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到7.0,人民币的汇率弹性

6.3到7.0,人民币的汇率弹性
2017年09月11日 20:24 路财主

9月8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的通知》(银发【2017】207号),将境内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到0。

在解释这个政策的基础上,本人谈下面三个问题:

1)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

2)接下来,人民币还会不会继续升值?

3)这一轮人民币升值的极限在哪里?

先看一张201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图。

从2017年第一天开始,人民币兑美元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路升值,到9月8日最高点,已突破6.45……

从2017年第1天迄今,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贬值8%左右。这意味着,如果你在年初用100万RMB兑换成美元,到今天已经损失了8万元左右。

当然,贴心为人民着想的国家为避免你产生损失,老早就限制外汇兑换额度了,所以一般人即便你想损失,还真“损失”不了这么多。

第一个问题。

人民币为什么会升值?

这个比较容易回答——央妈推的呗!

2015年811汇改,央妈将当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下调1000点,人民币兑美元瞬间贬值2%,央妈的想法是一次性贬值到位,可没想到的是市场几乎所有人都预期人民币将步入持续贬值,央妈手握各种政策工具和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市场上这么怼,当然很生气——

央妈实际早有预案。就在汇改出台20天后,就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273号文),提出要对金融机构远期售汇业务收取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无息冻结一年……

啥意思涅?

如果所有人都预期人民币贬值的话,不管是投机还是业务需求,企业和个人都会去银行加大远期购汇额度,以求获利。

银行呢,当然会承担汇率兑换波动风险,于是就会在市场上买入美元抛售人民币,这样一来,民众预期就直接转化人民币贬值的现实压力——大家抛售人民币、买入美元,你说,人民币会不会贬值啊?

实际上,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一整年,整个市场就是在演绎这样的逻辑。

央妈在2015年8月31日下发那个通知,其实意思就是说,你不是预期贬值,不是想购汇么,我这边要求银行每卖出一笔外汇,都要抽20%的准备金放到央妈这里,而且不给利息——

你想啊,商业银行做事肯定都是一毛不拔的主儿,肯定会把这个成本转嫁给客户,这么一来,你去银行换汇的时候,银行直接就把这个成本加到你那里去了:本来6.5元换1美元,银行直接规定6.6才能换,这样一来,你换汇就会觉得很亏,要么少换,要么就不换了——这么一来,央妈避免人民币即期汇率大幅度贬值的预期就达到了。

然而,人民群众不知道央妈良苦用心,宁愿承受这么高的成本,还是老鼠搬家一般的悄悄的将自己的人民币换成美元,由此导致这个政策作用不大。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啊!

从2016年初开始,每当人民币贬值汹涌,央妈就在离岸外汇市场亲自出手,大笔扫货收入人民币卖出美元,屡次将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民币空头们打得哭爹叫娘——其中最典型的一次,就是2017年元旦的出手。

三下五去二,境外人民币的总量大幅度下降,空头们再也没有能力发动袭击。

不仅如此,通过中央政府出手,央妈还通过金融手段,对诸多民营企业负债留国内、资产放国外等转移资产的不爱国举动进行排查,从安邦保险到复星投资,从海航集团到万达集团,几个著名的套汇大户一一被定点清除,再也没有人敢怀疑中央政府保汇率的决心……

不仅如此,央妈对于个人的换汇也迅速收紧,从个人年度5万美元到年度1万美元,再到每一笔购汇都要提交申请表格让政府审核,到银联卡的境外刷卡限制,再到普通人境外消费1000元人民币的数据都要上报……

央妈本人神威大发,猪对手——美元,也忙不迭的来帮忙。

从2017年迄今,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指数从年初的102,刷刷刷的降到了9月初的91左右,相比世界主流货币如欧元、日元等,我们的人民币升值竟然还算是幅度比较小的。

例如,欧元兑美元从年初至今升值14%,而日元升值幅度也高达9.3%……

现在来看第二个问题

人民币接下来的走势会是怎样?

有人问了,人民币会不会再度走上像2005年到2014年的持续升值之路?

这个,肯定不会。

开玩笑的说,如果人民币真是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不妨放开资本管制试试?

不敢放开资本管制本身,就说明这一轮升值并非长久之计。

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升值差不多到位的信号已经出现——这就是9月8日央行发的那个文件。

根据前文解释,央妈在2015年8月31日出台的20%风险准备金,现在给取消了,这说明央妈认为目前人民币升值基本到位了。接下来的人民币,我个人判断短期会是震荡走势,即便升值,再也不会如同过去9个月这般迅猛。

另外,根据本人判断,90左右也差不多是这一轮美元指数调整的底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很可能看到美元指数走强或底部震荡,人民币的猪对手应该也不会再来神助攻了。

第三个问题

这一轮人民币升值的极限在哪里?

众所周知,在英明的央妈和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基础上,人民币汇率,不过是提线的木偶,想让它上它就上,想让它下它就下。

所以,要问人民币的极限汇率,你得猜央妈的心思。

女孩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记得2016年年中的时候,我就是通过猜央妈的心思,认为7将会是人民币贬值的一个大坎,一旦接近或突破,央妈将会重重出手……

关于本轮人民币升值的极限,我再来猜一次央妈的心思。

2015年811汇改,人民币瞬间从6.2左右变到6.4左右,这说明6.4左右是央妈认可的美元汇率均衡点,而当人民币升值到6.45左右的时候,央妈不再要求20%的外汇风险准备金——

6.4这个数字有多么重要,你懂了么?

当然,为了引导民众预期,央妈有可能偶尔会允许人民币升值突破6.4,但升值的绝对不会超过811汇改之前的6.2——如若人民币汇率回到6.2,那意味着央妈自废汇改“成果”。进一步的说,人民币汇率到达6.3的可能性都不是很大。

换句话说,人民币升值的极限点位是6.3,而贬值的极限是7。

没错,除非遇到不可抗拒力因素,6.3—7,这就是央妈心目中理想的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变动范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