方面反映了英国传统以来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英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很大,对国内来说,金融业为主的环境也造成了整个经济体活动交易成本占比太高以及随之而来的效率缺失。

 更何况,英国金融业除国内业务外,很大一部分是国际业务(伦敦是欧洲的美元中心),这也正是其私人部门和金融部门债务高企的原因,如果一旦国际经济出现大麻烦,那么英国经济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就政府债务这块儿来看,在大国之中英国并不算严重——但是,英国与其他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私人部门债务奇高(日本是政府债务占比奇高、中国是企业债务占比奇高),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金融业的债务(下图是英国私人部门债务比例,纵轴为百分比)。

 英国的私人部门金融债务有很大一部分是海外业务,也就是说,有很多外国人把自己的财富放在英国的银行(比方李嘉诚之类的人)而且委托英国人进行投资——这个完全可以理解,因为英国这3个世纪以来对于投资者整体上都比较友好,动不动财产充公、货币改革之类的事情,在英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英国伦敦作为几个世纪以来的金融中心,各种金融业务几乎都有涉及而且会成为美国、中国等新崛起国家与欧洲国家打交道的资金中心。

 然而,麻烦也在于此——因为这些钱不是英国人的,只是存放在这里的。极端情况下,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还可以通过央行的债务货币化途径加以解决,但私人债务却无论如何都会存在,贬值的效果非常小,除非经历极大的社会动荡或货币的超级贬值(从300多年的货币史看,即便是经历过2次世界大战,英镑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贬值)才能够加以解决。

 想想看,如果别人欠你一笔钱或你欠别人一笔钱,央行即便想和帮助政府或企业的债务一样,又怎么能帮忙?正是私人部门的债务高企,为了缓解债务人的负担,英国自2008年以来一直紧跟美国的步伐实施债务货币化,由此导致政府债务也快速增加,由2006年占GDP的42%到到2015年快速增加到了占GDP的89%(见下图),但这些措施也只是略微缓解私人部门债务。

 英国这个国家,可以说成业金融败也金融。

 大英帝国可谓是在荷兰之后的第一个采用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实际上“光荣革命”之后,大英帝国某种程度上已经和荷兰合并(荷兰执政王任英国国王),一切资本主义制度都向荷兰学习,随后不久英国就成立了英格兰银行,然后通过发行国债筹集政府所需资金并最终在1717年由科学家牛顿提出实施以黄金作为价值衡量标准的金本位,确定了1英镑含黄金7.32238克……

 你猜猜英镑的这个价值保持了多久?

 答案是:215年!

 由于美国建国之后将1个美元的黄金含量确定为1.5克,所以最早的美元英镑汇率为4.88,要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把英国经济给打垮了,说不定今天我们都还依然生活在大英帝国的金本位之中,也不会有现在满世界的货币贬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还想骄傲的恢复英镑的含金量,但英国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黄金支撑了,所以后来不得不在1931年彻底废除金本位。

 正是从金本位开始,英国开始全面超越荷兰,成为全世界金融创新的领头羊,并且一直保持着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地位。但是,金融这东西并不难学,慢慢的美国金融迅速赶了上来,再加上实力对比的悬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GDP已经等于英法德之和),世界的金融中心慢慢的就转移到美国去了。

 然而,曾经帮助大英帝国崛起的制造业已经因为金融业的发达而衰落,文化中那份冷淡矜持和自视清高的范儿又使得英国很难像美国那样整个国家都野心勃勃的追求财富,所以,英国经济就开始了衰落之路。

 即便如此,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如果以美元来衡量,英镑的币值是除瑞士法郎之外的所有货币中最坚挺的。战后,在美国领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英镑的汇率不得不放下身段,变成了2.8——即便如此,依然是世界各国货币的最高汇率。

 观察自1966年以来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历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英镑美元的汇率为2.8(1英镑=2.8美元),此后逐渐贬值到,1985年左右曾经贬值至1.1左右的水平,但在2008-2009年又升值到2,但在2009年下半年英国QE计划执行以来快速贬值到1.6左右的水平;英国脱欧之后,英镑再次经历一轮快速贬值,从1.5左右贬值到了1.2左右,这两天刚刚回升到1.25左右的水平。

 从1966年至今,从汇率反应上来看,英国似乎总是一个后知后觉的国家,不管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倒台,或者是石油美元危机,或者是科技股泡沫乃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每次国际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迁,英镑的汇率贬值反应总是慢半拍,而且一旦其贬值还总是贬值过头……

 以英国私人部门债务和政府债务对经济发展的压制来看,以10年的长度来计算的话,我并不看好英镑,甚至认为它最终可能会变到和美元1:1的水平。不过,当前我采用M2/GDP的算法来计算英镑汇率,却认为英国脱欧公投对英镑造成的影响有点严重,英镑又一次有点贬值过度(具体方法请点击“人民币兑美元,8.79最适”)——

 根据我的估算,当前英镑兑美元的均衡汇率应该在1.3-1.5之间。

 虽然说从200年前到现在,英国经济长期以来就债务高企,但就当前各经济体的货币和债务而言,世界五大经济体中日本和英镑是最烂的两个,接下来才是欧洲中国和美国。

 如果要我来总结,英国经济可能就像2008年之前的冰岛和爱尔兰一样,中了过度金融化的毒,只是没那么严重。冰岛2007年的时候金融债务占GDP的近700%,大部分是海外债务,所以后来就国家破产了;爱尔兰则是金融和房地产齐头并进,也是在2009年遇到大危机,然后货币大幅度贬值,现在基本已经挺过来了。

 与欧洲、日本和中国随时可能出现大的资产危机不同,英国经济中的是长期的毒,出现大的崩盘可能性很低,但就像人患了慢性病,虽然不至于立即死掉,但身体一直都不会太好。如果未来世界金融局势不发生深刻的变化,不管软脱欧或硬脱欧,英国经济都和日本的经济一样,已经老去了,大英帝国19-20世纪的辉煌,我们活着的这代人,再也看不到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