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密集考察银行有何用意?

李总理密集考察银行有何用意?
2017年03月22日 17:32 开伟观察

最近,李总理密集考察银行,发表了重要讲话,也对银行提出了很多殷切期望。李总理考察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解读,不少人认为银行信贷投放将加快,宽松信贷形势即将来临。

李总理密集考察银行,引起广泛解读和猜测,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增多,国内经济运行虽保持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加大,金融调控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应是当前工作重心,政府总理频繁考察银行是形势必须。虽然,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李总理考察无意推动银行信贷投放加速,但笔者认为李总理密集考察银行仍有其深刻用意的。

那么李总理考察用意到底在哪?笔者感觉在三方面:

从银行资金流向看,过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经济如股市或房地产领域,总理对定向降准降息功效有所担忧。1季度,央行虽进行了降准降息,释放了几千亿资金,2月末季度银行贷款也增加了 3.20 万亿元,同比多增 6018 亿元,房地产贷款余额为18.41万亿元,同比增长19.4%,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贷款虽有所增长,但远不及房地产增长幅度,1-2 月份小微企业贷款新增 6106 亿元,同比多增 497 亿元,增量占企业新增贷款的 26%,比上年同期占比低 4.5 个百分点。而这一时期中国股市却呈现牛市,且大盘指数不断推高,表明过多资金流向了股市、楼市及产能过剩、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因此,李总理考察具有督促用意,商业银行一定要按定向降准降息之要求,将信贷资金投放到最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身上,杜绝资金再次流向虚拟经济和房地产领域,尤其不能在体内空转。且提醒商业银行,接下来中央政府为稳增长还会连续进行降息降准及其他货币政策,监管部门及商业银行更应把好资金流向,做到科学合理安排资金,确保资金不被转移用途,为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做出贡献。

从宏观经济大势看,以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再次下滑为标志的经济运行不景气状况没有改观,总理对银行经营指导思想存在担忧。2月末,尽管银行贷款有所增加,但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8%,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表明以制造业为标志的中国生产企业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若商业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指导思想上不转变,仍纠结自身利润及其他各项业绩考核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有可能导致下滑,中国实体经济形势在二季度有可能恶化,这对确保6.5%经济增长目标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李总理考察具有告诫之功效,提醒各商业银行保持高度清楚头脑,树立大局意识、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把一切信贷服务重心转移到为改善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轨道上来,消除一切“小动作”,打造银行与企业患难与共、血肉相联的命运共同体,形成银行与企业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服务局面,最终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局。

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看,企业反映贷款之外的负担较重,融资成本没有真正降下来,总理对银行服务收费新规落实情况存在担忧。总理曾在考察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时,一天4次敦促银行减少服务收费,绝非空穴来风,无中心有,说明银行服务收费“多而乱”的现象已引起李总理高度关注。虽然发改委和央行颁布了银行服务收费新规,但商业银行为追逐自身经营效益,仍执行不彻底、不到位,在不少收费项目上“明降暗升”或“边减边增”,加之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或监管惩处力度不够,使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混乱局势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据央行数据,2017年2月末,企业融资成本为6.83%,比上年末下降12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50个基点,但融资总体成本仍处较高水平。因此,李总理考察无疑起到敲警钟之功效,商业银行一定要消除阳奉阴违心里,从维护金融稳定、推动企业发展高度出发,遏制自身违规收费行为;监管部门更加集中精力,消除监管懈怠心态,始终把降低企业服务收费放在首位,堵塞商业银行一切违规收费行为,使企业融资成本真正降下来,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形成坚强金融推动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