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第一个XX”模式的恐怖之处

“年轻人的第一个XX”模式的恐怖之处
2017年10月31日 00:05 航通社

2016年3月28日首发于新浪专栏,重发时有修订

雷军成为《连线》英国版2016年4月刊封面人物,报道配了个“是时候模仿中国了”(It’s time to copy China)的标题。文章提到,“通过似乎无法盈利的低价来销售高质量设备,同时从服务、内容以及配件中获利。这种创新堪称业内最佳。”

“人们觉得我们是智能手机公司——我们实际上是互联网公司。”当时还在小米的国际化脸面雨果·巴拉很快学会了如何表述公司领头人雷军的一些公式化语句,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他可以不假思索的背诵出来,而这就是其中一句。

小米所谓“年轻人的第一个XX”系列产品,基本要符合以下两大要素:1)性价比超高;2)硬件不赚钱,靠捆绑的软件和服务收费。鉴于现在有样学样的厂家越来越多,我们看到手机广告无孔不入且无法关闭,电视开机广告强迫等待很久,只要有屏幕的地方,你都能看到广告。

MIUI当初在天气App下面放广告被炮轰,如今还在死撑的乐视手机(利益相关:我正在用)在桌面点开你新建的文件夹,都能给你安排个广告位。这就是“通过似乎无法盈利的低价来销售高质量设备”的代价。

也是在当年不久,我在 TechCrunch 发现两篇文章,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广告和促销信息,安插到你正使用的产品当中。

第一篇《出版商看清楚:电子书不只是纸质图书的数字化版本》开宗明义地说,“消费内容并不意味着从一个封皮跳转到另一个封皮。阅读电子书体验充满沮丧和令人烦恼,这是值得羞耻的,因为事情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文章举例说,比如Lonely Planet这样的旅游指南,电子版现在依然不能直接连通商家的订餐号码或网站,方便用户看到即预约。电子书唯一的好处是比纸书便宜一点。

作者说,电子书甚至可以是正在完成的图书。出版社可以表示“我们稍后会在这本书中放进关于某领域的更多信息”。至少对于旅行指南类书籍来说,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比得过点评网站或者是智能手机应用。

但是,术业有专攻,为什么一定要“比得过”呢?很多人使用书作为阅读媒介,而不是网页的原因就是希望沉浸其中,而不受随处可见的链接或索引信息打扰。

真的,哪怕是遇到生词或者陌生概念,我也想一气呵成的放进生词本,读完合上书本才依次检索,不然中间跳到维基百科以后,我就不用再看原来这本书了。

我真的不希望Kindle提醒我,与某个放进生词本的单词相关的图书现在正打八五折。

另外一篇是《为什么每个家庭都需要买一台全新的冰箱》。关于智能冰箱有很多种不同的思路,其中最常见的是在冰箱的冷藏室内部安装一个摄像头,随时监控库存的动态,当库存用光时候会提醒你。

但是文章作者很显然想更进一步,他提到亚马逊推出Dash Button,只要按一下按钮就能够快递固定数量某商品上门的服务。为什么这样的服务不能在冰箱里食品空了的时候,自动给你补齐同种商品呢?

或者——文章作者更加大胆地指出——是竞争对手商品的试用装。比如说,一种番茄酱(假设是亨氏)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领袖地位,那么另外一种酱料(假设是Del Monte),可以派发免费试用装。

之前品牌们打仗的位置都是在电视和户外媒体,或者是小区内部的电梯里面。现在借助进入用户家中的冰箱,他们可以实现比以往更加无孔不入的覆盖。而这也许就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冰箱”的正确打开方式——也让人由衷感到不寒而栗。

我觉得可能我们需要一个选择权,来实现没有广告的纯净阅读,或者是不读取我个人信息和偏好的冰箱。但是在如今粗放经营的时代,这些东西都是如空气和阳光般免费提供的,我们没有想到它会有多宝贵。

直到“年轻人的第一台”系列出现之后,个人信息开始在实物类产品定价中占据一定的比重,而且占比正逐渐上升。

其实我原本预想的结果是,花跟现在的一样的钱,享受跟现在一样的去广告服务,正如裸机;而有广告的服务,可以让冰箱免费或者是倒贴钱送给你,正如合约机一般。

问题是,资本已经有足够的盈利空间,但为了赚取更多的钱,自然不会采用让顾客感到更舒服的那种思路。市场调节之后的结果正倾向于:花跟原来一样或者只便宜一点的价格享受带广告服务,而广告不能去掉,或者去广告的总价高于原先购买非“年轻人的第一台”产品。

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为了保持纯净,而不得不为之付费的时刻到来。而在那个时候,如果你不交各种费用来保持无广告的话,采用所谓的破解行为,就跟你在商店里偷了一台冰箱一样严重。

即使我无法抗拒那个时刻的最终来临,我也希望在那种时候能推广的广告,是一种相关性更强的广告。

像是在TechCrunch文章当中所说的那样,在一瓶番茄酱用完的时候,你要么收到来自同品牌番茄酱的优惠券,要么受到来自竞争对手的试用装,但一切仅限于番茄酱。这是我可以接受的。

但是,有可能做得吃相好一点,更有良心一点的产品,至少在中国市场上,不见得会有销路和活下去。一切似乎都是市场自由竞争的必然选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