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再做这些业务,就是违法了

网贷平台再做这些业务,就是违法了
2016年08月25日 00:54 预期财经

  作者:李连光,经济学博士。

  据银监会网站消息,8月24日,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这是全面整顿规范网贷平台的文件。

  需要理解的两个概念: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网贷平台”。

  “网络借贷”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P to P)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

  其中,《办法》第十条,明确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

  解读:防止非法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解读:网络借贷要遵守个体和个体之间借贷的要求。所有资金全部托管到银行,保障安全,防止“跑路”。

  (三)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解读:保本保息,只有银行才能做到。如果网贷平台这样宣称,就是误导夸大。

  (四)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解读:不能落地,要遵守网络这个性质,不能越界。

  (五)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贷款是银行的业务。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解读:项目募集期不能结束,无法有效的监管。

  (七)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解读:这是银行代理业务,还是不能越界。

  (八)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解读:这是资产管理业务,不能越界。

  (九)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解读:互联网金融不能入侵实体金融。在系统上做到风险隔离。

  (十)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解读:做中介,要诚实。

  (十一)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解读:要保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不能流入到虚拟经济中。

  (十二)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解读:股权众筹是又一个互联网金融领域,不能越界。

  (十三)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原创文章,未获授权禁止转载。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预期财经(yuqi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