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业都有问题,何谈工资涨跌?

如果就业都有问题,何谈工资涨跌?
2016年11月04日 12:42 预期财经

 图:李择优绘

作者:李连光,经济学博士。

最近,各省又开始发布当地的工资指导线。

目的就是要让工资涨幅要在一个幅度范围内。最高别高于上限,最低也别低于下限。

虽然这个指导线不是强制的,但是老是让人觉得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

计划经济时代,所有企业都是国家和集体的,所有人都是“国家的人”,工资是国家给的,国家出台工资指导线,那是再符合逻辑不过的事。

现在呢?

就是国有企业,都是企业自己开工资,企业有收入、有盈利,才有收入。

更别说,其它非公经济。

国家出指导线,能指导了啥?

你知道企业是死是活?

效益不行了,降低工资提高竞争力是很正常的啊!

难道为了提高工资,让企业塌了,员工都失业了就好了?

企业是经济细胞,细胞死了,整体经济能好了?

插手企业工资,实属干预微观经济运行。

弊端太大。

所以要认识工资指导线的危害,即使它是非强制的。

我们要认识到,我们是做一个选择:是涨工资让企业死了,员工都失业好,还是把工资降低一点,让企业继续生存,员工还继续能挣工资好。

似乎答案好出来。

活不了还谈啥涨跌。

皮之不存,毛还焉附?

再者,工资有弹性,也是经济有弹性的一个条件。

经济要波动,企业要应对,就要用一切办法。

别说降工资,裁员也是手段。

企业都是为了保命。

如果国家关心企业员工的工资,那就把精力用在宏观调控上。

能不能把僵尸企业解散了,把资源释放出来,让更多有希望的企业长大,吸收更多就业。

能不能把行政效率提升了,减少腐败环节,让企业轻装上阵。

能不能把基础科研、教育、医疗搞好,让社会有更多的高素质、健康的人才供企业选择。

企业多了,好了,工资自然升高。

工资涨幅,不是你能指导出来的!

发布指导线,从企业看,干扰了劳动力市场。

从劳动者看,也是画饼充饥。

对于失业者看,更是害人不浅。

欢迎讨论。

原创文章,未获授权禁止转载。更多原创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预期财经(yuqicaijing)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