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辍学、研究“蠢事”、演电影、宣称要“乱花钱”

差点辍学、研究“蠢事”、演电影、宣称要“乱花钱”
2017年10月10日 11:45 南方略咨询

他的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一路走来有不少质疑和批评,但却最终凭借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摘得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

有意思的是,塞勒还曾客串出演获得2016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电影《大空头》,在电影中,他和赛琳娜·戈麦斯去了拉斯维加斯的一家赌场,向人解释什么是担保债务凭证。

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

作为研究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之父”,理查德·塞勒被问及:你会怎么花费9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72岁的老爷子继续开起了玩笑:“我会尽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这些钱花光。”

这位宣称要“乱花钱”的经济学家,实际上一辈子都是“理性消费”的呼吁者和推动者。理查德·塞勒开创先河,他批判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经纪人假设,并用数学方法和各种来自现实生活的实证证明人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总是存在的。比如,为什么在某次拍卖中所谓的赢家却变成了实际上的输家; 为什么有些赌徒输了一整天,却在希望渺茫的最后一局孤注一掷;为什么购物者宁肯在一件家电上省钱,却不愿在另一件类似的电器上花同样少的钱……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评价,塞勒使经济学“更人性化”,他所作贡献“在个体决策的经济学分析与心理学分析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给经济研究和政策的诸多领域带来深远影响。”

塞勒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行为经济学的又一次胜利

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刚刚尘埃落定,理查德·塞勒教授因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而成功斩获了今年的诺奖。

对于理查德·塞勒教授的获奖,我个人想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形容。说情理之中,是因为他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确实非常突出,够诺奖的分量。说情理之外,是因为他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是和丹尼尔·卡内曼一起完成的,而卡内曼已经在2002年得过了诺奖,所以我先前认为再给塞勒的可能性不会太大。没想到,今年诺奖委员会还是垂青了塞勒,并且还是独得,这点确实令我有些意外。

塞勒教授生于1945年,于1974年获得罗切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指导塞勒博士论文的导师是鼎鼎大名的沙文·罗森教授,在公共政策的评价方面很有造诣。相对于很多学院派的经济学家,塞勒教授对于政策的关注更多,更致力于用理论去影响和改变政策,我想这一点和罗森教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塞勒教授对于行为经济学的贡献很多,归纳起来,大约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禀赋效应。在1980年的论文《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中,塞勒教授首次提出“禀赋效应”的概念。顾名思义,所谓禀赋效应,就是指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其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没有拥有它之前大大增加。在和卡内曼合作的一项著名实验中,塞勒教授向人们证实了禀赋效应的存在。在这个实验中,他们先发给被试一个茶杯,并用巧克力去进行交换茶杯,结果人们都不愿意放弃巧克力。而在后来的实验中,他们先发给被试一块巧克力,并用茶杯去交换巧克力,结果却发现人们不愿意放弃茶杯。被试是随机抽取的,按理说不应该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好偏差,为什么在前一次中,他们会钟爱茶杯,而在后一次实验中它们却钟爱巧克力呢?原因就在于禀赋效应的存在——一旦我们拥有了某物,那么再让我们放弃它就很难了。

应该说,禀赋效应的提出对于传统经济学的挑战是很大的。例如,它直接挑战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根据科斯定理,当交易成本为零的时候,初始产权的划分并不会影响物品的最终配置状态,因为人们可以通过交换来让物品配置到对其评价最高的那个人手里。但是如果“禀赋效应”是存在的,那么初始产权的配置就很关键了。

二是跨期选择和自我控制。在传统经济学看来,人是理性的,可以对长期的消费和投资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是事实并非这样。举个通俗的例子,小学课文里面有篇课文叫《寒号鸟》,寒号鸟知道冬天马上就要到了,每天唱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它每天花一点时间来垒窝应该是最优的,但事实上它并没有这么做,原因就是缺乏自我控制。在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有个名词,叫做“双曲贴现”(Hyperbolic Discounting),也就是说,你今天对明天的关心,与明天对后天的关心是不同的,因此在每一个“今天”,你都会更重视现在,而不顾未来。如果存在着“双曲贴现”,那么人对于未来的规划就未必是最优的。如果这时存在一个外部的力量来进行干预,就会让个人福利达到更高水平。

在公共政策领域,和以上理论相关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社会保障。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让政府来办理社会保障是不合适的,因为会造成很多浪费。相比之下,让个人自行储蓄可能会更好。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以上论证当然是对的,但是从行为经济学角度看,这一论述却未必正确。塞勒曾和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卡斯·桑斯坦合作过一本著名的书《助推》,里面就重点论述了由于“双曲贴现”行为的存在,个人的储蓄行为可能不是最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保障的合理性正了名。

三是关于心理账户的研究。“心理账户”的思想最早也出现于塞勒教授1980年的那篇《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在1985年的论文《心理账户和消费者选择》中,他又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所谓心理账户,意义也是十分直观的,即我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并不会去进行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会在心里构建很多个分门别类的账户,分头进行计算。举例来说,我们可能拥有十只不同的股票,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关注的应该是这十只股票所构成的这个组合的整体涨跌。但在现实中,我们除了关注整体的涨跌外,还会关心每只股票的涨跌状况。当某些股票跌得很惨时,我们也不肯“割肉”,把资金放到业绩更好的股票上,而宁愿继续持有它,等着回本。

心理账户的提出,对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冲击是很大的。例如,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不应该影响进一步的选择。但是,如果存在着心理账户,那么沉没成本就会严重制约进一步的选择行为。

以上就是我对塞勒教授理论的一些理解。最后我想以一则趣闻作为结束。当年塞勒向同行们报告他那篇关于禀赋效应的著名论文时,有一位经济学家大佬当即提出了反对。他问:“你所说的禀赋效应,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交易成本的一种?”这个问题让刚出茅庐不久的塞勒十分尴尬。如果塞勒教授当时屈服于这位大佬的权威,把禀赋效应归于一种交易成本,那么我们还会有今天的行为经济学吗?这恐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来源:陈永伟)

没想到,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他

(瑞典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9日上午11时45分),2017年诺贝尔奖的最后一个悬念——经济学奖被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奖项颁给了对行为经济学产生贡献和影响的美国经济学奖、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

理查德·泰勒是谁?行为经济学是什么?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谁都没猜对的经济学家。

泰勒于1945年出生。1974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商学院,Robert P. Gwinn金融和行为科学教授,行为决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在国民经济研究局主管行为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除了行为经济学,泰勒的研究领域还包括金融学领域、决策心理学。

泰勒的学术观点是:

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可能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很多从传统经济学角度看来是“错误”的行为,经常被忽视,但往往正是这些行为导致了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决策最终失效乃至酿成恶果。

1980年,泰勒提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也称原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假设5年前,你花50美元买了一幅油画。这位艺术家成名,油画价值涨到1000美元。设想你愿意出售这幅画的最低价位,同时你愿付多少钱买幅品质相当的油画。可能的结果,是多数人在卖油画时要价较高,而买相似品质的油画时愿意支付的价钱较低。

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由于害怕损失,人们在出卖商品时会索要过高的价格。

宣布获奖后,瑞典皇家科学院这样描述泰勒的研究(非全部内容):

理查德·泰勒将心理上的现实假设纳入到经济决策分析中。通过探索有限理性,社会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后果,他展示了这些人格特质如何系统地影响个人决策以及市场成果。

理性有限:泰勒开发了精神会计理论,解释了人们如何通过在自己的头脑中创建单独的账户来简化财务决策,重点关注每个决策的狭隘影响,而不是整体效应。他还表明,如何厌恶损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拥有它时比其他人更重视同一项目,而不是不称为禀赋效应的现象。

泰勒是行为金融领域的创始人之一,研究认知限制如何影响金融市场。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理查德·泰勒的贡献在于:在个人决策的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建立了桥梁。

2017年呼声最高的经济学奖“候选人”都有谁?

2016年,来自哈佛大学的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本特·霍姆斯特罗姆(Bengt Holmstrom)凭借在契约领域(关于合同、执行薪酬等)的贡献获得诺奖。

在过去的获奖者中,已经有关于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博弈论等领域的学者。

诺贝尔奖一直很难预测,不论是大众参与感更高的文学奖,还是高深莫测的物理学奖、化学奖,最终的获奖者总是与热门预测不符。

而预测经济学奖的难点在于,不仅提名名单保密,而且候选人的学术研究涵盖气候变化、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等众多领域。

不过,吃瓜群众还是会从“引文桂冠奖”(被称为“诺奖风向标”)中寻找线索。

科睿维安公司于9月21日宣布了“2017年科睿维安引文桂冠奖”(原名“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更名为“科睿维安引文桂冠奖”)。评选出3组引文桂冠奖,共计7位经济学家入选:

1. 加州理工学院行为金融学和经济学教授科林·凯莫勒(Colin F. Camerer)及卡耐基梅隆大学经济学和心理学教授乔治·列文斯坦(George F.Loewenstein),因对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而获奖;

2.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兼经济学教授罗伯特·霍尔(Robert E. Hall)。获奖原因是,对劳动生产力的分析及其对经济衰退和失业的研究。

3. 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荣誉教授迈克尔·詹森(Michael C. Jensen)、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荣誉教授斯图尔特.梅尔斯(Stewart C. Myers)、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拉格拉姆·拉扬(Raghuram G. Rajan)。获奖理由:在阐明企业融资决策维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2年至2016年,已有43位引文桂冠奖得主获得了诺贝尔奖。

除此之外,去年“落选”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Romer)因其著名的“内生增长理论”再一次成为今年呼声最高的人选之一。

除此之外,有三位常年的热门候选人(也是“引文桂冠奖得主”),因于今年去世而失去参评资格:

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高级研究员,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因提出“鲍莫尔成本疾病”而闻名;

安东尼·阿特金森(Anthony Atkinson),前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高级研究员。他在收入不平衡、福利国家的贡献以及公共部门经济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斯蒂芬·罗斯(Stephen A. Ross),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的创始人。

相对于那些高深莫测的研究,泰勒的研究显得更加“亲民”,而且,他赢得了诺贝尔奖的青睐。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身世

说起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身世有些“凄凉”。

1896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只设立了5个领域的奖项: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也就是说,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的“亲儿子”。

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一个很长的原名:“瑞典国家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简称是:“瑞典银行经济学奖”。它是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为了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所以,它比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奖晚了好几十年。 

因为血统不纯正的问题,经济学奖常常被人诟病。有人怀疑瑞典国家银行的真正目的是“为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争取公信力”。一些诺贝尔家族的后人主张将其更名或彻底废除。

2001年,诺贝尔颁奖典礼100周年时,四位诺贝尔家族的成员在《瑞典日报》上发表了一封信,坚称这所谓的经济学奖贬低了真正的诺贝尔奖的格调;

2005年,诺贝尔的曾侄孙彼得·诺贝尔(Peter Nobel)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经济学奖把自己打造得好像真的是诺贝尔奖一样,但实际上却只是经济学家为了提高自己的名声而采取的公关策略。”

被当做公关策略、金融市场投机者的奖励、蹭热,诺贝尔经济学奖经历了不少坎坷。不过,“干儿子”还是得到了诺贝尔的公平待遇,其提名流程、评选标准以及颁奖仪式和与诺贝尔其他奖项一样,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只不过,在诺奖的网站上,可以赫然看到几个大字:“Not a Nobel Prize”——你不是我亲儿子。

(来源:mrpuppybunny)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