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金融模式是金融支农商业化有效途径

产业金融模式是金融支农商业化有效途径
2017年03月21日 12:11 开伟观察

当前,涉农银行在支持“三农”上陷入空前困惑,一方面要控制信贷风险,获得盈利,实现商业可持续性;一方面又要提高涉农项目效益,实现“三农”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涉农银行寻找到两者利益契合点,这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除了“三农”本身具有天然抗风险能力弱、利润薄之外,还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受价格波动幅度大影响,始终难以跳出“价格”周期怪圈。同时,更让涉农银行部门担忧的是,农村人口、产业、知识等全面“空心化”,农村缺乏优质信贷产业项目,要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无异于攀登“蜀道”。

当此情势,或许有人会产生错觉,是不是涉农银行与“三农”产业之间只能处于水火不相容两个对立面?银行无法在“三农”产业上开拓出商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其实也不尽然,只要涉农银行从当地农村经济实际出发,开动脑筋,找准切入点,就能走出双方可持续发展的“新通道”。湖南麻阳农村商业银行产业金融实践探索,或许能为涉农银行在新常态下,拓展商业可持续“生路”提供有益思考。

2012年,湖南省麻阳农村商业银行为解决存贷比过低问题,并为富余资金寻找出路,主动与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农业产业化公司共同合作,大力发展产业金融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具体运作是,选择在本县6个乡镇6个村设立“产业金融贷款担保基金”。其资金构成为村委会注入80%(由县财政与扶贫办拨付产业扶持资金)、企业注入10%、农户自筹10%的比例,每个村建立50万元“产业金融贷款担保基金”,统一存入信用社,信用社按担保金5-8倍放大授信;同时对其给予存款利率上浮10%、贷款利率下浮10%的优惠。县财政局与扶贫办为贷款农户提供全额贴息,并负责对“产业金融贷款担保基金”进行监管,做到一村一协议,一产业一协议,明确担保范围、期限等。担保金存入信用社产生的利息,按出资比例分配,村级的归村集体,用于产业发展工作经费。产业金融贷款担保金到期后,按出资额退还企业、村集体,用于村级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配套支出。

为确保产业金融模式正常运转,麻阳县政府建立了“四级联动”金融扶持机制。县财政局、扶贫办成立县产业金融服务中心,专门负责扶持资金管理及村产业指导服务、农户贷款贴息、与合作企业和县农商协调等事务。各乡镇对应业务归口乡镇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乡镇农村金融服务中心)负责。村成立村级产业金融服务中心,负责本村产业规划和实施、贷款户资格审查和贷款推荐、协助金融部门清收贷款,以及协调农户与企业、银行、扶贫办关系等。合作农业企业则负责产业技术指导、产品保底回收、货款优先偿还银行贷款等。

产业金融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在“三农”服务中的“中枢”作用,增强了政府责任意识,放大了产业金融模式辐射效应,达到了农户、农业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四方共赢目的。截止2015年4月末,累计发放产业金融担保贷款2450万元,带动1250户农户种植半夏、葛根、黄桃、甜橙等2400亩,增收1245.32万元,平均每户增收9955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已累计收回产业金融担保贷款2395万元,农商行实现利息收入322.86万元。产业金融模式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肯定。

产业金融模式也存在风险问题,麻阳农商行把发放产业金融贷款风险防范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一套自我约束和规范长效机制,推进了产业金融贷款持续良性循环。首先,坚持“五公开一监督”机制。即公开贷款政策条件、公开评级授信原则,公开贷款流程和时限,公开贷款金额方式、用途及利率,公开贷款违约责任处罚等。最后,将贷款交给全社会监督。即将农商行产业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三级”评级授信负责人、农商行支行负责人、客户经理等名单和电话向社会公布,并聘请社会监督员,接受全社会举报和监督。其次,强化内外风险防控。一是加强内部风险管控,全面推行贷款“三包一挂”责任制,将客户经理绩效工资与承担工作量、贷款质量、创造效益挂钩,实行绩效考核,防止滥放贷款倾向。加大对独立审批人、客户经理考核力度,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二是加强外部风险管控。充分发挥乡镇产业金融服务中心职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在贷款评级、授信、发放前实行公示制,严把准入关,从源头上降低贷款风险。三是加强项目带动,探索出了“公司+农户”或“农户+”模式,选取周期短、见效快、市场好、效益高的种养殖等具有良好收益项目,真正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这种信贷风险防范措施,麻阳农商行新投放产业金融担保贷款到期本息回收率均达98%以上,2014年末产业金融不良贷款率仅2.24%。

从目前看,产业金融模式充分发挥了五大金融功能:其一,实现了普惠制金融服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只需村级“产业金融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即可获得贷款,让银行信贷直接走进千家万户,并让贷款全程接受有效社会监督,促进区域金融生态改善和区域经济发展。过去,该县兰村乡望远村每年能贷到款的农户最多不超过10户,总金额不超过20万元,试点后分别增长了30余倍。其二,放大了财政资金效益。建立产业金融贷款担保模式,将财政扶贫资金由过去直接投入转变为间接投入,让金融资本充当产业金融模式主力军,乘数效应使财政扶持资金功效放大了5-10倍,收到了“四两拨千斤”功效。其三,激发了农户创业热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通过注重市场规律的金融机构参与,把产业发展引入市场轨道,实现产业与金融有效对接。且这种模式改变了过去银行支农信贷“一头热”局面,增强了政府狠抓产业与金融良性发展责任感。同时,提高了农民发展产业针对性及主动权,增强了农户抓好生产经营责任感。其四,优化了社会信用环境。

由于产业金融模式是建立在农户评级授信、信用村镇等基础上,增强了农户信用观念,实现了从“要我还款”到“我要还款”转变。其五,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金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金融与农村产业不对接问题,为大批从事种养殖业农户做大产业提供了资金后盾;同时,也吸引了大批青壮年返乡创业,使农村夫妻分居、儿童留守、老人空巢、田土荒芜等社会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此外,扶持发展壮大了村级产业,广大农户在种植及生产过程中学到了技术,找到了致富奔小康有效路径。

产业金融模式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给麻阳农商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农民把钱纷纷存入农商行,存款外流现象得以扭转,从去年推行之日至今年4月末,存贷款分别增长了3.5亿元和2.8亿元,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8.63亿元和 12.06亿元,分别占当地县域金融份额的三分之一。尤为突出的是,树立了品牌形象,获得了农民高度认可,农民把麻阳农商行当成了自己的银行,且认为是精品银行、普惠银行,麻阳农商行社会地位、品牌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