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意义重大

实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指引意义重大
2017年06月30日 17:10 开伟观察

(全文刊发于2017年6月29日香港《东方日报》“深港通快递”专栏)

继去年12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之后,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向多家券商发布了《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征求意见稿)》(简称《指引》),是作为《办法》针对证券经营机构方面的配套规则。

从《指引》涵盖的具体内容看,将《办法》进行了具体细化和明确,无论如何都具有跨时代的进步意义,是资本市场监管的又一纲领性文献,对揭开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新局面及建立资本市场运行新秩序将起到重要作用:首先,《指引》的最大动作、也是最大贡献在于将未来投资者和产品或服务均明确划分为五大类,强调“买者自负”的理念,通过采集客户详细、多样的信息,提高部分业务门槛提高,使适当性匹配更加严格,更使投资者分类更加细化,确保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之间权利义务对等。这意味着全民炒股的时代终将结束,不适合购买“中风险”及以上风险等级产品的保守型投资者和谨慎型投资者,要想买股票,可能会被“拒绝”,可极大地缓解资本市场形成的负面冲击;这其实是一个利好,是中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更加规范的标志。

其次,《指引》整体上对金融服务机构进行了实质性梳理,通过监管层、自律组织进一步协调并完善相应细则,可对资本市场起到较强的净化作用,既可避免套利空间,也可对反洗钱发挥重要作用。再次,要求券商建立投资者评估数据库,通过对客户的交易行为、资产量、资金量和外部信息等对客户的投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可了解客户真实的情况,为客户匹配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可极大地降低投资者风险和减少损失,有利于稳定社会投资者情绪。第四,要求通过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并进行完善,包括新制定流程如最低风险级别客户特别保护、高风险产品或服务特别工作程序、双录等,并修改现有流程如开户、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金融产品销售等,将使资本市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为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铺垫了基石。

显然,《指引》在培育民众形成价值投资理念、消除中小散户盲目跟风炒股、避免股市踩踏效应发生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将推动中国资本市场朝着更加理性、更加健康、更加稳定方向发展,将使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生态得到重塑。但要让该项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并发挥功效,应及时解决好四道难题:其一,尽快出台统一的监管衡量标准,便于形成协调监管的合力;不能久拖不决,防止投资者等级与产品等级不匹配问题再发生,从根本上解决制度理论与现实脱节问题。

其二,构建统一监管信息平台,由券商与央行征信系统、政府征信机构进行联合行动,开发社会大数据系统,以便做到对投资者等级分类科学、客观、公正、准确,为券商实施正确产品匹配和提供不同的服务提供可靠依据。其三,加大对券商及社会各类证券经营组织(个人)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防范不具备资质的各类代理炒股机构或个人炒股者私自代理炒股诱发新的金融风险,产生资本市场监管新的矛盾。其四,建立严厉惩罚监督机制,防止券商绕开监管规定为不具备资质和抗风险能力的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防止回访制度流于形式。(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订阅号:kaiweicaijing,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长按二位码),“开伟说财经”等你哦!您还可以和作者联系,莫开伟的微信号:M19630205。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