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现状释放了啥信号?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现状释放了啥信号?
2017年04月11日 11:35 开伟观察

(原文刊发于2017年4月11日《证券时报》“评论”专栏)

近期,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数据相继披露,净利润升降、不良贷款增减、员工就业动态等三个指标格外令人关注:总体情况是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双升有所控制、员工就业总数减少,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带给社会总体感受是喜忧参半,让人对商业银行经营前景难以做出准确判断(4月10日《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净利润、贷款质量、员工就业人数是最能说明国有商业银行总体经营状况的三个关键指标:净利润升降情况代表银行经营业绩及其发展前景;不良贷款增减代表银行经营风险的累积程度及其发展潜力;员工就业动态表明银行工薪待遇对员工吸引力的强弱及对员工提供个人职业成长空间水平的高低。由此,这三个数据基本反映了银行业的经营全貌,是引起业界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从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情况看,虽然总数呈增长态势,每天利润超25亿元,但势于强弩之末,升势相当微弱,基本徘徊在个位数“1”左右:比如,工行2016年实现净利润2782亿元,比上年增长0.4%;农行实现净利润1839亿元,同比增长1.86%;中行实现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下降3.67%;建设银行净利润为2315亿元,同比增长1.45%;交通银行则为672亿元,同比增长1.03%。

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看,2016年随着经济整体企稳回暖,以及银行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趋势得到遏制,五大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69%,资产质量总体呈稳中向好趋势。比如,工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118.0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2%,比上年末上升了0.12个百分点,但低于1.74%的全国平均水平;农行不良贷款总额为2308.3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7%,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1460.0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6%,比上年末上升了0.03%百分点;建行不良贷款总额1786.9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2%,比上年末下降了0.06%百分点;交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62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2%,比上年末下降了0.01%百分点。

从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员工就业总数及其变动情况看,在利润增速放缓的同时,由于薪酬水平下降及其他福利待遇减少,员工总数也呈下滑趋势。据年报,截止2016年底,五大行员工总数合计为172.2万人,除交行员工人数增加1088人外,总数比2015年末减少17736人,减少幅度为1%。此外,五大行机构总数合计为70783个,比2015年的70952减少169个,减少幅度为0.2%。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利润增速趋缓、不良贷款双升趋势有所控制、员工总数呈减少趋势向社会释放了哪些信号?从当前看,主要释放了三种信号:

其一,净利润趋缓是经济下行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大惊小怪;但释放了商业银行加快经营转型和调整经营战略重心紧迫感的信号。银行虽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但经济始终是银行经营效益的“输血器”,没有经济的真正企稳回升,就不可能有银行永恒的高利润;否则,就是一种经济金融的病态,也不可持续。当前国有五大行利润增速下滑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水平下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经济现象;相反,此时银行利润下降是种好现象,说明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反哺能力有所提高,值得褒奖,不应对银行利润增速放缓过度解读。而且,还要看到,当前银行利润下降有受传统存贷款利差收窄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因素的影响,如2016年五大行的利息净收入降幅在6%到9%之间。以中行为例,2016年中行净息差同比收窄29个基点,达到1.83%。同时,这也是金融脱媒加剧及以互联网为轴心的新兴金融业态冲击所致,商业银行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向中间业务进军,并加大中间业务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力度;尤其重视互联网金融冲击,加快实施以“触网”为核心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步伐,掌握未来经营竞争主动权,提高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能力,才能使经营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其二,银行不良贷款双升趋势虽有所控制,并令业界为之一振;但释放了督促商业银行不可沾沾自喜、对不良贷款保持足够警惕的信号。银行贷款是实体经济运行的“血液”,而当前实体经济身躯处于一种“病态”状态,实体经济的“血液”也遭受了“感染”;从这种意义上理解,目前银行不良贷款双升有所控制,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只要实体经济元气没有真正恢复,银行不良贷款双反弹的可能性就存在,且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趋缓数据可能还有一定水分。由此,尽管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升现象得到遏制,但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依然没有真正改观,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仍应加强对贷款的管理,谨慎放贷,看准看稳,提高质量,切莫不顾风险盲目扩大信贷资产规模;尤其应注意产业政策性风险,调整好产业信贷结构,认真贯彻供给侧改革精神,控制对产能过剩产业再放贷,坚决压缩和退出僵尸企业贷款,当好去产能“模范”;而且目前还要注意房地产信贷增长,控制好房地产信贷增长幅度和节奏,防止造成房地产信贷出现新的膨胀局面,避免在房地产贷款上再摔跟头;且这种危险依然存在,如据27家上市银行公布的业绩数据表明,2016年个人房贷增量为4.25万亿元,相较2015年全年的2.25万亿元,增幅近九成。这说明27家上市银行平均每天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就达到了4.3亿元。

其三,银行员工总数下降、分流加剧将成不可避免趋势,千万不可因此看空银行业经营前景,但释放了提高员工素质和改善员工福利待遇的管理信号。对五大行员工总数下降要全面客观看待:一要看商业银行对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能否达到员工期望值,就目前而言,由于商业银行利润下降、加之中央政府对国有企业减薪限薪制度实施,也对员工流失造成一定影响,让一部分顶金融尖级的技术与管理人才流失,这是情非得已的事情。二是银行管理层考虑管理成本及应对竞争需要,主动调整机构裁减员工;加之银行电子服务水平的提高,也让银行部分员工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银行业务日益创新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下减少员工也是为更好地提高银行经营服务功能的客观需要。但是银行员工减少和员工流失也并非坏事,它可倒逼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薪酬绩效管理机制,建立科学薪酬考核机制,确保薪酬向基层员工、向技术核心管理层员工、向高精尖端金融人才倾斜;减少中间管理层人员,避免高管减薪潮殃及基层员工,用待遇留人,真正向“以经营为主、管理为辅”扁平化管理模式的现代商业银行迈进,提高商业银行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与此同时,加大对员工培训力度,对现有员工分期分批、分类型、有计划地进行轮训,扩大新金融业务操作、新金融知识技能、新金融技术服务等为核心的培训内容,提高金融创新、业务操作等方面能力,激发商业银行经营竞争活力,不断提高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竞争需要,使商业银行不断繁荣发展,成为员工始终不离不弃和忠诚度不断提高的“兴奋剂”。(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订阅号:kaiweicaijing,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长按二位码),“开伟说财经”等你哦!您还可以和作者联系,莫开伟的微信号:M1963020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