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离振兴还有多远的距离?

中国制造业离振兴还有多远的距离?
2017年03月11日 11:07 开伟观察

近日,发布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3,比上月回升1.1,显示制造业运行连续第10个月放缓,并回到荣枯线以上;而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制造业PMI为40.8,与1月持平。两者由于样本对象不同得出的数据虽有一定差异,但都显示制造业总体呈企稳态势。

从财新和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综合看,制造业企稳表现在四方面:一是生产和市场需求总体平稳。生产指数为52.2%,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这表明制造业生产状况有所改观,市场总体需求呈回暖迹象。二是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高技术、消费品等制造业延续扩张态势。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4.6%和52.2%,均保持较快增长。这表明中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制造业、食品及酒饮料制造业等行业连续处于扩张区间。三是一些传统产业继续压缩生产,化解过剩产能。高耗能行业PMI为47.8%,虽持续低于临界点,但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下行指数均有所回落。四是10月份,制造业用工收缩趋势虽已持续两年,但本月收缩率放缓至3个月来最轻微,表明制造业生产有所回升,就业状况有所改善。

制造业呈企稳迹象,表明中央稳增长政策开始见效;首先,国家发改委出台各项投资政策和批复大批基建投资项目,如铁路、航空、城市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等,直接拉到了钢铁、水泥等上下游制造业生产扩大,加大了“去产能”力度。其次,中央政府出台定向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给小微企业减免税额提高及扩围、允许企业加速折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等政策措施,都对改善中小制造业生产经营起到了作用。

尽管制造业呈企稳迹象,但从数据看,仍难让人乐观,因为企稳基础并不扎实:其一,PMI总体处于临界点以下,尚未走出低迷局势;加上内外需拉动仍处疲软态势,导致制造业整个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较小。其二,制造业库存形势仍十分严峻,由于销量增长缓慢,成品库存已连续三个月上升,意味着市场需求仍然不足。其三,进出口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由于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和国内经济继续下行压力,制造业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4%,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7.5%,低于上月0.6个百分点,均呈回落之势。其四,中小制造业生存环境没有根本改观。中型制造业PMI为48.7%,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小型企业为46.6%,连续两个月回落,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主要原因是小型企业资金紧张,尚末走出融资难、融资贵困局。

基于此,若要筑牢制造业企稳回升之基,仍须稳增长经济政策继续发力,在全面认真落实中央已出台的各项财税金融及外贸等优惠政策之外,研究出台一批新的、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激励制造业继续扩大生产、开辟销售渠道,扩大国际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夯实企稳回升基础:一是政府帮助制造业研究世界及国内生产需求新动态,调整生产结构,进行产品技术革新,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对制造业技术革新予以研发资金、减免税等奖励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并在外贸出口方面实施进一步扩大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提高制造业出口积极性;让制造业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三是彻底改善制造业生存环境,政府通过设立企业发展基金及融资担保公司等措施,打通制造业与金融业接轨通道,针对制造业实施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满足制造业尤其是中小民营制造业合理资金需求;实行定向降准和贴息,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提高制造业生产竞争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