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央企境外资产审计意义重大

开展央企境外资产审计意义重大
2017年06月28日 10:04 开伟观察

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原副审计长董大胜透露央企境外资产总额超过4.3万亿元,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审计的消息时,社会一片惊讶和质疑。

而17日国资委发布公告,将审计之手伸向境外4.3万亿国有资产,既是回应全国民众急切关注之举,也是确保海外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的客观需要。从现实看,对央企境外资产进行审计具有重大社会意义:首先,能摸清央企境外资产底数,防范经营风险,堵塞管理漏洞。多年来,国家审计署仅对118家中央企业中的57家进行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其余都没有审计过,或由有关部门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而部委所属的国企许多是内部审计。这种现状,使央企境外资产处于监管真空,资产质量、经营盈亏等真实状况都无从知晓,尤其对是否存在暗中贱卖国有资产进行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更是心中无数。也正是因为审计监管不到位和放任自流,使不少央企境外资产成了一本糊涂账,某些央企屡屡被曝以超高价格在境外竞买中拿矿山、买油田导致并购亏损以及一些腐败官员及其亲属在境外犯罪等等,都是因为缺乏审计监督,才使一些央企管理人员胆大妄为。而中央政府这次决心对央企境外资产进行审计,虽属迟来的“爱”,但有“亡羊补牢”之功效,通过对央企境外资产运行、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审计,不仅能澄清央企境外资产家底,找出存在问题和漏洞,全面掌握风险,弄清经营失误原因,并提出严格整改措施,确保央企境外资产不再出现严重问题和严重流失,也能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审计、发现腐败蛛丝马迹,深挖侵吞境外国有资产各类严重腐败问题,把因腐败造成的损失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境外国有资产安全。其次,能为中国更多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使境外央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活力。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央企及其他国企境外资产将会越来越大,通过审计能发现央企境外经营问题,完善相关审计监管法律规范,让境外央企守住经营“底线”,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在审计监管中规范约束行为,在不断拓展海外业务中提升自律意识和合规经营意识,既能保证央企境外发展具有稳定方向,避免风险,又能防范各种腐败因素侵蚀而影响企业发展。同时,通过审计对央企境外拓展业务提供必要地缘政治和文化背景方面的提示,提高国企境外业务整体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最大化,不仅是央企自身发展之幸,更是全体国民之福。

此外,通过审计可中健全和完善与央企境外业务有关的审计监管制度,为今后审计署提高央企境外业务审计能力和水平积累丰富经验。同时须指出的是,在选择审计投标人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做到程序公开透明,防止一些不具资质的审计事务所或与某些境外央企有关联的审计事务所进入其中,避免审计流于形式、达不到预定目标现象发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