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果玩“缩表”,中国会怎样?

美国如果玩“缩表”,中国会怎样?
2017年02月27日 17:50 路财主

 随着特朗普的上台,金融市场几乎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精神病人”上,他的一些政策和举动都被放在放大镜之下使劲儿猜测——可我要说的是,搞金融的人千万别被特朗普过分吸引眼球,毕竟,美联储才是掌管世界货币和金融生杀予夺大权的真正老大……

 自美联储去年12月加息后,先后有四位官员相继在公开讲话中提到“缩表”问题,而最近的一次则是一把手耶伦大婶一周前的国会证词,她声称,美联储将在未来数月里讨论缩减资产负债表的问题。当然,耶伦还强调,利率需要先达到一个足够高的水平,以使央行感到一旦经济变弱其有一定的降息余地加以应对,然后才会考虑“缩表”的问题。

 非金融人士,听到“缩表”这个词儿,可能会莫名其妙。

 “表”是指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缩表”意思是中央银行主动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原来10万亿,现在降低到8万亿,这就叫缩表。

 大家都知道央行是管印钞的机构,那么央行凭什么来印钞?得有资产抵押,这个抵押品就是央行的“资产”;利用这个抵押品,每当央行用废纸印刷出一张纸币交给别人当钱来用,因为废纸一文不值,那意味央行多出一笔“负债”——根据银行业几个世纪以来记录方法,资产==负债,这就是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其实就是央行到底印了多少钱,大致对应着基础货币的规模,再经过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乘数放大,才是通常所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缩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从经济体中抽走货币。

 下图是2002年迄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动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你会注意到上图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有一个超级印钞大跃进,这正是美国的三轮QE的结果。从2009年到2014年,美联储进入市场大量购买国债和MBS,将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从2007年的8000亿美元急剧扩张到2014年底的4.5万亿美元左右,目前大约是4.4万亿美元。

 所谓的“缩表”,就是将这个4.4万亿美元给降下来……

 从2016年5月份开始,很多媒体就开始嚷嚷说美联储要缩表,不过,就我的看法来说,为了美国经济和金融环境稳定,美联储应该不会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任何资产——也就是说,美联储不会主动出售所持债券抽走市场上的钞票。

 即使有所谓的“缩表”,其过程将是债券自然到期,美联储收到现金,不再购买新的债券,市场上的美元就自然减少。有数据披露,未来三年美联储所持有的到期债券规模分别是:2018年为4260亿美元、2019年3460亿美元、2020年2200亿美元……

 从2018年开始,美联储自金融危机以来所购买的10年期国债将陆续到期,倘若美联储彻底停止购入新债券,这意味着美联储在3年之内将从市场上抽走9700亿美元以上的基础货币——考虑到货币乘数的影响,这意味着市场上美元信贷总量将减少3万亿元左右,这将在全球经济掀起滔天巨浪。

 要知道,美国当前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仅为13.27万亿美元!

 就我看来,除非美联储想让美国和全球经济进入“速冻”状态,否则其彻底停止购买新债券的可能性也几乎不存在,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即便美国经济当前形势还相当不错,但我个人反而推断:从2018年-2020年,为了避免债券到期引起的全球经济“速冻”,美联储很可能不得不再次打开QE的闸门。

 至于有人声称1.1万亿美元的缩表规模,我认为是夸大其辞。

 那么,美联储历史上有没有缩表的先例呢?

 更早的我不知道,至少二战以来从来没有!

 历史上最接近缩表的一次,是1980年-1982年。

 当时正处于整个西方世界10年滞胀期的高峰期,黄金、石油的价格在1980年都飙升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新上任的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声称,要“打断通胀的脊梁”,为了控制美元基础货币扩张速度(只是降低增长速度),当时的美元基本利率被提高到21.5%这个不可思议的高度,国债收益率冲上17.3%(这也是美元出现到现在这200多年里的最高利率)。

 在这一政策影响之下,到了1982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几乎全部都进入深度衰退,所有行业投资急剧减少,消费陷入冰点,黄金价格降低了40%,而石油价格更是腰斩之后再被腰斩,包括粮食在内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降到了低得不能再低(接下来,美国却迎来二战之后期限最长、最繁荣的经济增长期,一直持续到2007年,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是沃尔克刮骨疗毒的功效)……

 下图就是1973年到1985年美国基础货币数量及其增长率的变动(柱状图为美元基础货币供应量,单位为百万美元,深红色曲线为基础货币增长率)。

 现在,全球美元体系的通货膨胀极为温和,而且在经历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还不到10年,美联储不可能做出这样疯狂而愚蠢的事情。

 换句话说,“缩表”问题,大多数人可能想多了。

 不过,大规模缩表美联储不会做,小规模缩表却完全有可能——实际上,美联储现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相比其2014年底就要少900亿美元左右。

 如果美联储小规模缩表,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

 用一句话概况:美元少了,美元会变贵!

 对美国国内而言:

 美元变少了,会导致美元整体利率上升,美元相对其他货币变更值钱,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由于国债收益率提高,会导致各类债券价格下跌,包括股票在内的风险资产的价格也会出现下跌;进一步的,为了应对这个,美国联邦政府将不得不再次扩大预算赤字,增加国债总量;由于美元升值,美国贸易逆差将更加严重……

 对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而言: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贬值,由于美元升值导致的美元资产吸引力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可能进一步减少;由于美元利率升高,为了避免国际套利交易,人民币将不得不加息,由此会带来债市和股市的下跌,国内经济增速下降陷入深度衰退,就业减少、消费品普遍通货膨胀,市场上各种债务骗局加速破灭,极端情况下不排除中国陷入动荡的可能。

 以财主的眼光看来,当今世界有三大最坚硬的资产泡沫:美股、日债和中国房地产,然而,这三大资产泡沫却都系在美元收益率这一根线上,倘若美联储真的开始缩表,美债收益率一旦升高,这三大泡沫恐怕一个都躲不过,其影响程度甚至可能超过2014年的美联储停止QE所造成的恐慌。

 就2017年而言,前文我已经强调过,美联储可能连小规模缩表也不会做,正如耶伦大婶所说,要等到两三轮加息之后,美元利率已经足够高,美国经济已足够强劲,这个时候才会开始实施“缩表”。

 即便2018年美国开始缩表,也一定是“微缩”而不可能使劲儿收缩,为了应对大量债券到期的“被动缩表”,美联储很有可能不得不再来一轮规模比2008-2014年对应的三轮QE规模略小一些的QE……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