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可以帮中国去产能和经济转型升级

中美贸易战,可以帮中国去产能和经济转型升级
2017年01月09日 13:57 预期财经

作者:李连光,经济学博士。

今天早上,中美贸易战的声音又起来了。

这次主角是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

朱民的意思是“中美贸易战非打不可”。

此观点与我元旦前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事件

据媒体报道,1月8日,由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第1期浦山讲坛在上海举行。

主民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了题为《特朗普上台的经济基础、政策和全球影响》的演讲。

他讲话的核心是“中美贸易战非打不可”。

二、贸易战怕不怕?

一听战,就觉得怕。

其实,这个有点像过家家。

礼尚往来。

如果有人觉得吃亏了,那就会不高兴。

就会使绊子。

两家就会过过招。

最后大家都有损失,或许还会有所得。

战后,再谈判,再合作。

不过如此。

怕,没必要。

三、谁不满意?

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问。

回答多数是:那肯定是美国特朗普不满意呗!

问题是,中国对现状满意吗?

告诉你,也是不满意!

看看雾霾,污染,难道不是国际分工的产物?

我们为什么去产能?

那还不是生产的过多了?

这里头没有美国的功劳吗?

我们是没有说出来而已,也没有指向美国而已。

四、去产能也需要一个冲击

我们整天谈去产能,去的那个难啊。

为何?

一去产能,价格就涨,谁还去产能。

顶风生产!

所以,产能还是要从经济结构整体去调。

这次,中美可能的贸易战,可真是一个去产能,调结构的好机会。

既然中美对我们的过剩产能都不满意,那就合作去除得了。

五、我们会得到什么?

有所得,就会有所失。

有所失,也会有所得。

大国关系,更是如此。

可以预见,如果爆发贸易战,我们的研发水平肯定又要上台阶了。

纵观历史,我们每次被制裁,都是被逼独立自主发展的好时期。

我们经济转型升级,也许真的需要一次外部激励。

我们只是需要解放思想,保持开放的心态,尽量吸引挽留外资的研发部门,辅以独自自主,我们的研发肯定会上去的。

六、新平衡

贸易战,不是目的。

贸易战,也不是结果。

贸易战以后,必然有一个新的平衡。

那时,中美也许贸易水平有所下降。

但是,两家的经济或许都更健康了,那也说不定。

这也是经济规律。

《预期财经》原创作品,未获授权禁止转载。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