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剑无锋,“笨”如郁亮

重剑无锋,“笨”如郁亮
2017年11月09日 12:15 南方略咨询

如果说持续近两年之久的股权事件扰乱了万科的既定计划,那逐渐摆脱纷争的万科显然已经开始加快应对节奏。66岁的王石走了,他之于万科仅仅只是一个持有微量股份,拥有着名誉董事长Title的人。

52岁的郁亮彻底走在了台前,聚光灯打在了他的身上。这是一个比王石更有“野心”的人,一个注定比王石走得更远的人,这一天,距郁亮担任万科总经理已经过去了16年。

郁亮,长江CEO6期,万科集团董事长

1965 年12 月,郁亮出生于江苏苏州,母亲是一位普通工人,父亲是一位工程师。家境不算很好,也不是很差。郁亮从小就表现出数字的天赋,理科成绩相当出色,在他考入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时,其数学成绩竟然是满分,绝对是一枚妥妥的学霸。

大学期间,他他最爱读的书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而这两本书似乎构成了这个年轻人理想的底色。约翰·克里斯朵夫奋斗的一生让他极为着迷;而《光荣与梦想》里所描绘的美国断代史,则让他收获了一种自信—一个在纷乱中崛起的时代是成就一个凡人最好的舞台。

此时,中国南部的一个小渔村正响彻一句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群梦想家和淘金者试图将这个名为“深圳”的地方建造为蓝图上的“理想国”。

郁亮在报纸上一次次看到关于深圳的故事,也看到“深圳该姓资还是姓社”几近白热化的论争,而论争越激烈,那里越散发着潘多拉盒子般的魅力。1988 年大学毕业后,郁亮做了去深圳的选择。郁亮说:“我内心里一直在追求变化,所以不断在想,不断在变。那时我觉得变化就是理想。”

来到深圳,郁亮的第一份工作深圳外贸集团,他工作的相当努力。两年后,由于郁亮所在的外贸公司业务萎缩,他向领导提交了一份厚厚的建议书,内容是建议公司在内地发展连锁零售业务,但建议书交上去后便石沉大海。他想到了离开,因为不被重视!

1990 年,经身在万科的同学推荐,25岁的郁亮与39岁的王石第一次碰面。这天,和平路50 号董事长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带着书生气的年轻人。桌子上摆着履历和一份“商业连锁模式”建议书,求职者叫郁亮,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之前供职深圳外贸集团,见到万科招聘连锁业务的人才前来应聘。

此时,王石正雄心勃勃地要将他的公司打造成为多元化、集团化的军团,当时5100 万的净资产、“上市公司”的光环和十几种业务门类将这家小公司装点得熠熠生辉。“我觉得他们挺有理想的,”郁亮说,“因此我决定加入。”此外,让郁亮做出选择的另一个理由是,自己那份厚厚的建议书,王石不仅看完了,而且还做了详细的标记。

加入万科后,郁亮从一位普通职员开始做起,他几乎做遍万科所有的部门。1993 年5月28 日,万科4500 万B 股挂牌发行,共募集资金45135 万港币,郁亮由此大露头角。1994 年的某一天,郁亮来到王石办公室,直接问他,为什么我还不是副总经理?王石回答道,对啊,为什么你还不是?两年后,做完减法的郁亮得到了副总经理的职位。

而这种版本的对话曾在1992年一模一样地出现过,那时郁亮“要”到的职位是部门主管。

万科的郁亮,重剑无锋

2000 年,郁亮全面负责公司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而在他接过权柄的那一刻,他的“导师”王石并没有任何特别的交代,连一次长谈都没有。在一次采访中,王石对郁亮的评价只有两个词:“踏实”、“细腻”。在他看来,这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经理人必备的美德。

但如果你觉得这两个词还欠缺一点杀伤力的话,那就错了。军人出身的他,还送给郁亮一个评价—重剑无锋。就职之后,这个只有1米71男人爆发了惊人的力量。开启“海盗计划”,从竞争对手挖人;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当年万科收入达到了24亿。

可这显然不是这位35岁接管上市公司的年轻人的真实想法,他想要的是一千亿,王石当时也被吓了一跳,说到:“你们年轻人不要太浮夸”,事实上,是王石低估了这个市场,低估这位年轻人对市场变化的细微捕捉。郁亮钟爱德鲁克的一句话:“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故事发生。”

2010 年,一千亿目标提前4 年实现了。那一天,郁亮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封通知邮件,语气平静,并无特别兴奋。他只是在邮件发出的那一刻,才在内心中做了一次小小的庆祝。执掌千亿,他的标签是万科的郁亮。

过去的两年,万科一直在风口浪尖上,这是万科的第三次危机,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2015年底,王石向不断举牌的宝能系发出了“战书”。郁亮随即表示,他和董事长意见高度一致。他们都认为,宝能系的举牌是敌意收购,郁亮更强调管理层有受托责任。

在整个过程中,郁亮是这场复杂的“战斗”的操盘手,王石更多是那个在台前做“挡箭牌”的人。与多个可能的“白衣骑士”谈判,引入深铁、设计重组方案、狙击宝能等等具体的事务,都是郁亮为首的管理层在努力。一年半后,监管层发起险资监管风暴,恒大、宝能受制;此后,又在深圳市政府的努力下,华润退出,深铁接盘,万科股权之争得以解决。

2017年6月30日的万科股东大会上,这一次,52岁的郁亮彻底走到了台前。聚光灯打在了他的身上。回望背后,66岁的王石渐渐隐去了身影。

这个在内心喜好平静的人并不喜欢“大喜大悲”来标注人生的某个时刻。但在6月30日的接任典礼上,郁亮意外地发表了一段感言,他说没有王石,就没有万科的郁亮。说到后面一度哽咽。郁亮坦言,自己感到了责任和压力。第一,经过33年努力,万科登顶世界500强,这家公司继续往前难度非常大;第二,在过去两年股权之争中,万科市场地位和行业地位受到影响,房地产市场本身也在调整中,要解决转型发展的问题,挑战极大。第三,王石在中国企业界和社会都是巨星般的存在,很多股东和媒体都是他的粉丝。在他的耀眼光环下,压力不小,“希望大家真的喜欢王石主席的话,也给我点支持。给我点鼓励。给我点掌声。”

而王石这样评价自己:“我给万科选择了一个行业,因为它是多元化起家的,最后确定了房地产;第二,建立了一个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简单说就是规范、不权谋、透明、团队,因此树立了行业地位。”而郁亮,提出了房地产进入下半场、白银时代,万科转型城市运营商,他的使命是面向未来的。如何继承与超越王石,万科如何从“老大”走向“伟大”,是王石和郁亮共同的目标。”

11月5日,《哈佛商业评论》“2017年中国百佳CEO榜单”揭晓,万科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郁亮再度入选。即便有亮眼的业绩傍身,郁亮在谈到成功的原因时,仍然谦称是源于站在“巨人”王石的肩膀上。

重剑无锋,大巧若工。从普通职员到职业经理人,他用了10年;从“千亿总裁”到“万亿董事长”他用了16年,这是独属于郁亮的故事!(来源:道道找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