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我们的银行,把债做到了极致

专栏 | 我们的银行,把债做到了极致
2017年12月11日 12:50 PPP头条

来源:PPP融资小白(专栏)

自进入银行投行以来,有些问题一直让笔者产生疑惑。比如为什么会有非标,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那么难,为什么很多国外的金融产品和模式到了国内就变了样?当然,这些问题绝不是一两个简单的原因造成的,但说来说去,我们的银行和银行资金的投放方式对其均有较大影响。中国是一个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绝大多数融资需求是通过银行系统来满足,银行的行为模式对我们的社会经济影响重大。

一、万物”生长”靠银行

在中国,银行有多重要?这么说吧,中国的金融机构只分为两种,银行和非银!从各金融业总资产占比来看,银行业近两年占比虽然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在90%左右。尽管非银金融机构这两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应该看到,这与银行表内信贷受限后给了大量通道业务有关,同时也与银行同业业务发展,银行加大对非银金融机构资金投放有关。2010年以来,银行对实体经济债权的同比增速平稳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对非银金融机构的债权同比增速持续走高,至2015年底达到70%的阶段峰值。总的来看,不管是实体经济还是非银金融机构,银行都是其最为重要的资金来源。说万物生长靠银行,真的是一点都不为过。

二、银行的思维和行为特征

由于《商业银行法》的限制、银行资金的特点以及这么多年来行为和体制惯性,做债和债性思维已经成为银行最重要的行为特征。尽管随着大资管的兴起,银行逐步探索投资权益类资产,但该类资产占银行表内外总资产的比例极少。在我们的金融体系中,钱基本来自银行,很多人才也都是银行培养出来的,因此,我们的金融体系也打上了深刻的债性烙印。

什么是债?从法律,会计和风险角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债是具有较强刚性本息兑付要求的金融产品,而债性思维的本质是要求有足够的能吸收损失的硬资产。由于银行太大,为了标准化和大规模作业,银行对硬资产的理解也呈现简单化和短期化的特点。一家从技术路径上看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没什么实质财产的企业,不会被认为是硬资产。银行无力对不同行业和其技术迭代进行深入研究,而且以前银行日子太好过,也不需要去做这种研究。

三、债性思维的体现和其鼎盛

说笔者刚入行的时候,有一次领导扔过来一笔20亿元并购融资业务,笔者心里那个激动啊,20亿元的并购项目!要知道并购是华尔街投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商学院专门有一门课叫Merger And Acquisition,厚厚的一大本,教授讲了一学期都没讲完。接到业务时,那些关于产业整合,现金流模型和法律税务会计的概念在笔者脑子里呼啦啦过了一遍。想来如果能够深入并购业务,那么升职加薪,成为并购大拿,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应该离我就不远了!!!

我的梦想在一天之后就破灭了!因为对银行来说,就是给一笔并购贷款,而且并购贷款的核心不是并购,而是贷款!我们不太关注产业整合、现金流模型和法律税务会计概念,我们主要关注贷款主体是一个强主体,他能够按期还本付息!

随着金融产品的发展,债早已脱离了简单贷款的范畴。银行可能通过SPV做了一笔股权投资,但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是强主体回购,在这里,强主体就是能够吸收损失的硬资产;银行可能做了一笔股票配资业务,融资方提供劣后级资金,银行提供优先级资金,极端情况下银行可以行使平仓权利,在这里,由于融资方提供了劣后级资金,因此损失的可能性降低,同时,股票就成为能够吸收损失的硬资产。在这种配资业务中,尽管投资的是权益类资产,但背后体现的是债性思维。

明股实债这些产品早已满大街都是,像永续债这种更高级的债性产品,不仅使用用途灵活,能够计入所有者权益降低资产负债率,而且股东的股权还不会被稀释!有这么好的债性产品,好的企业哪还需要放弃股权去做权益融资?

我们真的把债做到了极致!

四、银行”润物”细无声

基于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统治地位,银行的债权产品和债性思维已经对我们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一、我们国家的杠杆为什么这么高?下图中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在过去几年迅速上升,对此很多人做了不同的解释,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观点说原因在于货币超发。但货币超发必然导致杠杆率这么快的上升吗?笔者理解,本质原因是:货币超发+我们是银行为主金融体系+银行把债做到了极致!也就是说,银行的特点和资金投放方式对该问题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前市场上各种明股实债和表外融资,只怕我国真正非金融部门的杠杆要远高于统计数据!

第二、为什么中小企业融资那么难?为什么银行开口就要抵押?因为我们国家的融资主要靠银行,很多中小企业不属于银行所要求的硬资产。从风险收益属性来说,很多中小企业做债倒不如做股,但银行做股太难!房产由于市场较为透明,估值较为简单,具有较明显的硬资产特点,因此很多时候银行要求抵押。

现在大家在市场上看到的各种融资方式,不管什么方式,不管出现的马甲是谁,背后站的金主基本上是银行,因此银行对很多问题的形成有或大或小的影响。非标的本质就是银行包个马甲做债;PPP推着推着也有点像政府隐性债务;很多ABS产品看着就像抵押贷款或者质押贷款,因为主要的投资人是银行,你必须符合他的口味,此类例子举不胜举。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和每个非银金融机构,都需要与银行打交道,这么多年来,银行的做法和思维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金融市场,真可谓银行“润物”细无声。

五、我们能怪银行什么

当然,这种以债为主的金融体系会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整个国家在经济周期中波动变大,毕竟债不像股,债是刚性的。又比如,银行的这种做债方式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上较为无力,很多轻资产的新经济企业和科技企业并不能得到银行足够的融资。但我们又能怪银行什么呢?我们的银行都太大了,动不动几万亿的总资产规模,这就决定了银行作业方式是集团军行动,必须有严格的制度和行动的标准,对硬资产的认定也只能偏粗放。

市场上有很多做股权业务的精品投行,他们能够深耕几个行业,每年做的项目不多,但每个项目都是精品,每个项目的技术含量都非常高。相比较而言,尽管银行在做的每个项目技术含量低,但要保持如此大体量的资产正常投放和不出问题,难度就很大。

这就好比,要你培养十个刺客容易,还是培养一个万人军队容易?十个刺客中每人都武功高强,但万人军队的关键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到武艺如此高强,而更多是要做到令行禁止、调动有序、后勤保障有力,要把一万人拧成一股绳,形成攻城掠地的战斗力,貌似这个难度更大吧!

六、总结

1、我国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我们的银行把债做到了极致,因此我们经济体中的债太多,杠杆太大,但权益投资太少。我们在做经济和政策分析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2、我们能怪银行什么吗?银行受到很多政策法规的限制,在目前的顶层设计、社会经济和银行自身情况下,你不能期望银行在权益投资上做的更好;

3、我们能怎么改变?第一、堡垒从外部打破。以我国目前的经济体量,太缺乏一个成熟完善并能发挥相应作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以说,目前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转型升级及去杠杆对权益投资的需要,和我们金融体系主要以债权融资为主的矛盾,已经越发激烈。反过来说,由于缺乏一个强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但是我们经济发展又需要权益性资金,最后才会倒逼只能做债的银行推出这么多明股实债、明基实贷的产品;第二、堡垒从内部打破。银行拥有最强大的金融资源,银行自身发展需要、我们这个经济体需要、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也需要银行去做权益投资。但这需要上位法放松限制,需要监管层给予政策支持,需要银行有专门的具有产业基因的权益投资子公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