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首提华为特色移动互联网,未来布局不可小觑

余承东首提华为特色移动互联网,未来布局不可小觑
2017年07月22日 23:19 壹观察

文/壹观察

7月20日晚,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华为由去年129名大幅上升至83名。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发展模式也再次引发关注。

据IDC、SA、Trendforce等多家权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三。

当前,全球智能手机产业这一红海市场似乎已创新乏力,产业重大变革呼之欲来。结合近期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第16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所作的演讲,似乎可以窥见华为的一些布局和脉络。

在这场题为“打造智慧互联网时代的极致用户体验”的演讲中,余承东首次公开阐述了“华为特色移动互联网”。

提出“华为特色移动互联网”并非偶然

科技行业从来没有“安稳”二字可言。这几年,Google、Facebook和微软在押注人工智能,国内BAT巨头全力布局大数据,终端制造企业开始争抢更加智慧的终端入口。科技企业都嗅到了又一轮技术变革的味道,对于习惯了重新洗牌的手机行业而言,居安思危固然重要,想要在暴风雨中屹立不倒,还是需要一些硬功夫。有的拼硬件,有的拼软件,有的拼交互,有的拼生产力工具之类的概念,不一而足。在手机演化趋同的大背景下,差异化竞争是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方向。

华为在智能手机业务上,综合实力可谓拔尖,各方面能力也没有明显的短板。不过,华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长期以来的努力,往往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我们知道,早在2008年,华为就成立互联网业务部,这可以算作华为发力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起点。更重要的转折发生在2011年的三亚会议上,当时华为终端提出了三大战略:做自主品牌、自研芯片、提供全生命周期用户服务。向华为智能终端的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其实应该就包含现在余承东演讲中所指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而这部分业务目前由华为消费者云服务部承担——一个与手机产品线并列的二级部门。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服务作为智能终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一环,被华为倚重并非一朝一夕。

经过多年来的布局和发展,华为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效果,这是余承东在公开场合讨论这一话题的底气所在。

解构华为特色移动互联网服务布局

按照余承东的阐述,华为特色的移动互联网,首先是基于“端-云-芯“协同能力打造的智慧化体验。完整的端云芯能力是华为可以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的依仗。连接更多服务场景的智能终端配以本地化和云端能力以及开放的云生态,使得华为在打造用户体验的可能性上有了更加充分的想象空间,华为自身实力、影响力和其他参与者对这一领域的赋能将是持续性的。

真正全球化也是华为特色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布局重点。虽然说目前国内有不少手机厂商的产品在海外有所表现,但在产品的销售和成为一家真正全球化的手机企业之间,尚有漫漫长路要走。华为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厂商,基于这种全球化的经验,往往能够先行一步。具体华为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全球化,其所对应的是全球3大区域中心、15个数据中心——这种以杂志锁屏、主题商店、基础云服务等为代表的范围涵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这背后是华为的大格局。

华为特色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全球化意味着实时在线和全球服务无缝连接,这同时反映在全球排名TOP3的华为应用商店全球累计达900亿次的分发量上,也反映在天际通跨越8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速上网服务上。

华为的全场景产业合作生态建设也在迅速的铺开。与徕卡、杜比等全球顶尖创新伙伴的合作,令华为智能终端在摄影、音效等使用体验上获得重大提升。中国首家同时支持银行卡和公交卡移动刷卡服务的Huawei Pay,已支持超过 50 家银行卡,适用范围覆盖北上广深等多地交通卡和百万店面。所有终端设备联网,并通过数据连接云端,可以解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切换智能终端带来的服务碎片化问题。华为已经聚合了丰富的智能硬件厂商,终端间的服务与数据打通初成规模。另一方面,面对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华为通过开发者联盟平台,构筑共赢合作的生态产业圈,帮助全球最优秀的开发者为用户提供各种创新应用与服务。

以消费者为中心展开布局的“+互联网”模式

在构建特色移动互联网服务上,华为有实力、能力、毅力,布局也已初见规模。关于华为是不是一家硬件公司的问题,可能要反过来问了:华为正在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吗?

其实这种问法,仍旧困在非此即彼的框架里。很多情况下,如果你始终得不到正确答案,可以回头思考一下提的问题合不合适。余承东的演讲中有一句关键点,原话叫做“以消费者为中心展开布局”,虽然听上去像是一句政治正确的套话,但细细品来,却是回答以上疑问的钥匙。

这几年,关于互联网+的说法此起彼伏,有没有互联网基因,是不是互联网企业,一时竟成了判断一家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据。不过,在消费电子市场什么最重要,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使用体验,企业才是有前途的。再如何互联网+、讨论再多的互联网基因,解决不了这个核心问题便都是徒劳。

退一步说,即便华为就是一家硬件公司,做不了互联网+,那便转回头,在硬件的基础上加上更多的互联网服务(我们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只要用户体验上去了,企业从市场的积极反馈中收获了更多发展动力,那关于华为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的争论,又有何意义?

毕竟“互联网”作为一个形容词,没有那么大的魔力。

华为的“小目标”

抛开“硬件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这类伪命题,华为到底想抵达哪里?

可以确定的是,用户对于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终端体验并不是完全满意的,这也恰恰是全球智能手机行业过去数年来向“同质化”挑战时的困惑之处。高屏占比、曲面屏、高像素摄像头等供应链技术已被证明不能带来突破性的变革体验,华为通过移动互联网服务,整体刷新用户对手机的使用体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且,这种整体刷新的智慧体验,涉及从终端到芯片到云端的自主能力,涉及与之匹配的深度定制系统,以及全球化的服务、开放共赢的合作生态,这一切听上去似乎有点耳熟?

华为的“小目标”其实非常清晰——余承东此前曾公开表示,安卓阵营与苹果公司惟一的差距就是生态体系。华为要在高端市场与苹果竞争,必须提升消费者云服务及布局生态,与苹果站在相同的维度竞争。事实上,纵观全球的智能手机企业,只有苹果真正实现了“端-云-芯”协同能力,中国手机企业硬件制造能力扎实,但大多缺乏全球化的云、芯能力以及在这些领域的发展规划。华为拥有国内手机企业中最为完整的“端-云-芯”能力、雄厚的全球化资本和生态号召力,基于这一能力打造的精品、智慧化用户体验,给了华为在未来发展中称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底气。

从市场份额上来看,华为与苹果2017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9.0%与13.7%,相比2016年同期6.2个百分点的差距明显缩小,但市场份额显然满足不了华为的目标和胃口,选择加码移动互联网服务,实际上是其对引领智能手机行业面向未来变革趋势的判断。

余承东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演讲给了我们管窥华为未来的机会。这条华为特色的移动互联网之路,不同于市场以往的认知,华为在打造自己的模式——不容小觑的一种模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