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功守道》开播之际阿里大文娱换帅,俞永福去还是留?

马云《功守道》开播之际阿里大文娱换帅,俞永福去还是留?
2017年11月15日 09:10 磐石之心

文章来源:公众号磐石之心

阿里巴巴马云与李连杰、甄子丹、吴京等著名演员一起出演的《功守道》在双11期间上映,让观众们见识了马云的太极神功。双11刚过,阿里巴巴又传出阿里文娱集团掌舵人俞永福离职的消息。

一面是马云醉心电影娱乐,一面是文娱负责人被传离职,这似有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在俞永福被传出离职后,其本人又在微博宣布“不会离开(注意是离开,不是离职)”。阿里巴巴官方则“对传闻不回应”,这更加让俞永福的离职扑朔迷离。

无论俞永福离职与否,阿里大文娱板块都是马云以及行业关注的焦点。磐石之心(公众号panshizhixin18)想简单分析下对此的浅见。

阿里大文娱板块担负阿里继续增长重任

据阿里巴巴2017第三季度财报,阿里的天猫、淘宝、聚划算、盒马鲜生、阿里妈妈在内的电商业务收入464.62亿元,同比增长63%,占总收入84% 。

其次是包括优酷土豆视频、体育、音乐等业务的数娱收入46.98亿元,同比增长33%;云计算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99%;

最后是包括高德地图、钉钉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收入8.87亿元,同比增长27%。电商业务是阿里巴巴主营业务,而数字娱乐、云计算和创新业务则是阿里培养的后起之秀。除了云计算外,数字娱乐和创新业务增长都较为缓慢,远低于电商业务增长。

而从利润来看,数字娱乐、云计算业务的亏损额在不断增加。作为新培育的项目不求盈利,但要追求营收增长率,云计算业务增长率99%是合格的,可惜数字娱乐业务既没有增长率也没有利润。

而阿里电商业务终会因人口红利走到天花板的那一天,而维持阿里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就必须依靠数字娱乐、云计算和创新业务,特别是具有5000亿大市场的数字娱乐。

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影音、娱乐、游戏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业务。

因此,此前有媒体不负责任的将俞永福称作是马云接班人、阿里“太子”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可见,俞永福执掌大文娱板块担负十分重大的任务,而阿里巴巴大文娱又面临着强劲的竞争对手——腾讯。

对于电商出身,没有娱乐基因,进入市场较晚的阿里巴巴来说,从腾讯口中抢食物,并非易事啊。

俞永福重整阿里大文娱,强调赋能内容创作者

2016年6月阿里巴巴CEO张勇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囊括了阿里旗下的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8月27日起,紧接着,任命俞永福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筹)董事长兼CEO,分管大文娱版块各公司相关业务。

俞永福接手大文娱之后,便对其进行一些列的战略调整,希望将此前文娱板块各业务一盘散沙的局面理出一条主线。2016年12月,俞永福宣布“通过把旗下优土、UC、豌豆荚等业务接入统一开放平台,提供多产品平台流量支持,加强对UPGC生态和合作伙伴的扶持。”

“我们希望在大文娱的完整内容生态上,让UPGC内容和影剧综漫为代表的头部内容形成高效的互补与合力,为内容生产者创造更多价值,为用户提供更好内容体验。”俞永福说。

为了推进这一计划,他安排新移动事业群总裁何小鹏兼任工作组组长,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和俞永福协助推进,并计划3年投入500亿元。

然而2017年8月22日,UC创始人何小鹏在UC十三周年生日的时候宣布离职。这也让俞永福打造UPGC生态的战略失去了一位干将。

2017年4月,俞永福发表署名文章《阿里大文娱的目标是赋能内容创作者》,全面阐述阿里大文娱的战略方向为:文化娱乐产业的新基础设施,并且是以科技生产力的方式打造新基础设施。这与马云这些年一直倡导的“赋能战略”无疑在同一个频道之上。

他说:“阿里大文娱最重要的思考方向也绝不是怎么拍好一部电影,录好一首歌或者写好一篇小说,而是利用我们最擅长的科技生产力,做培育好内容的土壤,赋能内容创作者,让他们为用户带去快乐。

当然,我们也在做一定量的内容,因为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内容制作,理解产业痛点,继而通过创新来改造这些痛点,创造价值。”

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的文娱战略并非创作更好内容为核心,而是希望搭建平台,让更好的内容到自己的平台上来获取流量和用户。这与阿里巴巴天猫、淘宝的策略是完全一致的。

赋能内容创作者是为了与腾讯差异化竞争?

俞永福提出“赋能内容创作者”战略,先把优酷土豆这个平台做起来,打造一个具有突出优势的视频分享平台,这其实与腾讯泛娱乐战略实现了差异化。

2011年腾讯副总裁程武提出腾讯“泛娱乐”战略:“腾讯希望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IP的粉丝经济。而核心是IP。这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者其他任何大量用户喜爱的事物。”2012年腾讯正式布局泛娱乐,成立IEG互动娱乐事业群。

腾讯泛娱乐战略有四大业务,分别为:腾讯游戏、腾讯文学(核心阅文集团已经在香港独立上市)、腾讯电影(腾讯影业,企鹅影业,B站,斗鱼直播等)、腾讯动漫。

通过腾讯文学、动漫打造IP,然后通过腾讯电影、腾讯游戏将这些IP变成影视、游戏作品,从而实现变现。而配合腾讯该战略的渠道资源有:腾讯视频、腾讯音乐、社交、猫眼电影、腾讯新闻、资讯平台等,全都担当其导流和导用户的重任。

为了布局这一战略,腾讯与阿里巴巴一样在这5年里收购了大量的公司,比如,并购格瓦拉成立猫眼微影、并购盛大文学成立阅文集团、与中国音乐集团合并成立腾讯娱乐音乐集团、投资数十家漫画公司、投资二次元B站和斗鱼。

阿里巴巴也在大量的购入资源完成文娱布局,比如,收购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成立阿里星球、收购优酷土豆、收购阿里影业并注入淘票票、收购UC,整合UC读书和小说退出阿里文学、收购广州简悦成立阿里游戏事业部……

从表面上看,这些投资并购基本相同,但是阿里与腾讯最大的差别在于,腾讯多个产品都具有垄断地位:阅文集团占网络文学的80%份额、腾讯游戏和音乐具有明显份额优势,并持续产生了《王者荣耀》《光荣使命》这些IP。

阿里巴巴大文娱重流量和渠道,腾讯则以打造内容IP为核心。阿里作为后来者,采取与腾讯不同的策略是可以理解的,这是一种竞争手段。但是文化娱乐的核心是否在于渠道呢?可能还是在于内容和IP资源。

在腾讯阅文集团独立上市后,腾讯娱乐音乐集团也传出将上市的消息,这无疑继续与阿里文娱拉开距离。现在摆在俞永福面前的阿里大文娱,确实需要重新思考战略方向。

打造优秀内容和IP应该提上日程。但是腾讯除了拥有阅文集团外,其他的IP资源也依靠收购获得,比如,投资和收购的游戏公司已达60多家,先后投资/收购美国《英雄联盟》的开发商Riot Games、收购芬兰手游开发商Supercell,也包括西山居、乐元素、掌趣科技、乐逗游戏等超过38家国内游戏公司。

而依托网络小说资源打造的一些电影,也并未创造出出色票房,比如,《择天记》《爵迹》《少年》《微微一笑很倾城》的口碑或票房都表现平平。

投资电影的风险极大,具有太多不可控因素,即使是知名导演冯小刚也可能拍出《夜宴》《集结号》等烂片,不知名导演田晓鹏也可能拍出《大圣归来》这种爆品。

所以阿里巴巴大文娱的机会仍然在于内容和IP上打造精品,以内容和IP为中心,再配合科技赋能内容合作伙伴的战略,激活这盘棋。电影、游戏、小说、音乐这些文学类作品,并不等同于电视机、手机等标准化商品,这些都是有才华的导演、作家、游戏开发者们倾心之作,需要的是灵感和创造,并不是依靠金钱和流量。

综上所述,无论俞永福是否离职,阿里巴巴大文娱战略可能都需要做新的规划与构思。文化娱乐业务是阿里巴巴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来源,马云不容有半点闪失。(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