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Q2财报解读:利润遇拐点 人工智能拉动效应初显

百度Q2财报解读:利润遇拐点 人工智能拉动效应初显
2016年07月29日 10:30 孙永杰的ICT评论

日前,备受瞩目的百度发布了其最新的2016年第二季度财报,总营收为182.64亿元(约合2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0.2%,移除去哪儿影响,实际同比增长16.3%。其中,移动营收占比持续上升达62%。

众所周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会遭遇市场竞争、政策、监管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只是有正负、长期与短期之分,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影响因素作用最终发挥多少和企业自身的实力密切相关。在此,我们不妨比较下这几年来百度的财报数据。

据历次财报数据显示,百度从2014年Q4至2016年Q1营收依次为484.95亿元、125.19亿元、287.46亿元、464.27亿元、640.37亿元、158.21亿元;同比增长率依次为52%、33%、35%、34%、32%、31.20%;利润依次为131.87亿元、24.29亿元、61.11亿元、89.52亿元、336.64亿元、22.11亿元。由此可以看出,百度自2014年Q4至今核心业务营收同比增幅稳定,而这和百度在自身核心业务的持续创新进而保持业内领先的市场地位密不可分。

当然,核心业务的稳定和向好为百度目前正在进行的面向未来的转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百度针对未来的转型进行得如何?

众所周知,与过去相比,百度在业务层面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以搜索引擎为主逐步转型为O2O、金融、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领域,且有的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也在2016年百度联盟峰会上提出,人工智能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幕,百度正在积极布局中。

举例来说,在无人车领域,日前美国财经网站The Motley Fool在对谷歌和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进行了对比后认为百度略胜一筹,且比谷歌更有野心。具体表现在,与谷歌一样,百度也在游说美国国会,希望能够放松无人驾驶汽车的监管规定,且已经在美国和中国展开路测。而且在中国,百度已经在中国芜湖实地测试无人驾驶旅行车和大巴,并计划用5年时间实地测试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系统。

此外,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美国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的全球50家最具“创新力”科技公司,百度凭借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系列突破进步,领衔国内众多企业跻身榜单,排名第二,且超越了被全球称为最具创新且与百度核心业务高度类似的谷歌。究其入榜的理由,可以分析的是百度成功的将语音/图像识别与搜索、机器翻译等技术植入到各条产品线并投入使用。尤其从第二季度百度的布局结果来看,百度正在以人工智能基础平台为核心,百度搜索结果的准确性持续提升,并且用户以语音、图像方式表达需求的搜索请求保持高速增长。

关于百度的人工智能产品,以度秘为例,是2015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首度推出的为用户提供秘书化搜索服务的机器人助理,能够通过自然的交互方式,依托强大的智能搜索技术,在准确理解用户意图的基础之上,与用户进行信息、服务、情感的交流。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度秘的核心功能在于简单模仿一颗真实人脑与用户进行多轮交互问答,并且已经走出实验室接入生活场景,进入KFC化身智能员工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完成从点餐到支付的全流程。此外,在高考场景中,度秘又担当起“高考全职顾问”,帮助考生估分、填报志愿,并进行在线答疑。

以上可见,百度人工智能的技术领先正在发挥威力,随着人工智能在百度各业务体系全面开花,并转化为核心优势,百度在新风口下已经占据有利位置,有望迎来更有后劲的新阶段。

也许就像《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所言:回顾科技和创新的发展,像人工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等这些领域确实令人兴奋,但技术并没有真正为全球经济注入活力。也许,这正应当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资本驱动的个别领域的技术繁荣,到底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在一味追逐风口的同时,真正的科技创新到底是几页PPT,还是动辄几年默默无闻的潜心研发?

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从百度近些年来的布局,其未来不是纸上谈兵的预期,而是实实在在,甚至已经投入应用的创新,而这也是业内认为百度未来向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此次财报对于百度核心业务的影响是短期且不可持续的,而其基于未来产业趋势的创新,尤其取得的成果才是百度未来转型和长期向好的关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